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86查看
  • 0回复

人生哲理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1-2011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第21个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第22 换一种活法也许更快乐 

  当自己在工作中极不顺心,处处感觉都是围墙时,是否有必要换个环境?当自己在婚姻中极不开心,时时感觉都是冰窖,是否有勇气冲破围城?当自己已习惯逆来顺受,是否会挺起胸膛说“不”?有自信、能自强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摘自短信大全网   别太窝囊地活着,舒心是快乐之精灵。

  第23个 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 

   人生实在是太苦短,自己何必总是活得不开心。有烦恼是正常的,没有烦恼才是不正常。要是自己心情不好受时,不妨去看一次电影,不妨去听一段音乐,不妨去唱一支歌曲,不妨去打一个电话,不妨去防享受一下阳光… 

  让烦恼心事见鬼去吧,先开心一乐。 

  第24个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

  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第25个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

   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 

  第26个“想得开”才有快乐的心情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融儒、道、释三家精华的名言,叫人多一点开朗、开通与超然。“想不开”总与“疯”字有染,其主要症结还在于钻牛角尖。“想得开”总与“智”字相关,其主要原因还在退一步海阔天空。道家的“以退为进”,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实是人生的大智慧!

  有什么想不开的,有退有进,能屈能伸。 

  第27个烦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人越烦恼,烦恼就越多,人越快乐,快乐就越多。如果光为烦恼而忧虑,那么烦恼还是客观存在的,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相反,因为烦恼的连锁反应,心情越加沉重,越发苦恼。要是自己不断化苦为乐,改变“做一行、怨一行”的心态,就能获取自身的快乐。

   烦恼中光阴也虚度了,笑对人生。

  第28个自己的伤痛自己来疗

  不要期待别人能抚平自己的伤痛,只有自己把自己说服了,只有自己让自己想通了,才能彻底地根治心病。受挫、失误、不幸、磨难…是对生活的理解更为深入,是对人生的内涵更为认识的必由之路。唯有征服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去征服一切。

  治愈一次心灵的伤痛,就等于让心灵升华一次,自胜者强。

   第29个千万不能绝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己一辈子不生病是奇迹,那么平常的病痛,则极为正常。自己偶患疾病,又遇到庸医,就疑为绝症,痛不欲生,病魔并没有把自己的性命夺走,恐吓却把自己弄个半死。对于疾病既要乐观,又要谨慎对待,切不可听风就是雨。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之理。不能自己吓自己,千万别对号入座。

   第30个人生总有可惜事 

  清人史震林在《西清散记》中说:“一生有可惜事: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贫贱人可惜者二:面承唾为求列,膝生胝为求荣。”“富贵人可惜者二:临大义沮于吝,荷重任败于贪。”聪明人可惜者三:妄讥议谓之薄,自炫奖谓之骄,怀愤激谓之躁,豪侠人可惜者三:助凶人得暴名,挥泛财得败名,纳庸客得滥名。

    第31个“放下”就有好心情 

  心灵的负荷太重,就有太多的烦恼。见什么爱什么,看什么要什么,能不烦恼吗?及时清扫心灵,别让心灵的尘埃积得太厚。要知道人生苦短,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求的。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明白。 

  烦恼的东西必须放弃,轻装上路。 

  第32个 多理性行事 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 

  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第33个沉默能省去许多烦恼 

  越是当自己滔滔不绝的时候,自己的愚蠢越会暴露无遗。越是当自己洗耳恭听的时候,自己的智慧越会快乐生长。聆听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良方;聆听是沟通双方、尊重对方的桥梁;聆听是抛弃错误、远离懊悔的法宝。切莫以为善言能辩是自己的本事,也许一不留神会刺伤别人的自尊,或许无意之中会埋下不幸的种子。

