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800查看
  • 0回复

[国家强制认可] 汽车碰撞实验参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5-2008 18: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碰撞试验就是在实验室里通过牵引,使汽车以一定的时速撞向事先设置的障碍物,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根据各种测试数据来判断试验车的安全性。在汽车碰撞试验中,通常使用标准假人(模拟人)代替乘员和行人,对标准假人(模拟人)的头部、颈部、胸部和膝部进行标定,以检验它在碰撞前后的变化。
  中国政府颁布了《汽车乘员碰撞保护》(GB/T1 1551-89)、《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伤害》(GB/T11557-89)及《汽车正面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GB/T11553-89)等一系列国家标准。2001年起实施的《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划》,要求对M1类车进行正面碰撞试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和长春)、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交通部北京试验场(北京通县)均可以进行汽车碰撞试验。
  欧洲的汽车碰撞试验(New Car Assesmet Program)是由一家独立的欧洲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各大汽车专业报刊杂志也经常做这样的试验,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行人碰撞和圆球实验。
  国际上著名的汽车碰撞试验机构有:国际汽车联盟(FIA)、瑞典福克斯基金会(Folksam)、道路安全保险学院(IIHS)、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澳大利亚汽车碰撞试验(NRMA)、汽车安全与组织(OSA)。
  模拟人(标准假人)是汽车碰撞试验最基本的用具。1948年美国空军首次使用模拟人做飞机座椅弹出试验,1950年汽车制造商开始为碰撞试验开发模拟人;1973年通用汽车公司研制了模拟人Hydrid2;1980年代推出Hydrid3和美国侧碰模拟人US SID;1991年欧洲也推出自己的侧碰模拟人EURO SID,现在,中国模拟人也研发制造成功。
  模拟人大多采用金属与塑料制作,其胸腔是钢制的,肩胛骨是铝制的,盆骨是塑料的,模拟人不仅具有和真人一样的外形和内脏,还有复杂的脊柱、肋骨和合成肌肉。在模拟人的身体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大约装有六十个传感器),最多可以为180多个信道提供数据,并以每秒2000次的速度刷新数据。
  中国对正面碰撞的试验条件和模拟人测试指标规定:测试假人的头部损伤指标HQC等于或小于1000,胸部变形小于或等于75米,腿部轴向力等于或小于1万牛顿;碰撞时车门不能打开,前门的锁止系统不能自动锁上,前后门至少能打开一个门(不借助工具);燃油不得泄漏,漏油速率小于每分钟30克。美国的安全法规除了要求测试以上指标外,还有以下几个要求:胸部合成减速率小于60g;挡风玻璃的脱落不能超过50%;假人身体的任何部分不能越出车外;外部任何部分不得侵入挡风玻璃。
  正面碰撞检验的另一个重要项目是安全气囊。美国从1968年开始强制执行汽车碰撞法规,其主要目标就是气囊。由于初期的安全气囊技术不成熟,经常出现相撞后气囊打不开或者气囊伤人事件,因此正面碰撞试验进行了一段时间便被废止了。当安全气囊的技术基本成熟,美国于1984年恢复了汽车正面碰撞试验,并督促汽车生产厂商开发智能化的安全气囊,这种气囊不仅在发生碰撞时能够及时打开,而且能够识别乘员的身材、年龄、坐姿以及碰撞的程度等,根据这些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汽车碰撞试验的评价指标体系
头部减速度 (g)             头部受伤指标(HIC )             颈部拉伸力 (kN)
88 不合格                > 1000 不合格                  > 3.3 不合格
颈部翦切力 (kN)          颈部弯曲力矩 (Nm)               胸部压缩距离 (mm)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4-2025 00: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碰撞实验参数涉及多个关键因素,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得以验证。主要的参数包括:碰撞速度、碰撞角度、车辆质量、试验道路条件等。这些参数的设置都是为了模拟真实驾驶环境中可能遇到的状况。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考虑车辆的结构设计、安全装置以及乘员保护等因素。通过精确设定和调整这些参数,我们能有效评估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能,从而确保车辆满足各项安全标准,为乘员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7-7-2025 11:27 , Processed in 0.39403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