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4272查看
  • 14回复

汽车转向时内外轮转角关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2-2008 17: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大家都知道理想状况 转向时,四只轮子绕同一瞬时中心
但实际情况肯定存在偏差

请教 :转向任何角度时,内轮转角都大于外轮转角吗?

前束在其中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5-2008 00: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车型为了转向的精确性,转向梯形矩形化.但内轮转角还是大于外轮转角的.
前束的作用应不是针对转角的.为了行驶的稳定性及减少轮胎的磨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2008 11: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轮转角还是大于外轮转角的,因为要考虑到转向梯度系数变化,内大于外,表示是不足转向,不会导致车辆的翻转.这和车辆的前后悬架的刚度,侧向力导致的外倾角度有关. 
  而前束的存在是协调车论外倾.一是轮胎的磨损,二是车论所受的侧向力.前束对外倾角设计匹配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6-2008 01: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上的兄弟,内轮大于外轮转角是表示不足转向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6-2008 15: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到底是由哪些设计参数决定的?

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到底是由哪些设计参数决定的?
  四轮汽车的转弯半径在《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书上专门有计算公式,从许多资料中也看到,我国绝大部分汽车都是不足转向特性的,并且,在道路设计中也都是按照不足转向汽车特性设计的弯道,包括汽车驾驶培训、考试等方面,都是按照不足转向特性汽车进行安排的,
  不知道有没有特别的车辆,底盘专门设计成了过度转向特性?
  过度转向和不足转向在底盘设计中究竟是由哪些参数控制的??
  在行驶中怎样才能分辨出是不足转向的汽车还是过度转向的汽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6-2008 22: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是指在一特定的转向梯形,在转向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的,具体表现种类与此梯形所对应的整车轴距,前轴轮距,后倾角以及前轴的其它定位参数都有关系,与内外角孰大孰小,关系不大!
目前对于整体式刚性前轴,上述参数确定后,基本上可以知道车辆是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但独立悬挂的前轴由于轮距,前轴定位等参数在路况不同时也不断在发生变化,故均有可能出现不足转向和过度转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6-2008 20: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

1.现代汽车大多数的乘用车(轿车)采用的都是独立悬架吗?
2.大吨位汽车采用独立悬架型式的有没有?例如有哪些?
3.采用独立悬架的汽车,由于汽车在横向力(转弯)作用下,车厢产生的侧倾转向对汽车在弯道转弯过程中的影响是怎样的?
4.如果采用非独立悬架,由于汽车在横向力(转弯)作用下,车厢产生的侧倾转向(轴转向)对汽车在弯道转弯过程中的影响是怎样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6-2008 09: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最基本的出发,车辆在绕一定圆周行驶,提高车速,若回转半径越来越大,则谓"不足",反之"过度"过去的汽车设计多强调车辆要不足转向,但过来更多的考虑限制过多的不足转向,因为不足转向使车辆的方向控制能力滞后,也是不利于安全的,或者说转向不灵敏给人驾驶感觉很不好.现在甚至有了在低速时有点过度转向的感觉使转向来得快,高速时呈现不足特性来保证安全行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6-2008 11: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请教~

  ~楼上前辈的说明,应该是很精辟的,今后应该写入经典教材哦,
  但是,我还想知道现代汽车是不是都是这样设计的,有哪些汽车是这样设计的?低速时趋向于过度转向,而高速时设计成了不足转向?
  重型货车(如水泥搅拌车、4、5、6等多轴汽车)底盘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6-2008 01: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所谓的后桥随动转向我个人见解就是基于这个要求.
但这里面有悬架的布置(靠杆系)也有的说是靠橡胶衬套变形.因为这些资料厂家一般不公布不好收集.有兴趣可一起探讨呀.
重型汽车由于车速低且往往是非独立后悬架,我想还不至于是这样.但整体桥也有"轴转向"效应.可以做图来验证.多轴的桥我没做过,不敢乱说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10 专业人士【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3-2009 08: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转向时,内轮的转弯半径总是小于外轮的转弯半径,因此,内轮的转向角要大于外轮的转向角,转向梯形的设计必须满足这一要求,否则,内外转向轮会产生侧滑,引起轮胎异常磨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09 2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阿克曼曲线是通过转向时候,内外轮通过同一圆心滚动的关系得到的关系式推导出来的关系曲线。是一条低于45度角平分线的曲线,并且斜率逐渐减小。在转向梯形设计中,一般设计的几何尺寸可以通过作图找到内轮转动相应角度时候,外轮的转角,一系列取值也能够拟合得到一条真实的内外轮转角关系曲线,一般来说横坐标是内轮转角,而纵坐标是外轮转角,设计得到的曲线是位于45度角平分线和阿克曼曲线之间,最优的设计理念是使得实际曲线位于两者的中间位置。所以得到的实际内外轮转角曲线是位于45度线的下方,代表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这就表明外轮的转角是一直小于内轮转角。不知道解释的可算清楚,些许罗唆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值 +1 积分 +6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1 + 6 专业回复【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4-2009 12: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的好深奥,加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4-2009 18: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桥转向

后桥随动转向可以减小转弯半径,减少轮胎磨损。现在客车开发的后桥转向已经不少了,分为两种,一是后桥用两个气缸实现转向,当车速超过40km/h和倒车式,气缸锁死,后轮不能随动转向。另一种为全液压转向,后桥通过液压管路与前桥转向油路相连,可随时与前桥转向相呼应。
好像一汽也做过机械连接的后桥转向,具体不打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cartech8.com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4-2012 16: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顺便请教个问题,通过阿卡曼原理 ,算出汽车在左转向时 内转角  (左轮)43.88度,外转角(右轮)为33度(注:现在不考虑转向角度的合理性)  轮距L= 4m,前桥胎距 B=2M ,现在请问能否得到汽车右转时 内转角和外转角的角度(通过阿卡曼原理)?能否得到前桥 左转的 内、外转角  和前桥右转时的 内、外转角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7-2025 05:01 , Processed in 0.32966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