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705查看
  • 2回复

维修技师必备之汽车发动机润滑系概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4-2008 19: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发动机润滑系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润滑油不断地供给各零件的摩擦表面,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润滑系虽然不参加发动机功能转换,却能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润滑系的作用

    润滑系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发动机主要摩擦零件进行润滑。

    润滑系的润滑油流经各零件表面时,还会带走零件摩擦产生的热量,洗掉零件表面的金属磨屑,空气带人的尘土及燃烧产生的炭粒等杂质(这些作用对气缸壁来说,尤为重要)。在零件表面形成的油膜,还会保护零件免受水、空气和燃气的直接作用,防止零件受到化学及氧的腐蚀,润滑油有一定的粘性,可以填补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微小间隙,减少气体的泄漏,起到密封作用。

    所以润滑油的作用除润滑外,还具有散热、清洗、保护及密封等作用。

    2、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发动机各零件的润滑强度取决于该零件的环境、相对运动速度和承受机械负荷、热负荷的大小。根据润滑强度的不同,发动机润滑系采用下面几种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送到摩擦面间。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并能承受一定机械负荷而不破裂的油膜,尽量将两摩:擦零件完全隔开,实现可靠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某些运动零件(主要是曲轴与凸轮轴)飞溅起的油滴与油雾,对摩擦表面进行润滑的一种方式。飞溅润滑适合于暴露零件表面,如缸壁、凸轮等;相对运动速度较低的零件,如活塞销等;机械负荷较轻的零件,如挺柱等。气缸壁采用飞溅润滑还可防止由于润滑油压力过高,油量过大,进入燃烧室导致发动机工作条件恶化

    (3)定期润滑:对一些不太重要、分散的部位,采用定期加注润滑脂的方式进行润滑,如发动机水泵轴承、发电机、起动机及分电器等总成的润滑,即采用这种方式。

    3、润滑系的组成

    一般发动机的润滑系组成大体相同,由下面这些装置组成。

    油底壳一用来贮存润滑油。在大多数发动机上,油底壳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

    机油泵一将二定量的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至各零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机油泵大多装于曲轴箱内,也有些柴油机将机油泵装于曲轴箱外面,机油泵都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通过凸轮轴、曲轴或正时齿轮来驱动。

    机油滤清器一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及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清洁的润滑油。由于过滤能力与流动阻力成正比,润滑系的滤清器按过滤能分成三种,设于润滑系不同部位。

    机油集滤器多为滤网式,能滤掉润滑油中粒度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进油口之前。机油粗滤器用来滤掉润滑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出口与主油道之间。机油细滤器能滤掉润滑油中的细小杂质,但流动阻力较大,故多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润滑油通过细滤器过滤。
主油道一是润滑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在缸体与缸盖上铸出,用来向各润滑部位输送润滑油。

    限压阀用来限制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压力。旁通阀与粗滤器并联,当粗滤器发生堵塞时,旁通阀打开,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直接进入主油道。机油细滤器进油限压阀用来限制进入细滤器的油量,防止因进入细滤器的油量过多,导致主油道压力降低而影响润滑。

    润滑系还设有机油压力表、油温表等。某些热负荷较大的发动机,如越野汽车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上,还设有润滑油散热器,对润滑油进行散热冷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5-2008 12: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油还具有减震和降噪的作用
当然,发动机有不同构造,一般初滤器在油底壳内,即机油的吸滤口。机油旁通阀是在机油滤清器座或者内置于机油滤清器内。
机油散热器有的安置在发动机冷却水道内,有的是由冷却水道通过机油滤座进行冷却,有的是空冷式翅片式散热器安置在水箱前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2010 21: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3种不是也有润滑脂润滑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9:59 , Processed in 0.38023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