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870查看
  • 13回复

博世发布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最新预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6-2009 13: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2009年6月中旬,博世在德国斯图加特Boxberg举办了一个新闻发布会“2009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Press Briefing”。会上博世分析了未来汽车的节能、环保、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并阐述了博世在这些方面的技术和产品的准备情况和量产计划,以及在加快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以下是博世集团汽车业务各主要领导人的发言内容摘要。
博世的2009年的研发支出和销售额预期
当前全球汽车产量下降15%-20%,博世也受到影响。博世集团汽车业务2008年的销售额下降了6.9%至265亿欧元,而2009年汽车业务销售额预计会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降15%。尽管如此,博世今年仍将保持与去年相当的研发投入——约30亿欧元,以致远。


博世对乘用车动力系统主要技术方案的预期
对电动车的成本预期和合作必要性
- 电动汽车一开始的量会很小,处于利基市场,2020年后销量才可能达到一定规模(路上才可能有比较多的电动汽车)。
- 预计到2015年,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将达50万辆左右。
- 城市化加速是使汽车电动化方案可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到2015年,全球将有超过6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0万。而电动汽车很适合在这些大城市里使用。尤其是在亚洲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以及欧美的一些大城市,推出电动汽车的成功几率更大。
- 目前,制造一辆可行驶2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需要重约250千克的锂电池,且锂电池价格高达1.7万欧元左右——太重,也太贵。到2015年,锂电池的价格预计将降到8千至1.2万欧元,不过对大众化市场来说,也还是太贵。电池的重量和价格一定要降到普通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程度。
- 假设有2个年产量分别是5万和50万的电池厂商,那么产量只有5万的企业的每个电池的开发成本就会比50万产量的企业高出大约500欧元。所以量产规模必须要大,要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而要把电动汽车尽快推出市场,其成本必须降低1/2到2/3。
- 为此,博世倡导欧美企业在电动汽车及其部件方面要多采取合作的方式——有点像日本和中国企业那样,不要让资源分散了。
博世在电动汽车部件方面的准备很充分
1. 博世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产品将于2010年初实现批量生产。先从混合动力技术入手,是过渡到电动汽车技术的最佳途径。
2. 博世现有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从事动力总成电动化的研究,这里现在有400个技术人员,并计划今年底之前扩充到500人以上。
3. 与三星视界(Samsung SDI)的合资企业SB LiMotive,将从2011年开始批量生产电动汽车的锂电池。
更高燃效的内燃机(尤其是汽油机)是最快应用的节能减排方式
- 未来20年内,使用内燃机的汽车仍将占主流。
- 燃效更高的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是实现节能降耗减排、达到全球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的最快方式,也是趋势所在。
- 预计全球柴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将略增,由目前的25%增至2016年的28%。柴油汽车销量增长的潜力主要来自亚洲的新兴市场和美国,而欧洲的柴油车市场仍将比较稳定。
- 到2016年,全球使用汽油直喷技术的燃油经济性更高的汽油车的市场份额,将增至16%,是现在的三倍。这种汽油车越来越受青睐,尤其是在西欧、北美、日本、韩国市场。直喷技术配合涡轮增压器,使更小型的发动机成为可能,同时动力性能又不会降低。
- 博世的工程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将汽油和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降低三分之一,这样可以使柴油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99克/公里以下。
关于重要性不亚于动力系统的安全系统
- 到2012年,全球一半的新车都会装配ESP?系统。 到2014年,ESP?将成为欧洲汽车底盘系统的标配。
- 欧盟委员会规定从2015年开始,所有新生产的3.5吨以上商用车(涉及卡车、客车、厢型车)必须装配自动应急制动(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系统。
- 博世正在为新兴市场国家开发低价的ABS和ESP?。
- 博世在巴西、印度的ABS工厂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开始投入生产。在中国,6个月前新开了一个冬季汽车测试中心,进行汽车安全系统测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7-2009 1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世的宏伟蓝图阿,不知道能不能实现预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7-2018 00:58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19-7-2009 20: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混合动力技术入手,是过渡到电动汽车技术的最佳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7-2009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中国的汽车蓝图在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8-2009 23: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国汽车企业的宏伟蓝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9-2009 2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化大于计划,变数还是很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1-2009 22: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世的宏伟蓝图阿,不知道能不能实现预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9 0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世啊

    到时中国能出了个自己的“博世”该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12-2009 22: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合动力确实是个过渡的途径,可惜国内无论是厂商还是研究机构,对这方面的关注都不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2-2009 18: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笼统了,有没有更详细一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12-2009 22: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确立的将加快城镇化建设任务,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很适合发展电动汽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2-2009 15: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崛起吧!国内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比亚迪应该是掌握的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2010 2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世的技术研发不是一般的变态啊  涉足的领域好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1-2010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世的帖子当然要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12:29 , Processed in 0.401308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