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463查看
  • 2回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11-2008 23: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历史沿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具有59年的办学历史。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人民政府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成立了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等五所中等专业学校。五十年代末期,这些学校发展成为四所本科院校,即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六十年代初期,国家调整煤炭高等院校布局,将这四所本科院校合并,成立新的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同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3年成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全国200所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1996年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8年,由煤炭工业部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1999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由一所单一学科的煤炭院校发展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服务地矿行业、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科性大学。

二、办学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以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地矿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为己任,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进入21世纪以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提升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深化办学体制与办学机制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诚朴求是,博学笃行,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办学指导思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力争经过“十一五”至“十三五”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区域经济和地矿行业,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地矿类学科特色鲜明,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把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作为先导,根据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确立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坚持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坚持脚踏实地、面向基层、面向实践,以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塑造学生品德修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三、学校现状

1.规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现建有阜新校区和葫芦岛校区,校园占地21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设有研究生学院、17个本科教学单位和一个成人教育学院。目前,在册学生3万6千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2万9千余人。


2.学科与专业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既有一批基础厚、实力强的传统学科,也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重点实验室,5支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已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学校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坚持发展地矿类特色专业,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以省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学科为支撑的9个品牌专业,其中测绘工程专业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20个示范专业之一。拥有79个本科与高职专业,其中有4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农等7个学科相互支撑、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3.师资队伍:学校建成了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拥有兼聘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拥有省及国家级各类专家100多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42人;具有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370余人;5名教师荣获国家和辽宁省教学名师奖;44余名教师被确定为国家和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一批教师被确定为省部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39名教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人才培养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积极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有3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学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级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全国统考一次性通过率达到46.5 %,超过全省平均通过率21个百分点;专业英语八级通过率达到90.91%,超过全国理工科大学平均通过率40.75个百分点。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6%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广大毕业生中,既有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担任公务人员,又有就职于中石化、中石油、三峡建设集团、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毕业生学校教务处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多次被评为国家和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估专家对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办学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单位。


5.教学工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取得优秀的基础上,以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教学改革突破口,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有3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学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6 %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学校教务处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多次被评为国家和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6.办学条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拥有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7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7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我校图书资料丰富,有纸质图书153万册、电子图书72万册。数字化校园初步建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有力保障。

7.科研及产学研合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863”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800余项,23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年授权专利数已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目前,学校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矿区开采沉陷治理、“三下”采煤、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地质动力区划、石油开采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走市校共建、校企共建之路。先后与神华集团、霍煤集团等近百家厂矿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建立了8个产学研联合体和177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工程实际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采取各种方式,为企业培养、培训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面向煤炭企业实行对口单招单位,开展定向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学校与阜新市长期共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与市政府建立中层领导互派制度,与阜新市联合开展了百名教授进企业活动,全方位开展科技服务,密切了学校与地方的联系。

8.留学生教育与国际交流:学校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美国、日本、越南、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非比陀利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越南矿业学院共同开办了“2+2”、“3+1”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留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模式日渐多样化。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12人。

9.校园文化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机械设计大奖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奖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活动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每年都有10余项学生发明专利问世。先后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辽宁赛区冠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胜奖;全国大学生软件之星大赛第三名;辽宁省首届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辽宁赛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代表队获辽宁赛区特等奖,全国竞赛一等奖。学生工作“五进公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勤工助学、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等特色工作,多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被评为全国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社团标兵”,是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社团。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节优秀组织奖”、“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的表彰。

四、葫芦岛校区建设与发展

为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学校在葫芦岛市开辟了新校区。

葫芦岛校区位于葫芦岛市新区与兴城市以东的结合部,占地156万多平方米。校区北依首山,南临渤海辽东湾。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我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使新校区奇迹般地崛起在辽西大走廊上。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工住宅等一期工程,共23万平方米的建筑于2004年7月交付使用。2004年9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正式启用,接纳了首批入住的3000千余名师生。目前已有四个学院,即工商管理学院、电气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及教职工9000余人在这里工作和学习。

现在,教学区、住宅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均已完成,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正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现代化的花园式新校区已经呈现在渤海之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在葫芦岛校区成立了校区工作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实行“统一领导、相对独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目前新校区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的建设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原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副省长鲁昕等先后视察新校区,对新校区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葫芦岛市委、市政府和全市273万人民更是对辽宁工大新校区的建设给予了全力以赴的支持和关注。

葫芦岛校区所处的位置,正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位置。葫芦岛校区的建设与发展,将极大地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也将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必将为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五、凝练大学精神,培育栋梁之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长期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欠发达的辽西地区,面向艰苦行业办学,这对学校的历任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学校的一届又一届领导,面对压力,勇于进取,抓住机遇,励精图治。一代又一代教师,面对五彩缤纷的外面世界,抵制诱惑,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一届又一届学子,牢记导师教诲,执着于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奋图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论是建校之初,还是改革开放以来,一代又一代辽宁工大人始终秉承煤炭人的献身、敬业和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融合辽西朴实坚韧、刻苦顽强的文化底蕴,满怀着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业,治学治校,团结协作,并肩奋斗,形成了“忠教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形成了“顽强刻苦、拼搏向上”的学风,也铸就了辽宁工大特有的朴实无华、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太阳石精神”。

硕果累累,岁岁芳草绿;学府巍巍,昭昭日月新。59年来,学校已向国家输送了8万余名各类优秀人才。广大毕业生以思想文化素养较高、基础专业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富于创新等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和著名专家、学者。在广大毕业生中,涌现出了胡富国、程安东、韩英、张宝明、王显政、丁向阳等10位省部级领导人,53位市长、厅长,28位大学校长,20位设计院、研究院院长和一大批企事业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还涌现出了马兴瑞、魏德华等一大批科技精英、学科学术带头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多次受到国家和辽宁省表彰,先后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优良学风校”、“安全文明校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这些成绩凝聚着历代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更凝聚着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2002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视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对学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殷切希望。省市及部委的领导同志先后多次来校视察指导。这些巨大鼓舞和鞭策,正激励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全体师生团结勤奋,求实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地矿类学科特色鲜明,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11-2008 00: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怎么哪个学校都有汽车专业了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2-2008 14: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校 不太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6-2024 10:41 , Processed in 0.179981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