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759查看
  • 0回复

解析汽车零部件采购与检验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3-2010 17: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车市年销量突破1300万辆大关,正式超过美国而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大汽车厂商为了争夺在华市场份额,纷纷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的成本控制能力,零部件配套体系将逐步放开,零部件采购慢慢向中国倾斜。随着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日益兴起,汽车厂商在零部件采购和检验环节出现问题的几率应该会有所降低。

  在研发阶段,汽车的各项功能与参数已基本确定造车网,而对汽车品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将图纸变为现实的制造过程。所谓积土成山,局部影响整体,各个零部件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因此,零部件的采购与检验,成为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零部件采购向专一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结构特征主要是生产厂家分散落后。整车生产厂既倾向于就地采购或从本集团公司内部采购,又对同一车型的同一种零件实行多家采购方式,借以促进零部件厂家间相互竞争。这样一来,由于各零部件厂生产规模过小,不足以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因而使成本增高,而且生产规模过于小将导致无法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研发。整车生产厂实行多家订购,使零部件厂不能指望获得稳定的订单,也就无法进行充分投资,产品质量因而难以提高。

  可喜的是,由于中国市场在全球车市中地位的巨大提升,吸引了不少国外汽车厂商开始考虑将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放开,并与中国本土零部件制造商合作,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可以先从对零部件企业的把关入手,选择知名品牌中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的零部件;每年再动态调整零部件采购企业清单,根据前一年的使用情况优胜劣汰;最后,建立零部件质量档案,每月进行例行分析,对出现问题的零部件企业督促其限时整改。

  另外,国内一些车企与采购体系相对成熟的欧美、日本车企相比,本土车企的采购成本高、采购流程复杂,为转嫁成本压力,很可能会采取压制供应商成本,这样难免会导致零部件供应商相应地在一定范围内靠降低产品质量来达成压低成本的目的。因此,继续将采购流程和制度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成为保证零部件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零部件检验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有了可靠的零部件供应,接下来的检验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质检是保证产品可靠的重中之重,零部件从供应商到装配车间,只有中间经过层层把关,才能最终确保整车的质量不受影响。只有从操作者层面来控制缺陷的发生,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可靠性。

  对零部件的检验,应建立科学化的抽检制度,将质量隐患消除于无形。具体操作可按照小件要抽检,大件入库前则要经过100%检验来进行。对各规格零部件建立备案,并追溯每个零件的原材料提供企业,对其规格、型号等指标进行备案。如果零部件企业中途要更换原材料,则应全部重新检验、考查和登记。

  对不同供应商施行相同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借以促进供应商加大产品质量控制的力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个部分、细节进行标准化,而标准化就是制定、执行和不断完善标准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3-4-2025 21: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零部件采购与检验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采购环节需严格筛选优质供应商,确保零部件质量符合标准。检验环节则需依据详细规范,对每一批次的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功能性能及安全性达标。采购过程中,我们重视成本控制与交货期管理,同时坚持质量优先的原则。检验时,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手段,确保零部件的精准评估。总之,高效的采购与严格的检验流程,为汽车制造提供坚实保障,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与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7-2025 14:01 , Processed in 0.392657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