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44查看
  • 1回复

一汽觊觎之下 华晨“自救”之路危机隐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11-2009 0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汽觊觎之下 华晨“自救”之路危机隐现
cartech8.com讯 仰融宏伟的造车计划,在华晨看来多少有些讥讽的意味。作为曾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第一股,华晨风光无限;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华晨被寄予众望。然而,在市场竞争中被一个个对手不断排挤之下,华晨显得有些落寞。

主力车型销量下挫 利润摊薄亏损加大



被内部视为“重量级产品”的新尊驰和骏捷FSV两款车今年7月上市后,华晨的销量并未因此有明显的改观。尊驰销量始终在1000余辆徘徊,而骏捷FSV上市3个月以来月销量也未能突破3000辆,这对华晨汽车来说未免略显尴尬。而骏捷Wagon、骏捷Cross这两款改款车型的上市,尽管对华晨单一的产品线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但也并未有力提升骏捷整体的销量,单月销量过万的目标似乎可望而不可及。从目前来看,宝马及金杯是保证华晨整体销量不至于大幅下挫的有力支撑。

除销量下滑之外,利润亏损不断加大是困扰华晨最头疼的隐因。据华晨中国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利润亏损扩至近4亿元。由此也直接导致了华晨汽车今年上半年的总利润却由去年同期的亏损2.44亿元扩大至7.57亿元,亏损额增加超两倍;净利润也在去年同期2.83亿元亏损的基础上下滑36.4%,至3.86亿元。

尽管华晨宝马销量的不断上扬给华晨贡献了一定的利润,但实际上宝马单车销售利润并不高,因此力量有限。而出自骏捷FRV平台的几款车型,利润贡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继续亏损是华晨目前唯一能面对的现实。此次华晨中国剥离出中华轿车,在资产优质重组后,融资能力的加强是否能促其在四季度力挽狂澜,仍有待观察。而至于华晨究竟何时才能走出亏损的阴霾,两年的时间恐怕仍显短促。

产品质量缺陷频出 用户口碑下滑

尽管消费者有关召回的认知和意识在不断加强,召回也不再会对企业产生致命的打击。但是产品质量频出,无论是对产品还是品牌的口碑传播,依旧是一次“无声”地伤害。
近日,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由于轿车制动总泵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可能导致内部密封圈损坏,进而导致制动力降低,影响行车安全,华晨宝马已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09年11月3日起,召回自2009年7月13日至2009年8月3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宝马520Li/530Li系轿车,涉及数量共计1582辆。

紧随其后,沈阳华晨金杯也因骏捷FRV部分轿车油箱生产工艺问题,导致油箱开焊,出现裂纹,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燃油渗漏,影响车辆安全,决定从2009年11月6日起,召回自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3月19日与2008年9月4日至2008年9月28日期间生产的骏捷FRV轿车,涉及数量共计8984辆。

而在今年6月份沈阳华晨金杯已经因发电机焊接存在问题召回过数量总计13,502辆尊驰、骏捷轿车。

加上之前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碰撞门”事件,华晨因产品问题常受人诟病。这对曾领军国内自主品牌发展的华晨来说,身心无疑都倍受打击。

一汽重组华晨 可能性不是零

一汽欲做大做强后再整体打包上市的愿望一直都很强烈。而重组华晨是徐建一战略规划中最为期待的一步。

尽管华晨对被重组事宜一直否认,但一汽重组华晨也并非空穴来风。一汽集团规划部副部长田洪福早在今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一汽正在洽谈收购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此次收购如果成功,将是中国通过组建大型区域性企业来整合汽车行业的重要举措。”

对于华晨收购金杯一事,尽管事情已过去数年,但一汽一直耿耿于怀。一汽内部有关知悉此事的高层,对当初仰融执掌下的华晨收购金杯的“手法”一直存在质疑,在仰融事件曝光后,作为资本运作高手的他更是让一汽加深了对此事的看法。但这对于今天的金杯或者华晨来说,并不是吸引一汽的主要原因。

一汽近两年来一直在觊觎华晨这块肥硕的资产,只是碍于体制的束缚总不能如愿。但今年年初政府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指出,通过兼并重组,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而在这被业界称为“四大四小”,却难觅华晨的身影。由此可见,政府似乎已经把华晨置在被收购的一拨里,而这也直接激起了一汽的收购欲望。

销量一直走低的华晨已经倍感其中的隐忧。政府的“不重视”直接把华晨推向了随时有可能被兼并重组的风口浪尖。

祁玉民之前曾信誓旦旦地公开辟谣,“以我为首的华晨高层领导没有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一汽的任何人谈过一汽和华晨重组的事情。”但他也同时表示,”一切有利于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事情,我本人都支持。”而为了改善产品单一带来的销售困局,华晨在其做好的未来3年的产品规划中提及:2、3年内推插电混合动力车。但鉴于目前混合动力轿车在中国一直无法打开市场,要想在短短的3年时间有很大的突破并不是很乐观。

因此,如果华晨无法出色地完成自救任务,被一汽重组的可能性就不会是零。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17-8-2015 18: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6-11-2009 10: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地方保护,加快重组进程!汽车产业不上规模没有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8-2025 12:29 , Processed in 0.36725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