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68查看
  • 0回复

汽车电脑的再学习过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0-6-2015 19: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7-7-2008 2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现代电子技术的渗入,使得当今世界汽车行业突飞猛进,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汽车—人类过去梦想的代步工具,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不但快速成长和完善了自己,更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遐想和惊人的进步,已完全冲出了人类最初设想的天地,人们不得不重新去认识自己所创造的伙伴。汽车,正在告别作为一种机械产品的时代,说其是电子产品也许为时尚早。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汽车成为家庭消费电子产品的时代已飞驰而来。在汽车上,电子技术无孔不入,从喷油到点火、从转向到制动、从安全防盗到通讯......无处不在传送着电子信号。可以说现代汽车的一举一动,都在电子信号的控制之下。然而,看起来纷繁杂乱的电子器件和无穷无尽的数据流又如何可靠有序地运行呢?这就是现代汽车的中枢系统—汽车电脑。   汽车电脑,只是一台普通的微型计算机,甚至只是一块不起眼的印刷电路板,其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靠的就是其存储的大量数据和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这些数据来源于汽车技术人员的反复实验和优化计算。汽车在行使过程中,这些传感器检测当前汽车运行工况和驾驶员的动作,并将相应的信号送到汽车电脑。汽车电脑接收来自各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再与其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优化措施,向相关的执行器发出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使汽车达到最佳行使工况。
      为了使汽车电脑正常工作,就必须保证不间断电源。汽车电源断开后,汽车电脑将丢失其存储的数据。为了重新获取数据,需要多次起动汽车,以使汽车电脑进行再学习。在此期间,汽车的性能明显不如以前。依据不同的变速器型号和安装方式,可能出现下列问题:
      · 换档生硬或换档质量变差
      · 怠速粗暴或怠速不稳
      · 换档迟滞
      · 发动机燃油混合气过浓或过稀
      · 燃油经济性变差
      以上这些症状需要在汽车电脑经过一定数量的起动循环后才能消除。如果在修车过程中断开了蓄电池,为了减少车主的麻烦,需要对汽车进行路试。一般来说,各汽车生产商对于某一车型都有特定的汽车电脑再学习程序,具体请参照维修手册或中车在线相关车型资料。如果没有明确的再学习程序,下面的步骤会帮助您完成这一过程。
      自动变速器

      · 拉上手刹,在“P”或“N”位起动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温度或直到冷却风扇开始工作。
      · 将换档杆置于“N”位,怠速运转1分钟,再换到“D”位怠速运转1分钟。
      · 在正常的节气门开度下(20-50%)加速汽车直到其换入高档。
      · 让汽车在小节气门到中节气门开度下巡航行使。
      · 正常踩下脚制动,让汽车减速至停车,以允许汽车降档。
      · 根据需要重复上述过程。

      手动变速器
      · 将变速器置于空档。
      · 确保已置好紧急制动且关掉了所有附件。
      · 起动发动机至正常工作温度。
      · 让汽车在空档怠速1分钟。
      · 至此,初始再学习已经完成,整个再学习过程要在正常驾驶过程中完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4-2025 0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电脑的再学习过程是汽车技术更新和升级的重要环节。工程师需深入理解新型电子控制系统和软件的原理,掌握先进的编程和调试技术。此过程涉及对最新技术的学习、应用和优化,以提升汽车性能及安全性。实践中,工程师需关注最新的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以确保汽车电脑系统的持续升级和改进。通过系统的再学习过程,工程师能够确保汽车电脑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这一过程为提升整个汽车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1-7-2025 12:15 , Processed in 0.32444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