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19查看
  • 0回复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介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3-2009 19: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1 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1.1 安全气囊   1.2 安全带 2 汽车仪表 3 汽车空调系统

  
           

汽车的行使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
主动安全性:汽车避免发生意外事故的能力。
被动安全性:汽车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对乘员进行有效保护的能力。

一次碰撞……一般指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外部物体之间的碰撞。
二次碰撞……一般指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的碰撞。
乘员伤害的主要原因: 不同撞击部位的死亡人数(日本)
碰撞时汽车结构发生变形,汽车构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
碰撞时,由于汽车结构破损等原因,使得乘员的身体部分或全部暴露到汽车外面而受伤;
碰撞时,由于乘员身体得惯性移动,与汽车内部结构发生碰撞而造成的伤害。


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对策:  
增加汽车碰撞部位的塑性变形量,用来吸收较多的碰撞能量;
使汽车乘员舱部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汽车乘员的生存空间,并保证发生事故后乘员能够顺利逃逸;
使用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乘员保护系统。

  
目前国外对乘员保护系统的主要研究方面:
研究安全带的布置方式、结构形式,提高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和适用范围,使之对从儿童至100百分位的成年人都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研究使用新型的安全带,如预紧式安全带、限力式安全带;
发展低能量气囊,减少气囊对离位乘员、儿童乘员的伤害;
研究侧翻气囊、翻滚气囊等保护装置;
研究智能保护系统;
研究膝部、小腿、踝部的保护装置。

安全气囊SRS ( Supplement Restraint System )


安全气囊的基本保护思想:在发生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让乘员扑在气囊上,通气囊的排气节流阻尼吸收乘员的动能,使猛烈的二次碰撞得以缓冲,以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组成。
碰撞传感器   
    (1)机械式与机电式传感器,如滚珠式、偏心锤式;   

    (2)电子式传感器,主要有压电式、压阻式、电容式集成式传感器,内部集成了信号处理电路
(3)集成式传感器,多采用电容式或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内部还集成有低通滤波器、温度补偿等模块,并具有自测功能。
传感方式     
  有分布式和单点式。目前,由于点爆算法越来越完善,单点式传感器气囊系统正逐步取代分布式气囊系统。
控制器     
气体发生器     
  有压缩气体式(冷式)、燃烧式(热式)、混合式三种。
气囊的形式   按保护乘员的不同部位分:
正面碰撞气囊
侧面碰撞气囊
膝部气囊
翻滚气囊

  气囊点爆控制算法  
  加速度峰值法
速度变量法
加速度坡度法
比功率法,对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求导得到功率,再求导得到比功率。
移动窗算法,对窗内的加速度信号进行积分
其它

  气囊控制器关键技术要求
    碰撞判断准确,一般规定:20Km/h以下正面撞墙时,气囊不点爆,30Km/h以上正面撞墙时,气囊一定点爆(对使用安全带的气囊)
点火时刻准确,普遍采用5in(127mm)-30ms准则。但如果乘员的乘坐偏离了正常位置(即离位乘员),气囊对离位乘员具有较强的伤害作用,因此,出现低能量气囊,其充气时间大于30ms。
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强;
高可靠性与工作稳定性;
安全带
  安全带对乘员的保护原理是当碰撞事故发生时,安全带起作用,将乘员“束缚”在座椅上,乘员的头部、胸部不至于向前撞到转向盘、仪表板及挡风玻璃上,使乘员免受二次碰撞的危险;同时使乘员不被抛离座椅。
  预紧式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预紧式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织带功能外,还具有当车速发生急剧变化时,能够在0.1s左右加强对乘员的约束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4-2025 1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的介绍如下:

安全气囊系统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能够迅速充气并保护乘客安全。其工作原理基于碰撞传感器和气囊控制模块,通过迅速充气减缓乘客与车内硬物的冲击。

安全带则是一种基础但至关重要的安全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带能够约束乘客的位置,防止其因突然刹车或碰撞而受伤。其预紧和限力功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最佳的保护效果。两者结合使用,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07:35 , Processed in 0.45096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