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19查看
  • 1回复

时机成熟 自主品牌不走高端无异安乐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07 19: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自主和创新,在汽车行业争论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但是,从06年开始,自主品牌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到06年北京车展自主新车型的震撼登场,自主品牌正在带给我们新的信号。




1-2月份自主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占有率

根据乘用车联席会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自主品牌在各细分市场的表现不一,自主品牌仅在10万元以下市场占据了60%的市场优势;在10-15万元、15-20万元的两大细分市场,仅有骏捷、尊驰、红旗等个别代表车型;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没有一款车型实现了销售。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正在被打破,自主品牌已经走进了全新时代。

华晨的骏捷尊驰1.8T弥补了10-15万元、15-20万元的两个细分市场;上汽的荣威750填补了20-30万元的细分市场;江淮的C级轿车或许还会向上走。三大自主品牌,看似简单车型的投放市场,实际意义却远非如此。这是自主品牌走低端还是走高端的大问题,是自主品牌是否到了走高端时机的大问题。现阶段,自主品是否应该高端呢?

再谈自主品牌的危机问题




1-2月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

根据乘用车联席会的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为31%,从市场的增长角度看,谈自主品牌的危机似乎不合时宜。但是,根据近期市场环境的新变化,谈自主品牌的危机问题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切实实的!

市场环境的危机

首先,3月份捷达、普桑这两款老三样的代表车型,价格已经调整到了7.68万元的新低价格,如果下半年市场再有促销活动,突破7万元的底线已经成为可能。自主品牌的旗云、F3等车型,将率先面临合资品牌的冲击。在价格战越发激烈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车型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谈到价格战,真正具备优势的绝对是合资品牌,而非自主品牌。论品牌认知,论降价空间和能力,自主品牌都比合资品牌差。再降价,将面临利润的损失,没有利润支撑,自主品牌如何谈长远发展?

其次,大发重返中国,带来的是价格更经济的车型,大众也正在研发5-6万元的经济车型,并将引入中国市场。除了合资品牌老三样车型现在的冲击外,合资品牌在经济型车的下一代升级换代计划,自主品牌如何应对?

从市场环境一个方面问题,自主品牌已经面临着眼前和长远两个方面的威胁。如果只局限在目前的产品平台和低价策略,自主品牌难有作为。

产品质量的危机

产品质量的危机是自主品牌的最大痛处,自主品牌的车型为何价格甘愿比合资品牌低?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差。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提高了,知名度也相继提升。但是知名度并不等于认知度,也不等于美誉度,更不等于忠诚度。根据目前自主品牌的质量状态,很难达到忠诚度的阶段性。长此以往,自主品牌将面临共同的质量危机。同等价格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质量稳定性高的产品。可以这说,自主品牌的低价策略,是以牺牲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为前提的。目前的产品质量状态,自主品牌没有品牌溢价的空间。

品牌形象危机

品牌并不是空中楼阁,要有实体做支撑。尤其对于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来说,想单通过公关、广告等形式独扭转目前的品牌形象,不切实际。为何形成了自主品牌目前的品牌形象,关键源于产品问题。或者更直接说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扪心自问,自主品牌除了价格优势,还有哪些?这种品牌形象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正被固化!


自主品牌要不要走高端?

自主品的危机非常明确,面对上述问题,自主品牌再不突破,无异于慢慢等死。如何走出上述危机,笔者认为,谋求高端品牌就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我们在自品牌的面前,总有一种思想障碍,这么多年来,或许从骨子很难改变那些对自主品牌固有的印象。这是一种心理,一种固化下来的思维模式,一种自主品牌不如合资品牌的心理。扪心自问,业内人士谁不在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较量中,而内心倾向于合资品牌?
再看看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少得可怜。当我们为刚刚达到的30%而感到欣喜时,大概忘记了余下的70%在别人的手里。我们更没有看到自主品牌在中高端等细分市场存在空白,这是中国汽车面前最大的耻辱。
不要再有审视和怀疑的目光对待自主品牌,不要再对自主品牌想在高端品牌方面的发展说三到四。
首先,从企业自身来说,最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走高端的基础和实力,比如江淮做轿车直接从C级车开始,笔者相信江淮具备这样的水平。这是做实业,没有风险评估和市场机会的发现,没有大量调研数据的支持,没有完整战略,企业不会轻易尝试。何况,自主品牌不再是几年前的小孩子,我们多年的积累,正在未自主品牌即将到来的青春期做好了准备。

