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39查看
  • 2回复

我的核价经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6-2015 17:5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我的核价经历

    对那些同时有好几家供应商的零件,采购员做做比较就知道大致的价格水平了,对A说B的价格比你们优惠不少,同时对B说A的价格比你便宜一大节,让他们斗个几回合价格就比较到位了。对那些只有一家供应商的零件来说,采购员必须要认真分析报价单,去供应商家里核算,要浪费不少脑细胞。

    我手上有一家供应商做发动机气缸盖毛坯的,他们的中方合资伙伴就是我们公司的中方,他们的外方和我们老外是老乡。这家供应商的价格很坚挺,从02年开始到现在供货10万件,就降了5块钱,现价400元。前段时间我们强制给他降了40元,后来闹得要停止供货,双方老外一通电话,MMD又把价格调回400了。这个零件开发周期比较厂,一时半会不好找第二家来开发,只有让他们按我们公司报价单先报价,完后跑到他们家里去核实。




    我们公司报价单由以下几个大部分组成:

    A:原材料成本

    B:制造成本

    C:期间费用

    D:利润

    E:报废

    F:包装运输费

    G:模具分摊费用




    A:原材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相对来说好核算一点,我在工厂里面搬了10个零件称了一下,算了一个平均值,差不多,供应商还算比较老实,报的也比较厚道。气缸盖是铝合金铸件,熟悉铸造的朋友都知道,铸造过程中会有一些损耗, 1000kg的铝锭做出零件来,可能只有900kg了。关键是中间这个损耗系数不确定,我们现在的这家供应商用的1.2,这个系数有点偏高,我们找了另外一家供应商报价,只有1.1左右。系数的大小与设备使用状况、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我们直接对他们说,作为一家国际供应商,我们完全有理由将这个损耗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我只承认1.15(折中值),呵呵,净重10.7Kg的零件被我们砍下0.54Kg了,按15.4元/Kg的价格,每个件省下了8块多了,一年就降低了24万哦!!!!!




    B:制造成本

    这一块很难核算,一般公司都是由财务部门按一定的定额计算的。大致包括直接工人的工资、设备折旧、水电动力费、维修……我们在供应商家里从第一道工序看到最后一道工序,工人工资按节拍×每分钟工资额计算,从他们财务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来,他们的报价大致和我们计算结果一致。

    设备折旧,必须先知道设备原始值,折旧年限,像这家他们是按10年折旧计算的,完后每年的折旧额知道了,分摊在一年的产量上,每个零件的分摊额就知道了。

    铸造厂都是耗能大户,严格来说应该按设备功率×节拍来核算,但是太麻烦,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年电费在700万元左右,计算出每单位Kg铸件的电费,初略计算出每件产品需40元电费,出乎我们的意料,够我的电脑用两个月了!!!

    其他的一些和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从他们财务提供的报表,按产量分摊,当然前提是数据是准确的。很多财务都有两本帐,一本给自己看的,一本给主机厂看的,数据真实性只有靠经验来判断了。




    C:期间费用

    包括管理、财务、销售费用等,我们一般按制造成本的一定比例核算。这家供应商把他们老外的工资也算在这里头了,老外在中国一年要拿100多万,MD严重不平等,一个老外顶50个工人了,要真顶50个也好,有的老外来中国就是捣蛋的。没办法,技术在人家手上,我们中国人只有挣点血汗钱了。这帮老外都是冲着中国这个大市场、廉价劳动力来的,很多公司合资n年了,中方仍然没有掌握技术,赚的钱都塞到老外荷包里了……寒……我们和欧美差距真的很大。





    D:利润

    一般给他们8%~10%.




    E:报废

    强一点的能控制在2%~5%,搓一点的,做一个废一个,成品和废品各一堆。这种公司的质量人员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




    F:包装运输费

    什么车子送货,一车送多少,大致能算出来,距离远点的供应商运输成本肯定就要高一点。包装在供应商家里实地看一下就差不多了。




    G:模具分摊费用

    签合同时就应该定好的。




    以上A~G一加,零件大致成本就出来了,大概在370左右,呵呵,我们正在和供应商谈判,要一下子让他们接受这个价格还有点难,但心中有数,谈判就有底气了。我不是学会计的,成本核算方面的知识比较肤浅,欢迎大家拍砖,特别是如何核算制造成本,欢迎大家指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负责采购这一块的吧  这样的资料的确不错

    欢迎大家共同行动,谈谈自己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7-2008 18: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讲坛中出现中类似的举例,将需采购的物品进行细分到原材料,按原料成本的增降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供应商进行讨价还价,必要时还要到二级供应商(即供应商的供应商)处进杀价。业精于勤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9-10-2025 22:23 , Processed in 0.49594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