  学会倾听是最大的智慧,不要总是滔滔不绝。

  第34个只有信赖的人才可放心交往

  不能与无赖打交道,否则,会天天无宁日。不能与口是心非的人打交道,否则,时刻要提防被人出卖的危险。不能与没有信用的人打交道,否则随时会有烦恼惹上身。不能与刻薄凶狠的人打交道,否则他可能会攫取自己的性命。不能与声名狼藉的人打交道,否则会时时玷污自己的声誉。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交往的,慎交朋友。 

  第35个不爱学习愚蠢多

  聪明人总是谦逊好学,不耻下问,多多益善;愚蠢人总是骄傲示世,以嘴代心,时时训人。聪明人在学习中成长,在智慧中享受生活,又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愚蠢人在不学无术中衰弱,在笨拙中烦恼生活,从不会主动吸取经验教训。

  聪明的人好学习,多听多学长学问。 

   第41个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

  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第42个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 

  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第43个别说过头话 

  说话必须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凡事把话说绝了,就没有了回旋余地。一旦陷入语言的“绝境”,其被动、尴尬之情可想而知。说话的艺术在于让人进退有余。人在气头上切莫说过头话,愤怒的话语实际上是一派胡言,平息心火之后会产生许多懊悔。想一想再说,别说绝情话.

   第44个要善于消除误会

  轻信是误会的媒介,疑心是误会的土壤。疙瘩总在心中,何时才有轻松快乐的心情?一旦有误会形成,就要正确予以剖析,切莫狭隘偏见,主观武断。以坦诚之心求得理解,以友好之情相互沟通。最好的还是面对面的交流。

  别让误会越来越深,善于化解。

  第45个不可忽视别人

  孤独往往是忽视的产物。忽视别人,也易被别人忽视。切莫有骄傲心态,目空一切,为所欲为,必将令人厌恶。性格孤傲的人同样易被别人抛弃。不要故意回避别人,也不要刻意接近别人,一切顺其自然。 

  注意别人,欣赏别人别太孤傲。 

   第46个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每个人都有让人尊重之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就会尊重别人。学会尊重别人,首先要学会角色置换。尊重别人,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不尊重别人,等于孤立自己。尊重别人,必须要真心实意。尊重别人,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相互尊重,使生活充满欢笑。

  尊重赢得好名声,尊重是金 

  第47个该取就取该舍就舍 

  什么东西都想得到,往往什么东西都得不到。人的生命有限,精力有限,人的环境不同,能力不一,这一切决定了取舍的标准。该取,毫不犹豫,勇往直前;该舍,毫无隐痛,绝不可惜。任何患得患失的行为,只能加重心理的负担,无形之中自行增加绊脚石。 

   学会放弃就能更好地拥有,轻装上阵。 第48个安慰 常怀同情心 

  渴望同情是人的天性,尤其对于弱者来说。乐于同情是一种美德,尤其对于强者来讲。同情一个身陷困境的人,伸出友爱的热情之手,给予其无私的帮助,又讲究同情的技巧和方法,不损害对方的尊严,促使其摆脱窘困,重新振作。

   善良的人常怀同情心,行善得善。 

  第49个经常反省自己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当一日而三省。常思己之过,有利于长足的进步。经常反省,善于总结,有利于扬长补短。反省益于自律,反省促使成熟。反省与自责是两码事,反省不是责难自己,而是为了改过自新。 

  多反省自己,少贬损别人,多反省,少自责。

  第50个别提太多的要求 

  提一个要求,尽力而为; 提二个要求,勉强答应; 提三个要求,心中不快; 提四个要求,勃然变脸; 提五个要求,恶语相加;提六个要求,身心伤害。 提太多要求,只能让人生厌。少提不合理的要求。

    请扪心自问:要求别人多多,自己又为对方干了些什么呢? 

  多提要求让人心烦,不如以建议代替要求.

戏说人生------罗文

风吹衣袖  月上西楼   昨夜的梦中
几番往事  几番忧  无人懂
你说你将要远游  不需人相送
留下今夜的梦中  你和我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0-8-2025 18:24 , Processed in 0.33475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