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34查看
  • 8回复

中国车市的“浮躁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8-2009 11: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通常说一个人浮躁,其实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说这个人不成熟。无庸讳言的是,伴随着中国车市的迅猛发展,中国车市浮躁的一面也逐渐清晰的显露出来,这同样鲜明地昭示着:中国的车市的迅猛发展并不能掩盖其不成熟。而这,正是本文要加以论述的。鲁迅先生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谓批评,其实正是源自珍爱。我的批评,其意依然是要促进中国车市的健康发展。



浮躁症之一:一味的追求大空间。

我们知道,一部好车,作为一件精密的工业产品,其外部造型内部结构等方方面面其实是密切相关的一个整体,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把汽车加宽加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据我所知,欧洲版的新奥迪A4的加长就经历了纷繁的成本高昂的设计、实验等研发程序,最终,新奥迪A4不仅没有因加长而影响操控,反而强化了操控,因为它通过轴距的变化恰好实现了前后轴承受重量的50:50,有效改善了老A4制动点头现象,大大提高了操控性。之所以要举这个例子,就是要说明,一部负责任的汽车每一次加长都不是简单的加长,而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重新设计、实验和系统改进。而空间其实与汽车的操控性能、刚性以及底盘息息相关,一味的加长加宽并不是好事情。就拿目前以空间著称的8代雅阁和凯美瑞来说吧,加长使得它们的操控性能打了折扣。这也是为什么迈腾坚持上TSI+DSG而拒绝加长的真正原因。作为一款目前在欧洲依然畅销的成熟车型,迈腾的空间车身和汽车性能是处于一个均衡点上的。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飞度,由于在空间上的偏执,新飞度比老飞度在操控方面还要退步。可是,我们的消费者似乎并不知道这一点,把汽车的空间看得过于重要了,甚至,空间在某些时候成为了是否购买的关键条件。这从汽车的专业角度来看,是非常片面的和不成熟的。这也就是在中国合资的日系车普遍强调大空间,而宝马、奥迪不得不一再拉长车身,推出L版的真正原因。殊不知,在获得大空间的同时汽车的性能和品质已经在悄悄地下降了。



浮躁症之二:片面地强调车型换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某某车过时已经成为人们评论一辆车的口头禅。而事实是,人们只是一味地看重这辆车是否换了个样子,而对于它的技术是否更新是否进步并不在意。这也成为了中国车市“新车”不断的原因,因为只要换个样子就可以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了。正是由此,我悲哀地看见,所谓的新车层出不穷,可是,都是“样子货”而已,因为,既没有技术的更新,也没有性能的提高。就拿已经退市的4代GOLF来说吧,过时几乎就是它的标签。可是,人们似乎没有发现一个事实,它的过时只是跟自己的5代和6代比,跟目前纷纷冠之于“新”字头的车,它到底落后在那里?一样的技术含量一样的配置。为什么4代GOLF 过时,而那些“新”字头的车不过时?它们的技术含量根本就在一个层次上呀。说来说去,在中国车市里的新,是概念的新——你换了就行了,是样子的新——造型变了就行,是感官刺激的新——有新鲜感就行,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去注意这些“新”字头的车,到底有没有技术的提升有没有技术的进步。这是一种多么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呀。也正因为如此,每一款造型时尚的新车上市都能够立即赢得满堂彩,而很快,人们就麻木了,又去追寻新的目标。这种片面强调换代的心理实在是非常盲目而短见的。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在中级车领域,那些“新”字头一片的车型,它们的技术基本没有进步,它们和自己的老车型比是如此,和过时的反面典型4代GOLF比也是如此。还有一个事实就是,自从7年前POLO上市以后,在小型车市场,可谓新车不断,可是,这些新车没有一辆在技术含量和品质上超过了POLO。所谓“新瓶装旧酒”,这就是中国车型换代的绝大部分事实和真相,如是而已。我要问:是谁造成了这种现象?也许,怨不得别人,就是我们自己,对汽车理解肤浅而又盲目自信的后果。



