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46查看
  • 0回复

汽车安全新技术综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12-2010 21: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
在汽车的安全性研究和现有的汽车安全技术中,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 “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避免事故发生的能力,通过配备的主动安全装备,减少或避免行车危险状况的发生。现在,绝大部分车型都标配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制动力分配系统(EBD),除此之外,涉及汽车主动安全性的电子控制技术还包括BAS、EDS、ASR和ESP等。“被动安全性”是指一旦事故发生时,汽车保护内部乘员及外部人员的安全程度。提及被动安全性,大部分人都会马上想到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但对于汽车来说,一个高效的乘客保护系统,还应该包括:前排侧部气囊、侧面安全气帘、可溃缩式安全转向柱、主动安全头枕、安全车身。
近年来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创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
智能安全气囊
一种被称为“被动式乘客识别系统”的新技术,推出了世界第一个乘员体重传感系统,使保护人员的安全气囊可以智能地打开或收缩。传感系统可以根据乘员的体重、身高和胖瘦程度以及在座位上的具体位置,来决定安全气囊打开的确切程度,从而可以对多种体形和身高的乘员进行有识别的保护。
安全气囊的防护效果与众多的因素有关。一方面是事故发生的客观情况,如碰撞强度,碰撞类型,乘员的身高、体重,乘坐位置,车辆的类型和大小等。另一方面是车辆上安装的防护系统及其使用情况,例如是否使用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及它们的尺寸、容量等。因而,要安全气囊有效性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找到影响其防护效果的主要因素难度很大,是安全气囊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安全气囊依据其作用的不同分为防止前碰撞损伤的驾驶员安全气囊、前座乘客安全气囊和侧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等。安全气囊在防止重大损伤和减少事故死亡的同时,也可能由于它的快速展开而引发新的损伤,此种损伤称为“气囊损伤”。如何保证安全气囊对各类汽车乘员在各种碰撞条件下提供最有效保护的同时,减少甚至避免气囊损伤,是目前汽车乘员约束系统研究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自动巡航技术
装上新巡航系统的汽车在街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可以将脚远远地搁在一边,车辆可自动减速、加速,仿佛有一位看不见的驾驶员在为你驾驶。人眼看得见的,自动巡航系统能察觉,就是驾驶员看不到的东西,它同样也能发现。它携带的GPS定位系统会时时提醒自动巡航系统近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可能突然出现的物体,例如前方路上准备穿过路口的车辆,在路边等待穿越的行人等。自动巡航系统一接受到信息,马上会用它自己的“脑子”判断最佳车速应该是多少,并自动巡航行驶,待确认无潜在危险之后,又会自动恢复到较快的巡航速度。
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
新型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的功能
就是让驾驶员在急速行驶或转弯的汽车中不会撞得头破血流或被甩出车外。通过中央底盘控制器,将制动、悬挂、转向、动力传动等控制系统进行“电子化连接”,通过复杂的控制运算,对各个系统进行协调,使车辆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水平,减少颠簸和快速转向时离心力造成的冲撞。
汽车碰撞预警系统
是一种能预测到行车危险并在碰撞危险发生前2.7秒向驾驶员发出警报,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系统,被称为永不疲倦的第三只眼。汽车碰撞预警系统是通过动态视频摄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其预警功能的
制动力辅助系统(BAS)
BAS英文全称为Brake Assist System(制动力辅助系统)。据统计,在紧急情况下有90%的汽车驾驶员踩刹车时缺乏果断,制动辅助系统正是针对这一情况而设计。它可以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中探测到车辆行驶中遇到的情况,当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踩制动踏板,但踩踏力又不足时,此系统便会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缩短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刹车距离。
电子差速锁(EDS/EDL)
EDS的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Differential System,又称为EDL,它是ABS的一种扩展功能。当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出某一侧驱动轮打滑时,EDS通过液压控制单元对该车轮进行适当强度的制动,从而提高另一侧驱动轮的附着利用率,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
驱动防滑系统(ASR/TCS)
ASR的英文全称为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防止车辆尤其是大功率汽车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的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与通过性。与EDS/EDL相比,ASR可以同时控制两个驱动轮,而EDS只能控制某一侧驱动轮。
车辆稳定辅助系统(VSA)
的英文全称为Vehicle Stability Assist,是日本本田公司采用的一种车辆稳定控制技术,其V6版本的VSA包括了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驱动防滑系统(TCS)和防滑控制功能(Skid Control),其作用类似ESP。在车辆发生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时,VSA系统通过调整发动机扭矩,并输出相应的制动力,使车辆恢复平稳的行驶状态。
电子稳定程序(ESP)
ESP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Stablity Program,ESP实际上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它的功能包含了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EBV)、驱动防滑系统(ASR/TCS),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最高形式。与其他车身稳定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以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度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辆;在前驱车出现的转向不足时,ESP则会通过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尤其是急打方向时(如紧急躲闪路中突然出现的行人),ESP的介入能够大大降低车身失控(如侧滑、甩尾)的危险。
正如舒适性配置是需要花钱一样,众多安全性配置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普通轿车基本上都能得到标配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制动力分配系统(EBD),以及前排安全气囊;而现在的一些中高级轿车上,除了ABS、EBD外,还配备了前排两级燃爆式安全气囊、前排侧安全气囊、燃爆式安全带、车身稳定电子控制系统、自动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倒车雷达、随速动力转向等安全装备。从某一方面讲,安全是要用金钱换来的,但在可能的情况下,这是值得的。因为生命无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4-2025 20: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安全新技术综述:

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着重于预防事故发生,通过配备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如ABS、EBD、BAS、EDS、ASR和ESP等,提升汽车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减少行车危险。被动安全性则关注事故发生时对人员和财产的保护,除了常见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还包括高效乘客保护系统,如前排侧部气囊、侧面安全气帘、可溃缩式安全转向柱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安全技术在不断进步。未来,我们期待更加智能、全面的安全系统,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更加安全的行车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8-2025 15:55 , Processed in 0.44494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