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502查看
  • 6回复

电动汽车须先破电池管理瓶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4-2010 08: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近年来,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确立,研发的不断升温,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日益明朗,投入的企业越来越多,各大汽车企业都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电动汽车下线、上市的消息此起彼伏。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一批纯电动汽车的应用,进一步拉近了人们与电动汽车的距离,也使电动汽车的普及似乎就在眼前。电动汽车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它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它离产业化还有多少路要走?近日,记者在与几位业界专家和相关企业人士的交流中发现,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他们的意见相当一致: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已成必然趋势,但依然有许多技术难题和短板。三大核心技术目前都远未达到成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电池管理)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观念与认识
    据专家介绍,车载能源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它好比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发动机,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电动汽车惟一的动力来源。它在电动汽车整车成本中所占比例达1/3。车载能源系统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质量水平与安全性。而能源管理系统(BMS)是这一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车用动力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电池组,由几十只甚至数百只单体电池组成,因此,电池的一直性、均衡性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电池的寿命和安全。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是要监测每一只电池的状态和电池组的电量、健康度及高压漏电检测,要保证这几百只电池的均衡性,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由于性能优越已成为动力蓄电池的主流。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的投入也非常大。由于锂电池的特性,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更加重要。
    目前,业界对能源管理系统的认识已经达成共识。无论是汽车整车企业还是电池生产企业,都已认识到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视这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产学研结合从事车载能源管理系统研究的越来越多。
    国内较早涉足这项研究的高校是同济大学。据同济大学汽车系魏学哲博士介绍,2005年10月,同济大学就在现在的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倡议下与来自北美的芯片开发商凹凸科技((O2 Micro))建立了汽车电子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将凹凸科技的芯片应用于为超越系列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燃料电池和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如今,该实验室与上汽集团等联合开发的电池管理系统目前已成功应用在上海世博会的燃料电池汽车系统中。去年7月,中科院电工所也与凹凸科技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任务就是从事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与推广。据实验室主任王丽芳介绍,在锂离子电池管理芯片方面,凹凸科技是较早推出产品的一家,其专为汽车设计的管理电池只数更多的芯片已在样片阶段。联合实验室一直在做锂电池的BMS,现在使用该公司芯片的车用锂电管理已经完成台架试验,正在准备做装车试验。



现状与问题
    尽管车载能源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上的一项关键技术,已引起业界高度重要,目前产学研结合从事相关研究的也很多,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从研发现状看,截至目前,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都处于摸索与试验阶段。虽然也有不少装车试用的案例,但从业界专家介绍的情况看,国内外都没有达到产业化水平。
    另一方面,因为电动汽车整体没有达到产业化程度,没有批量上市,因而缺少实车试用数据,也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成熟。王丽芳赞同政府推出的“十城千辆”计划,她认为,只有收集更多的实车使用数据,才能更多、更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技术更快成熟起来。
    国家863计划重大锂离子电池的两家配套电池企业之一的比克国际副总经理崔柯说,目前发展纯电动车的瓶颈还是在技术、性能的稳定性。而车用动力电池的技术瓶颈主要在能源管理系统(BMS)。虽有很多企业在做,但技术、性能都不稳定,各家做的都不一样,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有关专家则指出,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推进,能源管理系统如果不能尽快改变目前这种无序发展状态,在未来一两年内很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前景与趋势
     谈到未来的发展前景,王丽芳认为,从长远看,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是必然趋势,但纯电动汽车并非惟一发展趋势,混合动力也会有市场。这是因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能源系统要有很大突破,目前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都没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目前,一些相关标准正在加紧制定中,一些国家标准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随着更多科研院所的介入,产学研结合从事相关研究,能源管理系统将加快相关技术的完善与产品化进程。业界专家认为,要想取得成熟的解决方案,必须大量增加实车应用,在试用中不断发现问题,逐一解决,才能使技术成熟、完善。另外,相关汽车、电池企业都要重视起来,提升技术水平。毕竟,电动汽车的产业化需要汽车、电池和管理系统各方面协调发展,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只有最好的汽车技术、配合最好的动力电池和最好的管理系统,才能生产出最好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才可能真正实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0-2010 12: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1-12-2010 08: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作者太有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1-2011 02: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锂电池不仅能用在手机上,还能用在汽车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5-1-2013 21: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还是价格,什么时候锂电池价格能够与铅酸电池价格差不多,锂电池就能够长足发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8-7-2013 2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在发展,我相信有这么一天人类能突破这些技术难关,尤其是电池这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9-9-2013 22: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先解决的不是管理  而是电池质量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7-2025 14:51 , Processed in 0.45037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