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262查看
  • 1回复

浅谈汽修企业的企业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8-2007 20: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浅谈汽修企业的企业文化
创建企业文化,树立品牌意识。已被理论界和社会实践逐步认同。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文化的核心及基本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自从企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开始孕育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但他不是封闭的,他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社会经营活动一部分,每时每刻都与市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商品交换,与市场上其他商品的生产者、消费者相互依赖而存在;同时,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企业还要受到国家法律和规章的约束,接受国家方针、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以及行政上的管理,受到政治、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受到社会价值趋向、习俗、风气的感染。因此企业文化现象是整个社会文化现象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它在自身的运动规律。就其本质来讲,他主要的是一种经济文化,反映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观念,就其具体内容来讲,他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历史,所处的社会、地埋环境,他的生产、经营的特点,企业全员,尤其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及价值趋向等因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对上述企业文化现象,当人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者只意识到了它的存在,而没有对它进行剖析、扬弃的情况下,它只是自发的成长,缓慢的发育,并且自发地发挥它的作用。当人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尤其是能够自觉地研究其本质、特征以及产生、发展的规律时,企业文化就从一种自发的文化现象逐演变成一种自觉的文化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人们借助这种理性认识,就可以有意识地提倡和培植积极的企业文化,摒弃和抑制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从而引导企业文化向健康的轨道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企业文化从现象到理论,标志着管理上的一场革命。企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管理概念。以研究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为对象的企业文化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更高层次。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就是以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业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组合和动态平衡。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总结传统管理经难的基础上提炼、培植、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同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式相比,具有如下鲜明特征:
1.强调“共识”。即强调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判断,强调集团和群体思想,追求“一体化”,不是把企业中个别人的意识强加在企业全体员工身上,用个别意识取代整体意识。
2.强调自觉意识。企业文化不是强制人们遵守各种硬性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而是强调人的自学性和主动性,强调通地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或自律。
3.强调相对稳定性。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其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企业领导者精心地倡导和培育,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不应朝令夕改,不能因为企业产品的更新、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企业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有变化,那也只是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进行一定的调整、完美和升华。
4.强调目标的模糊性。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目标既清晰而又“模糊”它不像企业的计划、产品的标准和规章制度那样明确具体,它只能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思想、一种行业的基本准则,它不会告诉人们每个问题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去处理,但综却会明确告诉人们应根据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去处理每一个具体问题。
5.强调个性。尽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定区域内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多共同特征,但不是说每个企业都采取一个模式,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内外环境和优势创造自身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的结构是什么?特雷斯迪尔和阿价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作了系统详尽的论述。他们认为,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即(1)企业环境,是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2)价值观,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3)英雄人物,即把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且自身为职工提供具体楷模;(4)礼节和仪式,指企业日常生活中的惯例和常规,向职工示意对他们所期望的行为方式;(5)文化网络,即组织主要的(但非正式的)沟通手段,它是企业价值观和英雄人物神话的“载体”。上述在企业文化构成因素中,价值观无疑是关键因素,环境影响价值观变化,企业的枭雄人物和礼节、仪式是引发、维护和强化价值观的,文化网络起沟能作用。这些因素是相互联和相互制约的。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教育的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及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和企业风貌。
1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及企业精神
企业整体价值观念主要指企业的基本信仰、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解决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企业伦理道德
企业的伦理道德是调整企业人与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根源于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表明人们对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美与丑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以此为标准评价职工的行为,调整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3企业风貌
企业风貌是企业职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处理相互之间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特征,具体可表现为企业的风格、风气、传统和习惯等。上述三个方面在企业文化整体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其中,企业风貌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表层,企业伦理道德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内层,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及企业精神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深层。三者是依次递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深层文化是企业的文化的核心,表层文化和内层文化是由深层文化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任何稀缺资源都可以用钱去买,惟有一样资源用钱买不来。那就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哪怕买方愿意出天价仍然买不回来,因为它是内生的,是一种土生土长、扎根企业本身土壤的独特文化制度,只能内部培养,很难外部嫁接,也很难模仿。这种内生的融合于企业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行动上的无形而实在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才是企业在竞争中长治久安,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在当前的社会变迁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各项改革的基础和协调各种改革的首要条件,企业文化应作为确立进一步变革的思路、理顺各种问题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改革。
西方企业界在企业的运行中得出的经验是:光靠资金和物质激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职工队伍的价值观入手,寻求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价值体系,以此把企业员工凝聚为一体,使企业具备巨大的智慧和行动力量,这些只有企业文化力能作到,从一定意义上讲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
汽车技术已进入到智能化高级阶段,汽车维修行业本应随之成为高科技企业,但现在的维修行业管理水平普遍低下,人才流失严重,究其原因,缺少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原因之一。
许多维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潜意识中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多大关联,实际上,企业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经发挥作用的方式是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个体文化的引导、规范、达到群体意识的和谐统一,通地思想的共鸣,达到行为的同步,通过精神的内化,达到物质的扩张,它导致了企业社会的一致性,使企业管理由过去的主要领先强制行为特征的制度管理,升华到把人放在核心位置,精神引导和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正是企业文化在更广阔、更深刻的领域解放了人的能力,使企业产生了以往任何时代都难以比拟的生存力和竞争力,这种强劲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必将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说,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挖掘员工的潜能,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07 23: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lol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6-6-2024 23:20 , Processed in 0.2211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