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4305查看
  • 12回复

[设计匹配] 改进了的CVT与未来的混合动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2007 2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改进了的CVT与未来的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技术

油价上涨、能源危机、环保呼声,都使得各种新型汽车节油技术备受关注。而在丰田的大力宣传和推广之下,混合动力一时风行成潮。混合动力,真的是节油救世主吗?它离我们有多远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

  混合动力车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混合使用热能和电能两套系统开动汽车。在起步或低速行驶时,车子仅依靠电力驱动,此时汽油发动机关闭,车辆的燃油消耗量是零;当车辆行驶速度升高(一般达40km/h以上)或者需要紧急加速时,汽油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启动并开始输出动力;在车辆制动时,混合动力系统能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备下次低速行驶时使用。

  由于在低速时不用油,所以混合动力确实可以省油,按照丰田的说法,混合动力车可以节省一半汽油,尾气污染也大大减少。但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车的这些特点使得它比较适合于拥堵的城市路况,据美国今年进行的一项对比测试显示,在相同的城市与高速混合路况中跑5000公里下来,柴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在燃油经济性方面是几乎完全相同的(但混和动力的制造成本较高,这也导致混合动力车型较贵)。

  如此看来,混合动力作为新能源技术,某种程度上尽管反映了汽车节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站在产品化的角度,它也许还有改进的空间。

  事实上,一项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跨越,通常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方面固然早已提上历程,但基于现实的紧迫需求,现今的重点仍是不遗余力地开发新技术来改善内燃机,以使汽油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提高。

  而说到现有的汽油发动机节油技术,多气门、可变气门进气系统、气缸状态自动切换、汽油直接喷射、本田的i-VTEC、丰田的VVT-i等,都被较多地提及,相比较来说,新一代CVT的节能作用似乎就不那么广为人知。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CVT技术的改进,它巨大节油作用十分值得关注。

  CV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指的是无级变速,和传统自动变速箱采用齿轮传动、液力耦合的传动方式不同,CVT无级变速箱由于采用传动钢带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能够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不仅消除换挡和扭矩传输时的冲击感,而且还可以确保行驶途中发动机保持最佳扭矩,从而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达到节能的目的。根据数据显示,由于CVT可以使发动机在经济油耗状态下工作,油耗性能比传统的AT节省约15%。

  上一代CVT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只适合较小排量的汽车,而新一代的CVT在这方面已突破了这一局限。以曰产的XTRONIC CVT 为例,它最高可应用于排气量3.5L级引擎之上。这种CVT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尽管增大了扭矩,但金属传动带本身的宽度被控制在了30mm。通过改进构成金属传动带的每个基本“环节”的表面粗糙程度,满足了扭矩增大的要求。另外连接“环节”之间的金属带的数量方面,也由8个增加到了12个,确保了耐用性。可以说,新一代CVT技术成功地克服了CVT在中、大排量汽车发动机方面的技术难题,为CVT的更为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中高排量轿车上)铺平了道路。曰前,国内第一款面向2.0L排量、配备新一代XTRONIC-CVT 无级变速系统的成熟商用车型东风曰产“轩逸”就已经成功推出市场(其价格与市场上其他2.0L车型的价格相当)。可以相信,在这样的势头引导之下,国内份额最重的中高级轿车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更多以CVT为主导的节油车型,从而为消费者真正切实地实现节油。

  如此说来,就节油而言,改进了的CVT和待改进的混合动力,就像站在现实与未来的两端,前者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光明,而后者却指引了未来的方向。

欧洲客车底盘技术应用 逐一罗列每一特点
汽车自主品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8-2010 2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汽车应该更加客观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8-2010 12: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看好吉利的EEBS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9-2010 0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已经做得很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3-2011 14: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系车用可变气门升程;欧美用增压、直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3-2011 2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纯电动车,以后会朝那个方向发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2011 16: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系车也用可变气门升程,还有可变进气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4-2011 09: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用VTECb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4-2011 19: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几万代两级可变气门,不还是开到4500转切换的半年用不了几次的摆设技术,宝马的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低速即切换真实的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5-2011 22: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到那一天中国能做自己特色的发动机。我们就高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6-7-2015 11: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4-5-2011 0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蓄电池技术获得重大的突破,否则,电动汽车只能是美好的愿景,看好CV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5-2011 1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纯电动的配套设施不好办,油电的国家又不甚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5-2011 18: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发展难度还是蛮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3-11-2025 11:28 , Processed in 0.413088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