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494查看
  • 3回复

汽车燃气系统的安全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6-9-2008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为了提高压缩天然气汽车防火防爆安全性,其燃气系统的布置设计应当合理,并以安全性为首先原则。在布置中应当使得燃料供给系统的联接部位尽可能少,特别是发动机罩内的供气部分;尽量使联接部位处在通风条件较好的空间,减少因泄漏而起火的可能性。气瓶的布置应当不影响汽车的通过性以及布置在较隐蔽的位置,并且不能影响汽车的轴荷分布。具体来说整个系统的布置安装一般如下就能够符合安全性的要求,保证整车质量稳定、可靠。
  3.3.1 天然气气瓶的布置
  气瓶应安装在汽车的安全部位,气瓶的瓶口阀与车辆外缘距离不小于100mm,并保证其开启方便,气瓶安.装在车辆下部时不得影响原车的离地高度和通过性,不得超出外边缘影响驾驶性能。气瓶的安装位置应距发动机排气管至少200mm,当距离为75mm~200mm时,应加隔热装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气瓶并列时,瓶口方向应一致。
  气瓶的紧固,应当在固定卡子与瓶体间安装橡胶垫片,并且其胶垫的厚度应当不小于2mm,安装必须紧固,固紧螺栓,防松装置齐全有效紧固力应当符合要求。气瓶固紧后沿汽车纵向施加8倍于气瓶重量的力,气瓶位移不超过13mm。
  3.3.2 高压管线的布置与安装
  高压管线的破损是天然气泄漏的一个重要源头,同时联接头的泄漏也非常普遍,管线的良好布置方案可以减少管线的损坏,并且正确的安装管线也是保证天然气供气系统可靠工作的保障。
  高压管线的排列,走向应当合理,不得与相邻部件碰撞和摩擦,接头应设在易于操作,维修方便的地方,刚性管线固定卡子间距不得大于600mm,穿越孔板处应当使用橡胶衬垫,气瓶间管线及靠近减压阀处的管线应有抗震弯曲,抗震弯曲不得小于管线外径的5倍。
  高压管线与传动轴万向节距离不得小于75mm,管线与发动机排气管距离不得小于200mm,75~200mm时必须有隔热装置。
  安装在驾驶室,载人车厢或行李厢的气瓶阀或管接头,必须与人体活动空间密封隔离,并设置能将泄漏气体排出驾驶室或车厢外的通风口等装置。
  高压管线必须割平整并去除毛刺,并用高压气体吹净和附尘、除屑,其联接必须使用卡套式管接头。
  3.3.3 减压器和混合器的布置与安装
  减压器的作用是燃气汽车中最关键的一环,而减压器与混合器,发动机进气结构匹配是提高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不同的发动机,发动机罩下的空间结构有不同减压器和混合器的布置方案。但是无论如何布置,都应当遵循最大程度的保证减压器与混合器正常,有效的工作这一前提。
  减压器当布置振动较小的驾驶室前挡板或发动机罩内的其它地方,应尽量远离排气管和其它热源,尽可能的靠向化油器,也应尽可能的使得减压器的位置低于水箱的上平面,为了防止减压器的泄漏因遇火源而失火,最好设计一个保护装置能够将减压器包装起来,能安全地将泄漏气体排放到发动机罩外的大气中去。
  混合器与化油器的联接必须紧密,不得有漏气和松动,连接混合器与减压器出气口的软管应当尽量短而紧凑,不得靠近排气管或加装隔热板。
  3.3.4 其它附件的安装、布置
  每一个附件均是一个联接点,都有泄漏的可能,都应当联接紧密,防振、防松动。联接件的质量也应当合格,高压压力表、高压截止阀、连接在高压管线上应保证其质量。在化油器与汽油泵之间安装汽油电磁阀,应当确保管线接头紧密无汽油滴漏。对于两用燃料汽车其油泵最好采用电动油泵,将之安装在汽油滤清器与化油器之间,确保管路接头无汽油滴漏。
  充气阀应当布置在易于接触,又能防尘、防雨、防撞的地方,各电子元件的开关或指示应当布置在驾驶内易于操作的地方,要注意各电器部件搭铁良好,防止火花的产生。
  3.3.5 与发动机匹配的调整
  在正确的安装好天然气系统后,应当检查是否有漏气,在确保无泄漏后,对减压器、混合器进行调整,对发动机怠速、发动机功率、发动机点火提前,使用天然气的加速性等进行调整,并重复检查,并进行油气转换试验,最后进行道路试验,试验后再次复查各紧固件和气密件。
  3.4 天然气汽车使用、维护、质量保证体系(略述如下,具体见附录2、3)
  改装天然气的汽车其原车的发动机必须符合GB7258-27《机动车安装运行技术条件》和GB3799-83《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技术条件》的规定,不正常的发动机不适合用天然气作燃料。
  天然气汽车的安全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这就告诉我们车辆在运营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够保障车辆本身性能方面的安全性。
  3.4.1 天然气汽车的操作有别于汽油汽车的操作,因此就要求驾驶天然气汽车的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3.4.2 天然气汽车的充气必须在CNG加气站进行,加气过程中,应当关闭车上所有的电气装置。充气前要仔细检查供气系统有无异常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充气后也要观察有无泄漏现象,有异常须排除方能上路行驶。
  3.4.3 汽车在行驶中若发现有异常应当关闭天然气总气阀以及电源使发动机熄火,进行详细检查。
  3.4.4 天然气汽车除按汽车例行保养,各级保养的技术要求规范进行作业外,还应当对减压器、混合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清洗。在保养中要特别注意检查供气系统中各接头处的紧密性,尤其检查钢瓶的安全紧固情况。在天然气汽车的维修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供气系统部分的维修应当在有安装天然气汽车供气系统的维修点进行,防止对系统的不规范操作。
