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339查看
  • 1回复

英国设计师和一款中国自主品牌车的诞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006 1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林德瑞(DavidLindley)现在已经习惯了在世界上两个最繁忙的城市飞来飞去。伦敦是他工作的地方,上海是他向老板汇报的地方。

  长得像英国球星加斯科因的林德瑞,现在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下称“上汽”)汽车工程院首席工程师,一年前,他还是MG罗孚汽车集团(MG Rover Group Ltd)车型首席工程师。




  收购罗孚一年之后,上汽正在开始享受将罗孚核心技术和主要研发人才统统包揽过来的硕果,林德瑞便是其中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上汽的首款自主品牌轿车,即将在今年底下线,这也是一款基于“罗孚75”平台的豪华汽车。

  再别长桥

  43岁的林德瑞曾经有14年为坐落在英国长桥的罗孚工作。长桥是一个方圆8平方公里、居住有3万多人口的英国中部伯明翰市郊小镇,那里曾是罗孚最主要的生产基地。

  那是一个平静、富足的小镇。在英国人眼里,长桥就代表罗孚,罗孚就是长桥的一切。但是这种平静,随着罗孚陷入困境而被打破。

  上汽和南汽竞购罗孚的故事在长桥已经家喻户晓。上汽出价6700万英镑购得罗孚所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而另一家中国的汽车公司南汽以5078万英镑成功购得MG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部分。

  罗孚公司很多工人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少部分人对中国的了解可能仅停留于紫禁城和长城。

  在英国人的印象中,中国汽车公司只是世界汽车行业的学徒。1904年,Edmund Lewis为罗孚设计出第一辆8马力汽车时,中国人还在清政府的统治下,使用马匹和牛车,在泥泞的道路上为生计奔波。但是现在,学徒收购了师傅。

  上汽收购罗孚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拉锯式的智力战争。

  从2004年6月,上汽与罗孚签署了长期战略协议之后,上汽便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权,濒临破产的罗孚不得不作出让步。2004年12月,罗孚同意上汽收购MG罗孚所有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为了将车型改造成适合上海要求的设计,罗孚集中了400名设计师对原有车型进行改进。

  然而在购买了罗孚的核心知识产权后,上汽的热情突然明显地降温了。2005年4月7曰晚,英国贸工大臣帕特丽夏·休伊特宣布,上汽已停止收购罗孚汽车。此后,上汽希望进一步压价,最后南汽获得罗孚剩下的设备和部分车型产权。

  从那时起,林德瑞不得不告别了长桥。

  挖角研发人才

  上汽看好长桥的并不只是罗孚的核心技术,还有林德瑞这样的顶级汽车研发人才。

  林德瑞不愿过多谈及他和罗孚的那段历史,但是汽车界的人都记得,林德瑞在罗孚14年的工作中,成绩斐然:他一手打造出罗孚75的全新底盘概念;在他主持下,罗孚出产了宝马集团麾下的两款风靡全球的经典MINI车型以及敞篷车与柴油车的概念规划。

  林德瑞正是因为上汽高层在长桥频频现身,而开始与中国人有了深入的交往。

  林德瑞在罗孚时的上司、设计总监彼德·斯蒂芬斯(PeterStevens)这样回顾自己曾经参与的罗孚同上汽的谈判:在上海,晚上他们被带到非常高档的饭店享受晚餐,中国谈判人员不断向他们敬酒,他们不仅喝了茅台,还有很多葡萄酒,而中方人员很多时候只是举起酒杯,却没有像英国人一样一饮而尽。“晚饭过后已经接近午夜,我们又被带到了酒吧,我们每个人都几乎喝醉了,这个时候他们开始跟我们谈生意了。”

  事实上,早在和南汽竞标之前,上汽已经先下手为强,利用原罗孚汽车的技术工程师们对老东家罗孚的眷恋之情,委托Ricardo汽车设计公司成立研究中心,将老员工收编回队伍。

  上汽的目标是很明确的:研制自主知识品牌的轿车。这也是很多中国汽车厂商现在最大的渴望。

  上汽掌门人早在2003年就夸下海口,计划在2007年生产5万辆自有品牌汽车。但是在2003年上汽仅仅生产了不到3000辆自有品牌的汽车,其中没有一辆轿车。然而,没有核心技术的汽车公司,就像手表没有机芯,就像汽车没有发动机。

  “中国人非常聪明,知道如何为他们自己创造优势。”这是林德瑞的评价。2005年4月,林德瑞离开为之奋斗了14年的罗孚,投奔了上汽,他现在同时兼任上汽欧洲研发中心的总经理。

  一年之后,作为上汽全球研发技术团队的领军人物,林德瑞成功地研发了上汽首个自主品牌轿车,并带领研发团队有条不紊地推进上汽后续三款车型的研发工作。

  “正在研发中的大车已经完成碰撞试验,它的设计安全性能将超过罗孚75。”在上海兴国宾馆结束令人费解的技术讲解之后,林德瑞松了一口气,“在今年年底之前,这款新车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

  自主品牌之梦

  对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一直是个长久以来的梦想。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的自主品牌总是难有突破。另外一个现状是,和国外汽车厂商30%的研发人员相比,中国汽车厂商的研发人员只占到8%。

  但最近汽车界的系列变化,让研发人员看到了希望。就在上汽宣布投产“上汽版”罗孚75之前,一款同样源于罗孚75的“南汽版”罗孚75——名爵上月月底刚刚在南汽浦口基地亮相。同时,像长安这样的中国汽车公司,也纷纷开始补核心技术的课,并尝试向世界亮出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中国汽车公司都已经将挖掘人才的触角转向了国外品牌汽车企业。

  事实上,在与罗孚开始谈判之际,上汽就已启动自主轿车项目,并开始储备人力和财力。2004年5月,当时上汽成立自主品牌项目组;2004年12月,上汽完成了罗孚核心知识产权的收购;2006年2月,上汽自主品牌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

  在此之前,上汽还收购了韩国双龙汽车,并趁机将双龙的研究机构进行了整合。上汽宣布到2010年,跻身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之列。

  “首款基于罗孚75平台的车型,就是为了树立上汽自主品牌的地位。”工程师出身、在上海大众工作多年的王晓秋对未来的研发优势充满自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2-2006 12: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5-2024 19:30 , Processed in 0.72345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