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551查看
  • 8回复

[设计匹配] 蓄电池容量的认识与探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7-2009 1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作为电动车辆动力之源的蓄电池,和蓄电池使用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这种节能环保车辆,赖以发展和普及的核心技术。我们在一篇,“蓄电池与蓄电池应用研究的新思路”的文章里,对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的蓄电池研究与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如:蓄电池最关键的一个性能表征参数“容量”,它是由以下方程式推导出来的:
C
Idt
     C—蓄电池容量(A·h);
I— 蓄电池放电电流(A)
t—蓄电池放电时间(h)
    对上式进一步深思会发现,隐藏在方程后面的测量负载大小,测量时截止电压的取值高低,都将影响C的大小,因此蓄电池的容量C并不是一个单值数,其大小依从于测量的条件。这一点在我们后面引用文献2的第三章:“蓄电池的参数和定义”中,也有非常详细的讨论与介绍。由此不难推断,使用中的蓄电池容量,必然与不同的使用条件密切相关,并不是一个定值。人们平常使用的,蓄电池上标注的容量值,只是某蓄电池在特定环境、特定负载、特定时间段上的一个特定值,不同的负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蓄电池的容量值,并不和出厂的原始值完全一致。我们认为该方程的描述并未错,但它只能用来证明某蓄电池,历史上某一特定条件下的值。错就错在人们在使用中,总是将蓄电池出厂时提供的,特定条件下的容量值,当作一不变的常数。作为蓄电池日常使用中长期不变的标准,这种做法,显然是存在问题和错误的。是蓄电池今天应用中,众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蓄电池这种化学储能装置,研究和使用过的人都知道,它最害怕的是使用过程中的过充电与过放电。过充电和过放电,对蓄电池来说损害都是致命的。
如何保障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是保障整个系统安全工作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勿容置疑的是:人们要能在蓄电池的使用中随时能够准确知道蓄电池的真实容量,采取及时的控制手段。前面,我们从人们公认的蓄电池容量求证方程的说明中己谈到过蓄电池出厂提供的容量值,并不是一个任何时候都能当作标准用的值。它只不过是一个随使用条件不同而变化的值。为了能随时掌握蓄电池的实时容量,人们从蓄电池投入应用开始,就仔细研究了蓄电池端电压变化与容量的关系,企图用测量蓄电池端电压的变化,来判断蓄电池的实时容量。效果不明显后,又想用测量蓄电池内阻变化来达到上述目的。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无法有效解决蓄电池容量的实时测量。
没有方便快速和准确的蓄电池容量测量方法,怎么去掌握实时准确的蓄电池容量值、没有准确的蓄电池容量值、又怎么去判断蓄电池的过充电与过放电?怎么去保障蓄电池的使用安全?这一问题成了蓄电池使用中长期困扰人们的最大难题。有多少专家学者,为解决此问题付出了无数的艰巨劳动,探索至今一直没有停止。像现在以水为蓄电池电解液溶剂的电池系统里,人们普遍采用的氧循环和阀控式机制。就是人们想通过氧循环和阀控技术,来吸收和减少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把握蓄电池的真实容量值造成蓄电池的过充电,而采取的一项企图保障蓄电池充电安全的措施。不过,目前的现实是,这一问题并没有真正获得解决。
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困难,主要是影响蓄电池容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大都是非线性的,且太多太复杂。拿电动车上使用的动力电池来说,使用过程中必将碰到,今天和昨天的行驶里程,不一定完全相等,今天和昨天的载重、今天的温度和昨天的温度……等等、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天耗去的电池容量也是不相同的。用什么标准来补充蓄电池己耗去的容量呢?最好是用去了多少补进去多少,但谁能真正确切知道充电前蓄电池的真实容量?这里举出的问题,仅是很不全面的部份问题。就是这些问题,使传统的,线性认识论的确定论的思维模式,陷入了一片无法走出的迷茫之中。我们认为,要解决此问题,必须从整个系统在使用中的发展过程来研究和探讨,不如此,则很难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新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7-2009 23: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然着我,在设计匹配时不好把握,计算额定容量都是一个经验公式,还要参考其他车型来对比分析,更严谨的是需要做启动试验,希望在蓄电池选型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3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8-2009 02: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自己的想法:检测电流、电压、时间,用电源管理系统计算充放电平衡,当然还要考虑一些环境参数!不置可否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7-2011 15: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容量不是一个定值。截止电压高低影响到C?不太理解,解释一下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2-7-2011 15: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容量不是一个定值。截止电压高低影响到C?不太理解,解释一下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6-8-2017 22:1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8-9-2011 20: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蓄电池的自放电和容量是否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8-5-2016 11:3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9-10-2011 22: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容量受环境温度、电解液密度等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011 06: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比较专业一些,首先容量是始终衰减的,容量的脊梁一般采用恒流放电计量,设计中需要始终自学习容量的变化,根据温度、循环等估算,这是另外一个领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2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2-2011 1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池剩余容量的判断一直都是一个很多人研究的问题,而且很有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简单的方法确实都不够准确,我所知道的相对比较准确的就是长期累计计算的方法,简单来讲就是计算每次充进去多少安时,而每次又放掉了多少安时,经过几个循环的学习也就比较接近实际容量了,在加如一些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等因素来修正一下,最终显示的结果还是比较具有参考价值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清雅轩 + 4 回帖有奖【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8-2025 20:10 , Processed in 0.27227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