  3.4.5 大的天然气汽车使用者应当建立天然气汽车的维护、保养机构专业从事其工作,不得允许驾驶员对天然气供气系统作自行维护、调整。
  3.5 天然气汽车质量保证的规范体系
  我们认为这是天然气汽车质量保证的前提、基础,其重要性是第一位的,而目前,对天天然气汽车各供气系统部件的质量监督体制及规范尚不健全,并未有较明确的安全质保方针和目标,我们认为,在现有各标准的规范的基础上,应当形成如下的规范体系:
  3.5.1 完善压缩天然气汽车燃料供给系统各装置的企业标准,制定系统中各关键总成的技术条件,如气瓶、气瓶阀、高压气管、减压器等的技术条件。对各装置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尤其要突出对各关键部件(位)的质量控制。
  3.5.2 制定相应的压缩天然气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检测标准,加强对天然气汽车安全性影响较大的零部件的监管检验力度,建立健全检验机构的检测设备的建设,增强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实现公正的高质量的检测。
  3.5.3 制定压缩气汽车的技术规范,检验规程。根据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改装和生产天然气汽车的厂家进行认证,杜绝未经审批合格的改装厂从事天然气汽车的改装制造。各改装制造厂要统一技术规范,对每一种车型都要有一种成熟、完善、安全有效的改装方案,彼此相互协调。
  3.5.4 建立压缩天然气汽车检验机构,专门从事压缩天然气汽车的质量检验工作。
  3.5.5 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来组织各检验机构,装置生产厂、改装生产厂的各项活动,确保各质量保证环节的各项工作紧密有序的开展,使得各上下游企业间的活动在监督机构的监督之下进行,保证中间环节的可靠性,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
  3.5.6 制定天然气汽车的安全运规则,天然气汽车维修相关条款,保证天然气汽车在使用中的安全,确保其维修正确。
  四、近来CNG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事故的对策措施
  4.1 国内近年来CNG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自从重庆市自1998年开始推广天然气汽车以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的严格管理,尚未发生由于天然气汽车系统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但在1999年2月12日和1999年10月13日各发生了一起公交CNG客车翻车燃烧事故,造成29人死亡和死亡6人伤9人的惨剧。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及综合国家和重庆市的CNG汽车专家对事故原因的分析意见,我们认为:这两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带有山地公路特点的交通事故。
  首先我们认定两次燃烧事故其着火分别来自于汽油的燃烧和高压线火花,之所以说是带有山地特色,是因为汽油的燃烧以及高压线火花均是因为翻车而引起的,在普通的平原路面上,是不可能发生如此剧烈的翻车状况,更不会翻车后还碰上高压电线。因此,可以说是翻车严重造成的火源,其次,在这次翻车燃烧事故中,天然气储气瓶安然无恙,没有发生爆炸事件,用严酷的事实证明了,天然气汽车储气系统的安全性。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由于天然气储气系统没有有效的流量截止装置,导致气瓶大量的泄漏气体参与燃烧,加重燃烧事故的严重性。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如何保证天然气气瓶在气路发生大量泄漏的情况下自动的关闭停止供气,同时如何保证天然气泄漏能够通过安全的通道排入到大气中,当然这一点在发生严重翻车事故时确实难以保证,因为此时的车身结构已遭受严重破坏,原来设计布置有效的机构完全有可能遭到破坏而失效。
  这次事故供我们汲取的教训有两个方面,一是天然气在泄漏下的截止及泄漏的安全排放问题,二是如何确保CNG汽车的安全驾驶,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燃烧、爆炸的诱因。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四川这个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最早最多的地区,曾经发过一些天然气汽车的事故,总结其原因多是因为改装天然气汽车对原车的汽油油路的影响而导致了失火,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装为天然气、汽油的两用燃料汽车后没有对原来发动机的油泵系统进行改造,仍使用传统的机械式油泵,在发动机燃气工作状态下,油泵仍不停止泵油动作,燃油截止阀与油管的接头由于长期受压最终出现漏油,在发动机罩下的较高温度下汽油蒸发遇到火源或者遇到发动机工作状态,不稳定发生回火现象时都有可能引起火灾,这种事故曾在四川省发生过多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取消原来的机械式油泵改用电动油泵泵油。
  2)改装后的两用燃料汽车上,由于化油器仍然作为一个关键机构参与工作,而目前国内用于汽油机的化油器尚未考虑化油器浮子室无油状下的稳定控制问题,致使在使用天然气时,化油器浮子室中的浮子在颠簸的状况下在浮子室里来回碰撞摩擦出现损伤,在改用燃油的情况下,不能准确的控制燃油的正常供应量,致使发动机工作状态不稳,发生回火,遇到大量的汽油蒸气而引发火灾,这种事故在四川也出现过多起。
