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055查看
  • 0回复

驾驶常识7——驾驶操作的六化标准“组合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1-2008 18: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驾驶常识7——驾驶操作的六化标准“组合化”
   
    汽车上各总成部件分布在全车的各个部位,分别独立执行不同的工作职能,通过各自的操纵机构将控制机件汇聚在驾驶室内,由四肢进行操纵。为了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交通情况,要求各主管行车的总成部件要在不同的时机,不同的配置位置,不同的执行区间,适时地参加(退出)工作,或变换工作状态。几个操纵机件之间的工作有独立有配合,在每一个操作动作组内,它们的工作顺序、操作动作的排列方式是不一样的。如何根据运行的实际需要和各总成部件的工作特点,将它们参加工作的时机、持续的时间、操作的力度合理排列?再者由四肢控制的十余个操纵机件,如何科学分工和合理配合,尤其要保证由一只手(脚)负责操作的几个机件,在参加工作时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差,以免产生操作上的冲突。同时肢体的运用要有利于各机件的顺利操作,有利于身体的保持稳定,要符合行车需要的操作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操作方法来调配和控制;而不同的行车情况也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求驾驶操作要实施组合化;汽车驾驶的实施过程主要是由思维和操作两部分组成,思维包括观察、分析、判断、决策等,操作包括确定参与工作的机件名称和数量、工作的时机与时间、操作动作之编排等。做好思维与操作的组合,机件操作之间的组合,是驾驶组合化的主要内容。
    汽车驾驶组合化具体可分为以下二个层次:
    实施的第一层次是各种操作动作之间的组合,主要是研究操作动作的实施规律,按着实用、简捷、平顺、有效的要求,科学地编排操作动作。
    实施的第二层次是观察、分析、判断、决策与操作的组合,其主要表现在驾驶操作中的思维活动。它可以随着驾驶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积累的丰富,按照已经形成的处理模式,对交通情况和信号逐渐形成一种本能的反应,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不经过具体的分析和判断,而直接进入处理。
    汽车驾驶组合化的运用方法与要求有以下几点:
   1、将手脚同时进行的平行多元操作变成线形排列组合操作
汽车驾驶中的平行多元操作是训练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双手双脚分别控制机件且动作各不相同,常使初学者手忙脚乱。如何将它们合谐地统一起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操作控制主线,来给各个机件参加工作的时机和时间根据行驶需要进行操作位置限定,并根据参加工作的先后顺序归结时间线段上,这就是操作动作的线型排列。
    将操作动作线型排列,可以产生良好的操作动作思维导向,按动作顺序进行精力分配,防止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其主要特点是:将需同时操作的二个机件,根据其在动作组中的支配地位,人为地形成一个操作时间差,便于按序操作,有条不紊,且又保证动作质量。比如起步,需要参加工作的有离合器、变速杆、加速踏板,还有方向盘、喇叭、手制动杆等共六个机件。在起步动作组中,它们的操作特点各有不同:
按工作时机排列是离合器踏板、变速杆、喇叭、手制动杆、加速踏板、离合器、方向盘。
    按操作时间排列是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方向盘、变速杆、手制动杆、喇叭。
    按配合重点排列是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方向盘。
    按安全重点排列是喇叭、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手制动杆、方向盘。
    按核心机件排列是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变速杆。
    按操作分工排列是左手--方向盘,右手--变速杆、手制动杆、方向盘,左脚--离合器踏板,右脚--加速踏板。
    将这样由数个功用不同、配置位置不同、参加工作时机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的机件,综合在一起完成起步动作所采取的办法是:以工作时机排列为主,抓住配合重点,按动作先后顺序排列成线,循序递进实施。具体步骤为,踏下离合器踏板--将档位挂入起步档--按喇叭--松手制动杆--缓压加速踏板--缓抬离合器踏板--继续下压加速踏板--继续抬起离合器踏板--汽车前进,完成起步。由于避开了二个机件同时操作问题,又是按序操作,因此就很好地解决了精力分配问题,使复杂的平行操作在思维主线的控制下变得简单易行。尤其是改变了离合器踏板与加速踏板那种“一脚慢慢抬,一脚慢慢加”的、一时又难以掌握的旧式操作格局,将它们的工作介入采取分阶段、用时间差的形式梯次展开,变复杂为简单、变无序为有序,变无力顾及为有力控制。
    操作动作的线型排列也称为驾驶操作实施的线型组合。
    2、将单项的操作动作改变顺序进行积木式组合操作
  操作的线型排列,使单项动作确定了具体位置。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位置的确定是以运行情况、行车目的和操作条件等几个要素为前题的。要素发生变化,则动作的组合也要变化,实施的顺序也要改变。同样一个转弯换档,不同的条件要素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操作顺序:
道路宽平、弯度较小,则可采取减速(制动或放松加速踏板)--转动方向盘--换挡的顺序进行。
    道路较窄、弯度较大,则可采取减速--换挡--转动方向盘的顺序进行。
    车速较低、道路不平,则可采取换挡--转动方向盘--稳住加速踏板的顺序进行。
    技术娴熟、节能节时、则可采取减速--转动方向盘--换挡--转动方向盘的顺序进行。
    同样的一组操作动作在不同的要素条件下,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尤如摆积木一样,可以变化无穷,这就是驾驶动作的积木式组合操作。
积木式组合操作并不是自由操作,而是具有很强的操作原则,它必须是以条件要素为依据,以简洁和需要为尺度,以动作质量为标准进行组合变换,使动作与交通情况、行车需要、性能条件达到完美的统一。
    3、根据条件要素采取跳跃方法进行缩位式组合操作
一个操作动作组不仅其单项动作顺序可以进行积木式变化,其操作内容和动作成份也可做增减变化,向程控电话缩位拨号一样进行动作简化,完成驾驶操作。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档位互换应逐级进行,但是在增减速度变化较迅速时就可以实施越级换档,减少换档次数;再如减速减档,在平道上可能是放松加速踏板--制动--减档,而在坡道上就可以变换为放松加速踏板--减档,减少制动的操作。这就是驾驶的缩位式组合操作。
    驾驶操作的缩位简化,不仅仅是在动作上,在情况处理上体现更为明显,司机经过长时间的操作训练和经验积累,可以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号反应,只要观察到了,不需要分析鉴别,就可以直接进入处理。比如,通过较陡的横断路,熟炼之后,当信号一经接收,可不必再去分析是否需要减档,而可以根据沟深加经验直接去做制动换档;再如,汽车行驶前方出现盲区,无论有无情况,都应立即成为观察的重点,合理控制速度和车体位置,安全通过。
驾驶动作组合化,是以操作动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强调在程序化指导下的灵活运用,在规范化的前题下编排动作,在条件化的标准下具体实施,是驾驶操作综合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0-8-2025 13:42 , Processed in 0.47391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