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009查看
  • 6回复

轻松停车有没有什么绝招 妙技是这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9-2009 1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城市交通不仅对行车是一种挑战,对于停车更是一种挑战。“七上八下”还停不好车,头上冒汗的感觉对车手来说并不陌生。

  其实,停车和开车一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新手一样可以修炼出“停车绝技”,成为轻松的“停车达人”。



  惑

  只有一个车位怎么停?

  解

  倒进车位比较奏效

  停车绝技中,第一条至理名言就是——倒着进。

  一般车主在路边停车时都是边开车边寻找车位,发现车位就迫不及待地向右打方向强行切入。

  这种方法只有在有两个以上空车位的时候才会奏效,遇到只有一个车位时,就会造成“顾首难顾尾”的情况,虽然车头进入了车位,但车屁股仍然停留在慢车道上,需要来回调整好几趟才能平直停妥,甚至还会导致无法停车入位的情况。

  其实,由于大部分的车都是前轮为转向轮,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倒进车位。当车位与行驶方向平行时,车主首先应该将自己的车开至与前面的车平行的位置,两车之间的距离大约在1米左右;然后原地向右打满方向盘,以45度角慢慢往后退,等到差不多入位一半(即车子的后轮到了车位中线的位置时),迅速将方向盘向反方向打满,慢慢后退着摆正车身,车基本上就能停好了。

  当车位与行驶方向垂直,而行车道又比较狭窄时,司机至少应该确认自己的车与右车的距离在1米以上(1.5米比较合适)。然后原地向右打足轮,慢退到车身已经与左邻右舍的车平行时,再让车平行后退。

  惑

  倒车要不要回头看?

  解

  最好利用后视镜

  在驾校学车时,为了应试,加上旁边有教练、其他学员帮忙,你是否习惯倒车时扭头看车窗呢?驾驶经验丰富的王建军师傅告诉记者,这种方法其实是错误的。有经验的驾驶员只在长距离直线倒车时才采用透过车窗直接观察的方法,大多数时间都是利用后视镜倒车。

  能否停进车位只是挑战的一方面,能否让爱车毫发无损同样重要。许多停车点旁边有水泥墩、消防栓、花坛等低矮的障碍物,极易使爱车两侧发生刮蹭。而这些在倒车时是从车窗里看不到的。要应付这样“险恶”的环境,必须依靠后视镜。而且通过后视镜观察倒车,不需要回过头去,比较容易兼顾车头的动态,也不容易发生车头刮擦障碍物的情况。

  一般来说,副驾驶侧的后视镜在倒车时主要是观察车身右侧有没有障碍物、轮胎离路沿的距离等。为了清楚地了解路面情况,有时还可在倒车时将这面镜子的角度适当调低。司机侧后视镜是一面平面镜,借助它能比较方便地判断车身与后方障碍物的距离,在某些划有分隔线的车位也能借助它来判断车身是否停“正”。此外,新手还可通过车内后视镜观察车辆正后方的情况,提高倒车安全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9-2009 15: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光看倒后镜而不看后车窗也是不行的,比如在90度倒车时,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都要两者兼顾才最稳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10-2009 23: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在网络上实行共产主义的楼主致敬!我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9-10-2009 10: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倒车最好先回头看清楚,光用后视镜是不太保险的,许多东西可能会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0-2009 1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倒车最好先回头看清楚,光用后视镜是不太保险的,许多东西可能会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0-2009 15: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学习,现在在城市里面停车确实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2009 15: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倒车入位比开车还要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8-2025 08:42 , Processed in 0.455432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