  3)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尚未发现因气瓶质量而发生的爆炸伤亡事故,也未发现因减压器的漏气而发生的火灾。但是减压器布置在发动机罩下也确实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危险源头,不仅如此,减压器与混合器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橡胶软管的破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也未发现因为高压气管漏气而造成火灾或爆炸的事件。
  4.2 预防CNG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对策措施
  天然气汽车在运营中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无非来自于四个方面:1)操作者的原因;2)车辆原因;3)环境状况的原因;4)管理方面的原因。
  针对以上诱发交通事故的因素,我们提出预防CNG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2.1 强化CNG汽车的生产质量,提高CNG汽车的防爆防火安全性,要做到这点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关系到截止件可靠性的零部件必须精心设计
  ●制订气瓶装置严格的制造和装配工艺,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
  ●严格按标准制造、检验减压器、混合器,杜绝不合格品出厂
  ●配备相应的结构件,防止气体排入着火危险性大的部位,或者使泄漏的气体引到安全部位
  ●精心安排供气系统的装车部位,并保证高的安装质量
  ●在汽车上加装可燃气体的含量传感器,向驾驶人员提供危险信号
  ●在车上配备专用灭火装置
  ●改进化油器浮子室结构
  ●尽可能使用单一燃料汽车,少用两用燃料汽车
  4.2.2 强化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
  CNG汽车的驾驶不同于一般的汽油机,驾驶员除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识,还应当对驾驶员作特殊的培训,具体说包括:
  ●CNG汽车的充气注意事项
  ●两用燃料汽车的油气转换操作事项
  ●车辆不使用时应当注意的保护事项
  ●车辆使用中应特殊注意的事项
  ●应付突发的燃气泄漏。失火等状况时应采取的措施
  ●对燃气系统禁止的某些操作的注意事项
  4.2.3 加强对车辆的技术维护,防止车辆带病运行
  车辆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隐患,若不及时彻底排除,继续行驶,往往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切实执行保修规程,防止车辆失保失修,交通部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曾明确规定,车辆维护应当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车管人员要督促司机做好行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的车辆检视工作,发现故障及隐患要及时排除。
  ●提高车辆的维修质量。车辆维修厂、车间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制订相应的维修工艺措施和工艺规程,并要完善检测手段,确保稳定的维修质量。
  对于天然气汽车CNG系统的维修,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损坏的燃料管线只推更换,不可修复。物主或使用人或者二者都应该在安全条件下维护保养所有的燃料气瓶以及附件,管线系统,放空系统和其它部件。上述人员应该负责验证工作压力和燃气气瓶的复检日期或失效期。减压装置应该按照压缩天然气装置使用手册进行维护保养。
  燃料气瓶上的所有其它泄压装置应当根据以下内容进行维护保养。
  1)应该检查易被堵塞的泄压装置的排放通道,并检查其它可能干扰装置运作的部件;
  2)应该对压缩天然气气瓶给予保管,避免损坏;
  3)只有合格人员才允许拆动泄压装置;
  3)除非经适当试验证实可换的部件外,在修理泄压阀时只能用组装的或原生产厂家的配件。
  ●做好车辆的安全检查:
  运营企业要设立车辆安全检查机构,配备专职安检人员坚持出车前和收车后的车辆安全检查,有条件的还可以在运营路段的危险路段设立车辆安全检查站,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4.2.4 健全组织,完善法规,强化领导,加强对运营机构、运营人员、运营环境的管理。
  建立建全的安全组织机构,形成严密的CNG汽车安全管理系统。首先,作为交通管理部门,可否考虑成立专门的CNG安全委员会,设立安全办公室,负责指导、切调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抓住CNG汽车供气系统生产厂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CNG汽车改装生产厂的资格认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加强对 CNG汽车使用企业,尤其是公交系统运输企业的CNG汽车安全驾驶,日常维护、修理的管理,同时加强对CNG汽车技术服务部门的管理,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技术服务检测手段,加大对技术服务部门的投入,将CNG汽车安全性的提高作为一个长期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其次,在交通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最关键的,因此应该设法做好人的工作。一是要抓驾驶员CNG驾驶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培养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技术技能,增强安全观念。二是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专职部门、专职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确实执行,用制度来保障安全行车、安全生产。
