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动不平衡
2.硬支承动平衡机的 分离解算原理
在硬支承动平衡机中,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与支承振幅成正比,而且相位相同,因此,对于硬支承动平衡机是通过测量支承反力来确定二校正面上的不平衡量,若二校正面上的不平衡量产生的离心力为FL和FR,则左,右两支承的反力NL和NR,可由静力学的方法求出.
. 硬支承(测力型)动平衡机
工作原理:
转子的不平衡量以力的形式作用在支承上只要测出支承所受之力就能得到不平衡量
a.内重心外支承形式
FL=fL+ (AfL-CfR)/B
FR=fR- (AfL-CfR)/B
(图6)
b. 外重心悬臂支承式
FL=
fL-(AfL+CfR)/B
FR=
fR+ (AfL+CfR)/B
c. 内重心内外支承式
FL=
fL+(AfL+CfR)/B
FR=
fR-(AfL+CfR)/B
(图9)
FL=
fL+(AfLCfR)/B
FR=
fR+(AfL-CfR)/B
(图10)
硬支承平衡机面板示意图
软支承动平衡机与硬支承动平衡机的比较
五。动平衡精度与 指标
(一)平衡的定义
(二)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
----- 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的平衡精度标准
3. ISO1940规定的符号
1.试验确定转子的平衡精度
通过实验(工作状态下),积累资料,对未做规定的某些特殊要求的转子订出可行的平衡精度规范
2.根据eω=G(递减的常数)分级
① e=Uper/m—转子单位质量的不平衡量,称不平衡率. 对静平衡而言:
e=偏心距.
② G=eω/1000 (mm/s.)
③:根据ISO1940标准,G的大小作为精度标号,等级之间公比为2.5,等级分为:
G4000, G1600, G630, G250, G100,
G40, G16, G6.3, G2.5, G1, G0.4
共11级.
六.动平衡机的精度与指标(一)
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KER)
1.定义
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KER)是平衡机平衡转子时所能达到的最小不平衡量,是衡量平衡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性能指标
2.表达方式
软支承平衡机可用试验转子的剩余不平衡率(或转子偏心距) emar(g.mm/kg或µ)来表示.
单面平衡的转子,其对应的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为
Umar=emarM(g.mm);
双面平衡的对称转子,其校正面上对应的不平衡量为
UmarⅠ.m=emar.M/2
M为转子质量(kg),M/2是简化到校正面的当量质量.
硬支承平衡机,可直接用校正面上的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Umar(或UmarⅠ.Ⅱ)表示,单位为(g.mm)
4.确定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的方法
以8点测试法为例,确定转子实际的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
将一块相当于转子预计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5~10倍的试重(其重径积为mr(g.mm)),依次加在转子8等分的各个角度位置上,并读出相应角度的不平衡指示数(A格数).然后在座标纸上作出相应的点,如图所示.通过这些点绘一曲线.它是一近似的正弦曲线.用8个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如下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