浮躁症之三:过分的追求配置。

国人判断一辆汽车的好坏以及值不值哪个价位,一个近乎本能的直观反应就是看它的配置。比如有没有CD,是几碟的,比如有没有自动空调,比如有没有蓝牙以及GPS,或者有没有倒车雷达,或者座椅加热功能,方向盘8向调节,有没有天窗以及是不是电动车窗以及是不是一键式升降等等等等。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不重要,问题是我们怎么不问问它有些什么主动安全技术以及被动安全装置,我们为什么不看看它的发动机的性能与状况,不感受一下它的转向系统是否精准,不考察一下它的底盘是否扎实,不看看它的变速器有些什么技术含量,不感受一下它的高速能力以及稳定性,不了解一下它的安全性?而这些才是一辆车的根本呀。车是用来干什么的?车是用来跑的,请评价一辆车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这一点,那么就应该主要看它跑的性能以及围绕跑的方面都有那些过人的技术,这才是判断一辆车好坏的基本标准。可惜,在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迷乱于那些天花乱坠的配置之中去了,迷失在那些所谓舒适的营造中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辆其实表现平庸的车还能在中国好买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配置高呗。可惜,我们看配置看错了地方。



浮躁症之四:固执的看重表相。

比如我们评价一款发动机,对它的实际表现并不关心,而对于它是否是全铝的还是铸铁的耿耿于怀。而事实是,铸铁全铝与否,只是对汽车的重量以及发动机的散热稍有影响,而并不能就此判定一款发动机的好坏,发动机的好坏要看它的结构、技术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再比如,我们迷恋于用厂家给出的发动机功率与扭矩数据来评判发动机,但我们忘记了,峰值数据只是代表一款发动机的瞬间最高极限状况,而那种情况,也许我们一辈子都用不到。其实评价一款发动机的好坏,要综合的看,主要是看它在多少转速区间能够达到峰值的80%以上能量或者说接近峰值,也就是看它的平均值,这才是重要的。其次,你要看,一款发动机,它到底能够拉多少重量,最高车速到多少以及实际的动力表现,而不是“比数据”。还有,国人对于发动机的气门数也是迷信得不得了,好象气门多的就一定要强于气门少的,20气门就好于16气门,16气门就好于8气门,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气门多只是代表进气量更大,燃烧有可能更充分(还要看驾驶员的操作),工作也更高效而已。但气门多的发动机一般来说结构更复杂,保养成本更高,而且对油品要求更高,长期城市行驶容易积碳,而气门少的发动机一般结构简单,保养成本低,对油品的适应性更强,不容易积碳。因此,发动机气门多少可以说各有所长。而且,油耗高低与气门数也没有必然的关系。被人们讥讽不已的4代GOLF1。6型的8气门发动机其实就是一款动力充沛、很省油的发动机,它的油耗远低于许多16气门的1。6发动机。此外,还有铝轮毂与钢轮毂的区别,其实仅仅就是美观和散热稍好的区别,对车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或许就不会因为是否全铝而判断一台发动机的好坏了,也不会凭数据和气门数买车了。



总之,上述中国车市浮躁症的表现,集中起来,都表现为对汽车基本判断、对汽车功能、对汽车技术、对汽车品质、对汽车性能的迷失,归结起来,就是对汽车技术、品质与性能的漠视。而最令人担心的是,这样一股盲目的消费潮流,已经在影响到车企的生产,特别是自主品牌汽车,以为就此找到了一条捷径。我们的车企也许已经忘记多年前读书时的一句话了:学习不用功,到老一场空。其实,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的,也许,速成的结果就是速灭。也许,在认真思考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就不会对始终固执的要把先进汽车技术输送到中国来的德系车抱以冷嘲热讽了,我们就不会对保证技术、品质、性能所需的必要成本不理解了,我们就会明白什么对我们有利什么对我们不利了,我们就会明白用市场去换技术是值得的,而如果用市场什么也换不到那才叫惨,而最终,我们就不会忘记中国汽车到底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了。



因为,毕竟,我们才刚刚起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8-2009 17: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对,不过在我国车文化时间太短,即使是汽车业内人,又有多少人看门道,而不看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14-6-2015 21:0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5-8-2009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西耶那和派力奥就是牺牲品,在国外这两款车很受欢迎,连一般的高中生都喜欢,一味的追求换型速度,一味的追求内饰豪华,一味的追求高配置,最后导致大众喜欢的车型就做出了牺牲。非常支持他的观点,分析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8-2009 1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不错 中国汽车文化还很贫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8-2009 18: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楼主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9-2009 20: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有一些道理,顶一下。
    但中国的汽车产业及消费认知时间还很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1-2009 1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对了!只注重表面,教育也得跟上。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12-2009 19: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gu198825 于 14-11-2009 13:08 发表
    说的太对了!只注重表面,教育也得跟上。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不代表食物链的最上层,金融才是所有商业的最上游,所以中国这两年赚的钱不一定敌得过哪天美国对中国一次金融战挣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9-6-2017 21:2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8-12-2009 18: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了买辆福特T型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0-7-2025 07:05 , Processed in 0.46122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