  再者,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车辆运营环境的管理,交通事故发生的大量事实表明,交通事故的发生多数在运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造成。随着城市交通车辆的增多,城市的道路发展与之极不相适应,尤其是重庆地区,由于山高、坡徒、路窄,交通事故的发生更为频繁,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一些路况不良的路段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即使CNG汽车制造质量良好,由于受到各种碰撞甚至会翻车,会对车辆的供气、供油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坏,有可能因此而漏气、漏油,遇火源而发生火灾。因此,作为重庆地区这一地貌相对特殊的城市,对于车辆运行环境。的管理对于保障CNG汽车的安全性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五、CNG汽车的研究开发、生产、改装、销售和使用等法规和行政和管理办法的体系表
  为了促进CNG汽车的推广应用,确保使用中的安全,提高CNG汽车的技术水平,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国内外在此方面有许多值得参考的政策和条例。
  5.1 国外的有关政策及条件
  美国政府,各州均鼓励使用天然气汽车。1992年通过392能源政策条例。条例中规定了美国发展清洁燃料汽车的计划:
  1999-2001年  清洁燃料车所占比例20%
  2002年     清洁燃料车所占比例30%
  2003年     清洁燃料车所占比例40%
  2004年     清洁燃料车所占比例50%
  2005年     清洁燃料车所占比例60%
  2006年后    清洁燃料车所占比例70%以上
  私人和城市车队:
  1、购买新的清洁燃料汽车:1999年开始 20%
               2010年    30%
  2、天然气汽车使用范围:由22个城市、地区扩展到160个,车辆达700万辆。
  意大利政府规定,在18个汽车排放污染严重的地区,污染严重的汽油机汽车和柴油机汽车强制改装为代用燃料汽车。从1992年以后,意大利政府还采取了强制性措施,规定在大城市每天污染较严重的时间,使用LPG和CNG的汽车可畅通无阻,而使用石油产品的汽车则按单双号确定可否通行。
  日本政府规定自1995年9月1日起,日本的200万辆柴油车将陆续改为清洁燃料汽车。
  澳大利亚政府规定以2000年,联邦政府购买的新车50%必须使用益于环保的清洁燃料。
  除了政府计划之外,各国还采取了一定的价格政策和财政政策。世界上一些天然气汽车发展较快的国家,例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希腊、法国、西班牙、韩国、德国等对于作汽车燃料用的CNG给予了减免燃料的消费税或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同时有许多对于天然气汽车设备(包括汽车改装部件和加气站设备)实施优惠税收和贷款政策。如美国1992年能源政策法规规定,对天然气汽车生产厂家,后勤服务机构,加气站以及改装后的天然气汽车实行税收和贷款方面的优惠。在日本、加拿大也有类似的优惠政策。
  5.2 国外天然气汽车的管理保障体系
  发展天然气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国外实行政府权威机构法规条例管理、科学管理、标准规范控制管理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新西兰的政府机构管理体系见图:
  日本政府的CNG汽车的法规体系表现见图: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实施严格的标准管理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意大利、荷兰、瑞士,其中正在讨论的国际标准有6个。美国的标准共计有12项:
  1)《天然气汽车改型要求及技术条件》
  2)《天然气汽车设施要求》
  3)《天然气汽车燃料系统部件技术要求》

  4)《天然气汽车加气顺序控制设备技术要求》
  5)《天然气汽车连接装置技术要求》
  6)《天然气汽车燃料标准》
  7)《储气系统和天然气压缩机技术要求》
  8)《燃料储气罐基本技术要求及技术条件》
  9)《汽车转换装置基本技术要求及技术条件》
  10)《汽车及售气机加气装置技术要求》
  11)《天然气高压手动阀技术要求》
  12)《天然气高压电动阀技术要求》
  5.3 国内已有的天然气汽车的有关标准与法规
  1994年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国家有关部委合作制定的天然气汽车标准与规范:
  l、《压缩天然气汽车技术条件》
  2、《压缩天然气汽车质量标准》
  3、《汽车用天然气质量标准》
  4、《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设计规范》
  5、《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1996年四川省监督局根据四川特点,制定了以下地方标准:
