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445查看
  • 0回复

双重风险拷问新能源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1-2007 20: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双重风险拷问新能源车  
    今年111日,对于中国汽车业是不同寻常的,一是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经济型家庭轿车普遍使用的93号汽油的价格重新冲高到5元以上;二是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浮出水面,以节能为宗旨的新能源车成了年末汽车界最热门的关键词。
    当前中国新能源车研发确实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不过,未来发展能否一帆风顺,还不能很快就下结论,因为双重风险拷问新能源车——
    “百花齐放”之困
    与世界潮流比较,中国新能源车发展还是显得缓慢,这几年我国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可谓百花齐放。值得反思的是,这种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模式让繁荣的背后充满了风险。尽管有专家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不能照搬国际模式,必须齐头并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但实际上,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的技术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一定浪费。
    “各地方对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有不同‘口径’的管理方式,缺少指导和优惠政策。”某汽车咨询公司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导致市场推广力度上缺乏重点。”虽然,新能源是汽车的发展方向,但是生物能源、电动能源、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柴油能源都属“新能源”之列,其种类之多,让有些急着赶“新能源”这趟班车、但实力有限的那些企业,不得不以“押注”的形式,“赌”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他们通常会综合自己的所长,找一条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能源之路,继而孤注一掷地研究开发。虽说这样的做法即可以集中研发力量、节约研发成本,但这只是建立在“押”对的前提下,如果结果相反的话,企业则完全有可能一蹶不振。
    另外,就车用能源而言,所面临的环保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仅仅一个可替代能源的任务就尤为艰巨,更不用说是“可替代且环保清洁”的能源了。此外,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或许并不是技术上再有多少新突破,而是现有技术的统一。因为只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加速普及并产生实际结果。
    市场瓶颈待破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新能源车另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汽车企业正在为新能源车如何量产,如何走向市场的问题所困扰,但这个问题不是企业自身能够彻底解决的。比如说,目前多数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实际节油效果大多在20~30%之间,但车辆价格却提升了30%甚至更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而对于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来说,推广难度更大,只能在有限的车型种类上试用、推广。因此,尽管长安、奇瑞等企业的新能源车早已研发成功,却迟迟无法推向市场。

由于其价位高,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政府补贴和相关配套鼓励措施,是很困难的。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能否大规模商用,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企业自然会为了“准生证”争得不亦乐乎;但如果无法商用,企业投入的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都成为“沉没成本”,政府的生产管理办法也失去了管理对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4-2025 0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双重风险拷问新能源车”的问题,作为汽车工程师,我回复如下:

新能源车在当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包括技术成熟度、市场接受度、电池安全性能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重视并积极应对。在技术层面,应持续优化电池性能、提升充电设施覆盖率并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加强市场宣传,提高消费者接受度。另外,对于存在的安全风险要有充分的预警和应对策略,以确保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我们必须积极应对风险挑战,确保新能源车的健康稳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10-2025 04:17 , Processed in 0.35798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