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61查看
  • 1回复

盐荒”子孙如何自证清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3-2011 13: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美国作家辛格对人生曾有个经典的论断,他说:世界上充满了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从时间这个维度上说,生活中,悲剧与惊喜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然而从空间维度上说,悲剧与喜剧向来都是争先恐后,在世界各个角落反复出现。过去的几天,在日本和中国这两个不同的国度里,笔者看到了辛格这个论断之外的机缘巧合,悲剧与喜剧以同样疯狂的姿态在东亚的土地上同时上演,对于日本而言,9.0级大地震以及地震引发的海啸,还有核辐射的威胁,毫无疑问,对日本民族都是极为罕见的灾难,是十足的悲剧;对于中国而言,因为核辐射传闻而导致的“抢盐”风潮则是杞人忧天式的喜剧,这种喜剧不是源自历史的纠结,不是面对灾难而产生的隔岸观火心态的结果,而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自然流露。
  
  即便真相还未浮出水面,通过简单的经济学推理便可发现,全国各地几乎同时响应的食盐抢购风潮并非单纯源自核辐射恐惧,还有其人为的哄抬炒作。然而这并不能概括整起事件的所有背景,来自网络的解读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一位淡定的老太太眼看着身边的人抢盐却不为所动,原本以为她看透了风潮背后的阴谋,不料对方却告知自己之所以没有参与抢购,是因为“非典”时抢购的盐还没吃完。中国大地上有没有这样的老太太已经无从考证,与其说这个老太太是具体的个人,不如说她是中国历史的普通见证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3年“非典”期间的抢购潮如今借日本地震成功还魂,食盐抢购潮不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有文化背景的条件反射,显然这才是此次“抢盐”风波值得反思的地方。
  
  林语堂在他的《吾国吾民》一书中谈到中日两国国民性,说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其中有一个经典的结论,他说:中华民族更像“一盘散沙”,每一颗沙子并不代表每一个人,而代表每一个家庭,而日本民族则像一块花岗岩一样结合在一起。抢盐风波期间买不到盐绝不罢休的抢购行为暂不说,即便是那些在超市门前排着长队买盐的人,也并非表明散沙聚合成了混泥土,他们只是出于同样目的而临时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只是现代化了的散沙,即为了自己的目的,同时碍于法制社会的文化传统的压力,而选择了排队这样一种现代化的表现方式。
  
  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国文化中“抢”的传统。抢,并非突发奇想的偶然行为,而是存在于民族基因之中,它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秩序,暗示了一种非法的合法性,历史的传承往往是以一种新的不合法代替旧的不合法。纵观中国历史,君权神授不过是为了追求其合法性而编造出的善意的谎言,改朝换代无一例外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哄抢行为,而几乎每一次农民起义,表面上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口号,实质却是赤裸裸的抢夺行为。所谓法不责众,暴力作为“最后的理性”(加塞特语),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意义,然而,当我们脚踏实地,再看中国的现当代史,发现“抢”同样是作为推动历史的不二法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根据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工人”几个级别,土改、文革期间,地主们被打倒,土地也被没收,其实质无疑是“抢”;而如今,遍及全国各地的暴力拆迁,早已习惯于将“拆”与“抢”结合起来,一个典型的状况是,原本应该先迁后拆的房子,几乎都会经历悄无声息被抢拆的命运;即便是看起来彬彬有礼的春运,实质上也充满了暴力,如果没有“抢”的勇气和能力,要想在春节回家,确是件十足困难的事。更为常见的是,在“和平”时期,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多数时候,国人聚集在一起,要不是看热闹,要不是抢东西。
  
  汉字的奇妙就在于,它可以成全一种充满荣耀的语义,也可以借力打力,颠覆这种荣耀,使其成为反讽的武器。“‘盐荒’子孙”这个词概括这次抢购风潮几乎所有的荒谬,显然,若要避免更多人参与到这场荒谬的抢购风潮中,并非光靠简单的晒常识就可以敷衍了事,物产丰盛不能劝阻人们参与疯狂购盐。正如加塞特在他的《大众的反叛》所言:文明的第一要义就在于共同生活的意愿,“‘盐荒’子孙”自证清白,迫切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共同生活的意愿,而非公布国土里乐观的盐矿储量。
  
  除了民族“公共精神”的缺乏,不免还要重申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上个世纪大众民主兴起之时,加塞特这样概括那个时代:它比其他时代优越,却又自觉卑微;它的确是强健有力的,却又对自己的命运把握不定;它对自己的力量引以自豪,却又对此恐惧不已。2012即便是灾难虚构的摆设,也难免要耗损人类日益枯竭的安全感,人的安全感建立在对物质的占有和对人身的支配,即便有“公共精神”的设防,也注定要陷入自设堡垒的过程。就当前世界而言,最大的威胁不是物质的稀缺,而是安全感的匮乏,从这个意义上说,“‘盐荒’子孙”如何自证清白,就不仅是中华民族之问,也必将是人类之问。(文/何小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7-3-2011 14: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中无色呼
色来米!小可对现世和经济工作的认识,请大贤们指正:
1.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巨大,地表和地极变化明显,应提倡以人为本、和谐生活,增强人身体质、

减少物质浪费、低碳经济和环保工程
2.世界大运依然在中化,全体民众若好能把握此机会,积极推动民生工程和外太空开发计划,
3.开启东水西送工程,从渤海至新疆开挖海沟,过张家口、内蒙古古河道,连青海、天池,高峡出平湖,

一路送水、送盐、植树、建房、保民生,压制通货膨胀!
4.逐步开启食盐、化肥免费配送计划,从农村开始,压制通货膨胀!原国有机构和资源由人民委员会和义

工志愿者公开接管运行,全程费用透明,操作者定期轮换,防止徇私!
5.加强乡村为单位的文化健设,建设免费学习机构和设施,让农民工不再成为牺牲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3-8-2025 16:53 , Processed in 0.42462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