  1、《CNG汽车改装技术条件》Q/CY081-89
  2、《CNG汽车减压阀技术条件》Q/NC081-90
  3、《压缩天然气质量流量计检定规程》JJO川40-94
  4、《CNG汽车调试技术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5、《CNG汽车维护保养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6、《CNG汽车驾驶员操作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7、《CNG加气站压缩机操作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8、CNG加气站售气操作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9、《CNG加气站顺序程控操作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10、《CNG加气站储气瓶操作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11、《CNG加气站电器设备操作规程》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12、《CNG气瓶常规检查技术标准》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13、《CNG钢瓶报废标准》四川石油管理局制定
  1998年正式公布执行的标准有:
  1、《汽车用压缩天然气》SY/T7546
  2、《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规范设计》
  3、《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QC/T245-98
  4、《机动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GB17258
  5.4 重庆市有关天然气汽车的规划与办法:
  1、《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九五"及2010年规划》
  2、《1999年度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年度计划》
  3、《重庆市CNG汽车推广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4、《重庆市CNG汽车管理办法(试行)》
  5、《重庆市压缩天然气--汽油双燃料汽车改装、维修厂认定办法(试行)》
  6、《重庆市CNG加气站工作办事程序指南(试行)》
  7、《重庆市天然气加气站管理办法(试行)》
  8、《重庆市压缩天然气汽车和加气站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9、《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科技开发项目指南》
  10、QB500200/2928-1998《压缩天然气无缝钢瓶》
  11、QB500200/4529-1998《充气用复往活塞天然气压气机》
  12、QB500200/4537-1998《压缩天然气汽车供气装置》
  13、QB500200/4548-1998《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技术条件》
  14、QB50020014571-1998《汽车用压缩天然气》
  15、DB50/5004-1998《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16、《重庆市压缩天然气汽车两用燃料汽车维护技术规范》
  5.5 推广CNG汽车的行政管理体系表
  我们认为:在推广CNG汽车的过程中,应当在CNG汽车办公室领导下,成立专门的检验、监督机构,以监督检测各装置生产厂的装置是否合格,认定各改车厂的改车资格。办公室应当领导各厂家,建立各自完善的技术条件,工艺规程,检验手段,否则不承认其资格。同时支持各装置生产厂和独立的研究机构不断的改进 CNG汽车技术,提高CNG汽车性能、安全性。对流通领域加强管理,首先是杜绝不合格产品出厂上市流通,可以考虑对CNG汽车专用装置检验机构认定合格后发给合格证书,各改车厂家也根据合格证购买合格的装置。其次对每一台改装后的CNG汽车都要由权威检验部门承认合格过程中必须出具全部的应当具有的各种专用装置的合格证,否则不予批准合格。运营者则依据检验机构出具的改装车合格证到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备案,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在使用CNG汽车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实施针对CNG汽车的专门检验制度,坚决杜绝有安全隐患的汽车上路运营。
  根据目前我国天然气汽车的推广特点,我们认为按以下框图设计管理体系较合理,并以下列标准为依据。


  1)《CNG汽车技术条件》
  2)《CNG汽车减压器技术条件》
  3)《CNG汽车用天然气质量标准》CSY/T7546
  4)《CNG汽车用天然气钢瓶》GB17258GB13004GB12135
  5)《CNG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QC/T245-98
  6)《CNG汽车用高压管线标准》GB/T14796-94
  7)《CNG汽车高压阀管线标准》
  8)《CNG汽车改装技术条件》
  9)《CNG汽车调试技术条件》
  10)《CNG汽车汽车驾驶员操作规程》
  11)《CNG汽车维护保养规定》
