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560查看
  • 2回复

汽车安全守护神 ABS+TCS=ESP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4-2007 0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安全守护神 ABS+TCS=ESP
在了解ESP之前,必须先晓得人类对于在主动安全技术的提升方面是有阶段性的,且前一阶段都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元素。1978年首次出现的ABS,在轮胎死锁临界点发挥最大煞车力道,大幅减短了煞车距离。之后,为了降低加速时轮胎因而打滑而空转的现象,出现了在猛力加速或轮速过快时可限制轮速的ASR(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或称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甚至必要时还会降低引擎扭力输出与提供适当的煞车力。

    稳定控制阶段催生ESP

    ESP可提供给驾驶人的好处在于:改善危险状况下的转向能力、降低车辆打滑或侧滑的危险、在物理极限下提供更好的车身稳定度,以及最短的煞停距离。以Bosch的ESP为例,整个系统由9个部分环环相扣而成。分别是,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的液压调节器与压力感应器、轮速感应器、方向盘角度感应器,与ESP的核心装置舵角与横向加速感应器;在引擎管理部分则有ECU(这里指的是引擎计算机)、节流阀感知器、喷油嘴、点火模块、踏板行程感应器等,皆因ESP系统而在程序方面做了一番修改。

    新设计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拥有运算速度更快的第二代的56位微处理器,这全新规格的处理器可处理来自各个感应器的资料、转换讯号,以及控制节流阀以帮助车辆在高速过弯或紧急煞车时,维持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而且ESP的好处是即使驾驶人没有作加速或煞车的动作,ESP也会作动维持车辆的动态平衡,驾驶人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转动方向盘而已。

    ESP的核心-舵角感应器

    有效地判断当驾驶人可能对车辆失去控制,进而激活个别轮的煞车与降低引擎扭力输出,帮助驾驶人维持车辆稳定就是ESP的最大贡献。ESP的作动依靠整个系统的核心组件-舵角感应器(通常应用于航空器上),由高精密度硅微米技术制成的舵角感应器,重量约70公克,体积大概与两个火柴盒叠起来差不多,尤其是它还跟侧向加速感应器结合在一起。此外,在车辆激活的瞬间,还具有自我检测功能。

    在实际情形中,舵角感应器会经由车辆旋转的角度,藉以判定车辆侧滑与否。而旋转的角度则取决于由ECU测得的横向加速值。并且监测车辆转向的数据并将从其它感应器传来的资料整合起来,判定驾驶人的意图与实际车辆动态,进而取用修正后的参数,以适度煞车力或降低动力的方式中和转向过度或不足的情形。

    通常在行驶的车道中遇上障碍物或危险时,一般来说第一个动作一定是转动方向盘,好让车轮依着你所希望达到的舵角改变行进方向,不过前题还得牵扯到车速、配重、驱动型式、悬吊几何设定,或轮胎选择等等因素。举例来说,前驱车在进行高速入弯或紧急闪避物体时,通常会遇上转向不足的问题,此时,车头的重量与离心力会将前轮带离正常的轨迹(也就是俗称的推头)。

    若车上有装配ESP系统,ESP会主动供应煞车力给内侧后轮,将车头拉回正确的行进方向。相反地,若后驱车开始甩尾,ESP的计算机便开始进行干预,以增加外侧前轮煞车力的方式,产生抵销的力量与稳定偏向力,并视需要减低动力输出。如果驾驶人在弯道中已经进行煞车的动作,则ESP会再增强外侧前轮的煞车力,相对地减少内侧前轮的煞车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08 1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谢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5-1-2018 11:4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1-9-2008 14: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错,谢谢
    本文来自: 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 http://www.cartech8.com ) 详细出处:http://www.cartech8.com/viewthre ... 9&highlight=ESP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4:30 , Processed in 0.34255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