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2275查看
  • 5回复

四轮定位的解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10-2009 22: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定位角度基本概念
1.主销后倾角(Caster)
☆ 主销后倾角定义:
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的连线(转向时,车轮围绕其进行转向运动的转向轴)在几何中心线方向,向前或向后倾斜的角度。向前倾斜称为负主销后倾角,向后倾斜称为正主销后倾角。
☆ 功能:
影响转向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
☆ 症状判断:
a)        主销后倾角太小造成不稳定:
转向后缺乏方向盘自动回正能力;车速高时发飘
  (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对此项予以充分重视。)
b)         主销后倾角不对称造成跑偏:
左、右两轮之主销后倾角不相等超过30′(0.5°)时车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朝向主销后倾角较小的一侧。
☆ 案例
左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为+0.5°,右前轮主销后
倾角设定为+1.5°,则这辆车向左跑偏。有时为设计躬行路面
补偿拱形路面. 右前轮主销后倾角设定大0.5-1.5度.
☆ 主销后倾角调整手段:
(1)垫片 (2)偏心凸轮 (3)长孔  (4)支柱杆
(5)支柱旋转 (6)引擎托架移动(7)偏心球头
2.车轮外倾角(Camber)
☆ 车轮外倾角定义:
    轮胎的上沿偏向车辆内侧(朝向引擎、负外倾角)或外侧的角度。车轮中心平面和垂直面的夹角,前轮在转向装置位于中心位置时测量,后轮在正前打直位置测量(四轮转向)。
☆ 功能:调整车辆负载作用于轮胎的中心,消除跑偏,减少轮胎磨损。
☆ 症状判断:    正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轮胎外侧单边磨损(2)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3)车辆会朝着正外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
负外倾角太大的影响:
(1)        轮胎里侧单边磨损;
(2)        悬挂系统零件磨损加速;
(3)        车辆会朝着负外倾角较小的一侧跑偏。
☆ 案例:
左前轮外倾角设定为1.0°,右前轮外倾
角设定为0.5°,车辆向左跑偏。(左、右轮
外倾角相差超0.5°,车辆就出现跑偏。)
☆ 外倾角调整手段:
(1)垫片          (2)偏心凸轮
(3)长孔          (4)球头旋转
(5)支柱旋转      (6)楔形垫片
(7)调整轴承座    (8)偏心螺栓
(9)偏心衬套      (10)偏置球头   
3.前束角(Toe)
☆        前束角的定义:从车辆后方看,左右轮胎垂直中心线与车轴等高水平中心线相交的两点距离与转到前方180度同一两点间距离的差值称为前束值。前端距离大于后端距离为负前束,总前束是由左右两个车轮的分前束角之和来计算的,是以车轮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的;单独前束是指车辆中心线与单个车轮旋转平面间的夹角。
☆ 功能: 降低轮胎磨损与滚动磨擦。
☆ 症状判断:  正前束太大造成:
 轮胎外侧快速磨损
(a)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正外倾角太大
所形成的磨损形态。
(b)        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
(c)        当用手由轮胎之内侧向外侧抚摸,
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 转向不稳定  直行性差;车轮发抖。
负前束太大造成:            
 转向不稳定               
直行性差;车轮发抖。
 轮胎内侧快速磨损
对子午胎,会有类似负外倾角太大所形成的磨损形态。磨损形式为锯齿状或块状。当用手由轮胎之外侧向内侧抚摸,胎纹内缘有锐利的感觉。
☆ 前轮前束调整手段:        横拉杆调整。
☆        后轮前束调整手段:(1)原厂调整器(2)垫片(3)偏心螺栓或衬套(4)长孔(5)偏心凸轮
4.转向角(Turning Angle)
☆ 转向角定义:      
        车辆在转弯时两前轮的相对位置,转向角也可称为:转向前展(Toe Out On Turns)
转弯半径(Turning Radius)
☆ 功能:
(1)        避免侧滑;避免轮胎过度磨损;
(2)        避免转弯时轮胎啸叫;可诊断出变形之零件
    如果转向前展角度超差1.5°,车辆在
过弯时轮胎会发出尖锐噪音。其可能原因是
转向前臂变形弯曲。一般来说,转向角是不
可调整的。只能通过更换零件改正缺陷。
5.退缩角(Setback)  
☆ 定义:一边轮胎比另一边较为退后。
退缩角形成的原因:制造厂(特别的设计,主要是
抵消路拱的影响,或由于撞击。
☆ 症状判断:
        退缩角事实上反映了车辆轴距的变化。退缩角达到某种程度,车辆将出现跑偏。跑偏方向朝向轴距较小一侧。
6.推进角   
☆ 定义:    推进线与车辆几何中心线之间的夹角。
推进角生成的原因:
(1)        伴随退缩角的生成而生成;
(2)        后束角不对称。
☆ 推进角造成的影响:
(1)轮胎磨损     (2)转向轮失调
(3)跑偏         (4)车身歪斜的直行
(5)方向盘偏斜
☆ 推进角的修正方式:
(1)        原车厂之调整器;
(2)        在轮轴与轮毂之间加装楔形垫片;
(3)        凸轮或其它后装调整器;
(4)        推进线板(Specialty 公司出产)
7.主销内倾角•包容角•磨擦半径  
(SAI•LA•Scrub Radius)        
☆ 定义:
☆ SAL:
        由车辆前方观察,转向轴线与铅垂线
所成的夹角。主销内倾角对绝大多数的车
辆来说都是不可调整的角度。
☆ 包容角:
       主销内倾角与外倾角之和称为包容角。
☆ 磨擦半径:
        在地平面上观察,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以及轮胎中心线都会与地面有交汇点。两交汇点的距离就称为磨擦半径。当主销内倾角延长线与地面交汇点在轮胎中心线内侧,称为正磨擦半径,反之称为负磨擦半径。又称(主销偏置距)
☆ 磨擦半径的作用:
       增加操控稳定性,转向后自动回正能力。




摩擦半径(主销偏置距)是由外倾角、内倾角和轮辋宽度影响的





主销内倾角.包容角.以及外倾角三者结合在一起,可以用来诊断车辆悬架系统中哪些区域或特定零件损坏。
A.              麦克弗逊悬架的故障诊断
主销内倾角                外倾角                包容角        可能的故障区域
正常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半轴弯曲,和/或,麦克弗逊立柱弯曲。
正常                大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半轴弯曲,和/或,麦克弗逊立柱弯曲。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正常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或引擎托架扭曲失调。
大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正常        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内受推,或引擎托架扭曲失调。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另加:半轴弯曲,和/或立柱弯曲。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控制臂弯曲,或由于车体变形使立柱上端向外受推,另加:半轴弯曲,和/或立柱弯曲。
B.         短/长臂(A型架)悬架的故障诊断
主销内倾角                外倾角                包容角        可能的故障区域
正常                小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半轴弯曲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正常        下控制臂弯曲或车体变形
大于规定值                小于规定值                正常        上控制臂弯曲或车体变形
小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大于规定值        下控制臂弯曲或半轴弯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1-2009 14: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明白四轮定位的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1-2009 18: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搞不懂四轮定位的意思和参数,这回看懂了一点点,还是要实际操作才能搞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11-2012 23: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下,咱们一般的车子的外倾角是正的还是负的? 前后轮有差别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4-1-2013 13: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销内后倾,车轮前束,外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7-5-2025 19:54 , Processed in 0.34721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