其次,从市场环境来说,是自主品牌进入中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机。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乘用车市场还有近15年的高速增长期。在这样的大市场环境下,合资和自主品牌都具备更充分的市场空间。如果再晚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格局基本形成,自主品牌将失去更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况且,自主品牌进入高端市场,是零的突破,一个成熟的高端品牌,没有10几年的培养,很难有所作为。

第三,要在发展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到万无一失时再行动。比如,自主品牌发展到了今天,取得了成绩,也有危机。但是如果更多考虑现在的危机,而当初迟迟没有行动,自主品牌现在依然是零。自主品牌向高端市场突破的意义也在于此,实际意义大于象征意义。没有江淮、上汽、华晨的这些举动,我们永远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所在。问题不是在讨论和预见中就可解决的,没有实践环节的检验,都是隔靴搔痒。如果拿自主品牌现在的研发和技术问题说事,那走低端同样面临这些问题。为何再换一个高的平台,走不出这个怪圈,自主品牌永远发展不起来。
第四,酒类的二锅头之于茅台,就如汽车类的奥拓之于劳斯莱斯。自主品牌要向高品牌价值转换,再局限在目前的低端市场,自主品牌没有利润来源,谈不上长远发展,不走高端,只能是越走越窄,死于安乐之中。

走高端市场面临哪些挑战?

产品是第一要义:高端市场与低端市场,对产品的要求不一样,高端市场的消费群体对整车的科技水平要求更高,而非简单的稳定性和低价格。自主品牌进入高端市场,产品是否具备与通用、丰田、大众等世界知名品牌相接近的水平呢?自主品牌进入高端市场,是以挑战者的姿态,还是以追随者的姿态出现,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要想做高端市场,产品必需具备高端的价值,没有这个走高端是一句空话。

渠道规划是基础:面临竞争对手和目标市场的变化,自主品牌在走高端品牌时,销售服务渠道需要重新规划。这个规划,除了店面建设等基本硬件方面的变化外,更需要专业人员、专业培训的支持。渠道在营销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终端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渠道的水平更直接影响了终端的销售。随着渠道的变化,专业的营销团队同样需要跟进,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销售商,同样与企业相关。比如,江淮目前主要以MPV、轻卡为主的销售渠道,在轿车产品导入时,必需要调整,这一个庞大的工程。

品牌塑造是关键:高端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对自主品牌成功进入高端市场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品牌的固有品牌形象需要扭转,新的高端品牌形象需要传播和被认知。与品牌体系有关的销售人员、销售渠道、公关传播、广告宣传都需要齐头并进。这个塑造的过程,是与消费者沟通,并快速达到认知的过程。上汽在消化吸收罗孚750时,在产品和渠道方面具备基础,在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可谓倾尽心机,直到现在还在持续不断的维系和打造着高端品牌形象。

市场环境更残酷:在中高端市场,通用、福特、大众等世界名牌均有一席之地。自主品牌不管何时切入市场,都将面临着更残酷的挑战。早比晚要好,越晚机会越少。关键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结合自己实际,找准市场切入点,我们将大为可为。

后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主品牌已经走进了全新的时代,正在从孩子走进青春期,我们都需要做出新的抉择,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笔者坚信,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我们所有关于自主品牌的固有印象,都会在自主品牌的变革和进步中被改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汽车生产工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2007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回一个。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7-2025 06:55 , Processed in 0.40419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