  六、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安全问题研究(详见附录五)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作为推广天然气汽车系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目前其数量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均衡制约了当前天然气汽车的快速发展,但作为推广燃气汽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安全部分,加气站的安全一贯受到高度重视,从立项、审批到各有关安全环节都严格把关使得至今尚未有天然气加气站致人伤亡的事故发生。这是各部门严格执行了《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设计规范》,严格执行了工艺设计、安全、环保、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建筑物、天然气压缩机、储气瓶组、管材及管件、供电、给排水及消防设施、室内通风及空气调节,各有关制度。根据至今我们掌握的情况天然气加气站的安全问题起目前多表现为储气瓶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针对储气瓶已出现的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并提出我们的研究报告及结论。
  七、结论
  7.1 压缩天然气汽车技术成熟、排放清洁、安全可靠,在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各地区在各配套装置生产厂齐全的条件下应当大力优先发展。在推广的过程中应当力求合理规划,坚决执行,提供优惠政策,力争使我国成为一个压缩夫然气汽车生产和应用的大国,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促进能源使用结构优化贡献力量。
   7.2 目前的天然气汽车技术足以保证压缩天然气汽车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技术上的安全性。我们有优秀的汽车制造厂,各级汽车科研单位,各级汽车质量检测中心,还有合格的压缩天然气气瓶生产厂,压缩机生产厂,以及一大批CNG汽车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技术基础扎实可靠,因此,工作重点主要应当在如何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如何将专家们的意见落实,切实按照已经制定的法规、技术文件办事,其中关键在于加强对各生产单位尤其是改车厂和专用装置生产厂的管理和监督,应当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并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进行跟踪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人市,尤其是杜绝不合格生产厂家的产品进入市场,实行认证许可制度。
  7.3 压缩天然气汽车系统的安全性即围绕"预防明火,防止漏气"来展开。其中涉及气瓶的安全性、输气管道的安全性、减压器的安全性、混合援的安全性、各种接头的安全性、发动机及整车工作状态的安全性。如果我们严格按照目前的法规和技术文件来进行各装置的生产与检验,从事汽车的改装等工作,则我们的最贺生产产品其安全性是可以确保的。
  7.4 压缩天然气汽车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尤其在重庆、四川这种山地特色明显的地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各地区应当更加强调驾驶员在操作中的正确操作,严格按照CNG气车操作规程来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落实压缩天然气汽车在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和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7.5 建议:强化天然气汽车领导办公室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其在天然气汽车领域内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命令,加强其对各生产厂的监督检查力度,质量监督机构应协助天然气汽车领导办公室落实生产、改装等许可证制度。重视CNG专家小组的意见,构建专家决策系统,使得行政部门的决策更加科学。完善相关的检测手段,尤其是专用零部件的检测手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9-2008 2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是楼主的作品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2-2008 1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出事故的CNG车辆绝大多数是私自改的不合格产品,在油价大涨的前提下非常看好CNG车辆的发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5-2014 1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有 LPG的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7-7-2025 02:55 , Processed in 0.369028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