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4622查看
  • 6回复

中国军用特车霸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5-2011 20: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目前中国生产重型军用特种车辆的厂家主要有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包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西南车辆制造厂、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现万山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泰安特种车制造厂。这五大厂家。按吨位排列万山和泰安排在前面,从历史和规模及综合实力和现役产品上比较,万山已经是中国无可争议的特车霸主。衍生出来的类似万山同类产品也是由于中国特有的复杂电磁环境下派生的一种不需要称之为奇怪的现象。


    其实,山寨在中国行业内部也演绎的非常精彩,也许这和部门利益有些关系罢。

    万山公司,是航天科工九院的骨干企业,也是DF-11系统的总装厂,大家都熟悉的DF-11就产自九院,包括现在为DF-21,SY400,CJ-10等提供TEL,万山的系列产品占据了特车行业的重型部分最高比例。

    万山特车,隶属于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前身是国营万山特种车辆制造厂,2002年整体调迁至湖北省孝感市;2005年实施分立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2008年初三江集团以万山公司为主体实施特车资源重组,组建成立新的万山公司,融自主研制生产和合资合作引进为一体,拥有国家级特种车辆技术中心、与白俄罗斯明斯克轮式牵引车厂携手组建的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控股公司——湖北航天双龙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公司占地4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1亿元;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5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97人,研究员级高工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拥有重型车试验场、试验中心和六个研究所;拥有各类加工设备2000余台套,其中高、精、尖关重设备100余台套,具备大型机械加工和专用特种车制造能力;建成了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现代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重点研发生产重型高机动越野车、重型工程运输装备、专用车及底盘、核心汽车零部件。公司研发的WTW250B重型平板运输车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属于国家大一型企业,20年来一直居于国家机械工业500强。

    早在70年代初,周总理在世时批准建立的066基地(三江集团前身),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批技术人员和部分企业骨干,在鄂西某地建立了以发展战术地地导弹为主的研发基地。涵盖了导弹及主要原料研发制造,雷达测控,整体TEL研发制造,电子跟踪及相关服务产品配套研发制造。在周总理和毛主席逝世那一年(76年),对MAZ543开始测绘和研制改型。历经10年的消化吸收和对各分总成及所以部件的测试改进研发,86年开始总装试车。其间也进行过各类军用雷达,测控及指挥等包括水陆两用战车等产品的研究制造工作。并对海军岸舰及舰舰导弹的进步部分改进和升级。

    万山,就是066基地的产品总装厂,并承担着TEL和重型运载机械的研发,试制,生产的任务。80年代,万山开始开发民用车辆,并曾经辉煌一时,基地各厂同时开发了各种民用产品,部分成为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进入90年代后期,各种民用重型产品的开发成功,和军品需求使三江集团的到空前发展。

    在集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强做大特车产业”的政策指导下,万山也从单一的民用面包车和TEL底盘开始走向了全面发展的道路。和清华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了一系列重型机械产品。形成:重型特种越野车,重型工程运输装备,高机动越野车,行业功能专用车,汽车零部件及民用轻型客车几大系列。

    首先介绍大家都熟悉的已经装备DF-11的WS2400底盘按旧型号被叫做WS580的8X8重型底盘,最早是为了配套本系统的DF-11和M9山寨开发的底盘,主要是测绘了MAZ543并对其进行了10年的材料分析和改进,于90年代业已经形成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WS580大部分继承了MAZ543的血统,强调高机动性和可靠性,并将系统传统作业时间缩短2个数量级。大大提高了系统战场生存能力和机械化电气化能力,并全部实现国产化。

    战术导弹TEL的出现改写了我军常规地地导弹的局面,使之成为真正的杀手锏,同时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步和改进变了传统训练模式,实现了该类武器的现代化。

    WS580的出现,也使战术及战略武器可以选择现代化的作战平台,在我国武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现在大家看到的2000系列,PHL03及WS火箭弹,DF-21等系列,已经撤换了原始的拖挂机械,使之升级为高机动性现代化作战装备。

    基本型8X8标准底盘重量20T,载重20T。使用的是号称500PS的强制风冷12缸柴油机(引进道依茨),ZF的液力变扭器(引进ZF),采用双扭力杆+空气弹簧减振,双A独立悬挂,前2后2动力驱动布局,1,2桥双桥转向,中央充气系统等,可以在标准测试的沙漠,碎石,泥滑等不同路面行驶,并在部分行走部分丧失或者轮胎破损直径不大于最大要求时正常运行,能跨越深1米宽2,5米的壕沟,涉水1,1米,越野能力超凡。

    90年代后期开始,根据要求,开发出高机动性越野车,6X6,10X8,10X10,12X10,12X12等,并与白俄罗斯的明斯克成立合资子公司,研发工程用特种车。

    8×8高机动性越野车承载能力大,机动性好,越野性能强,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能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运载各种中、重型设备,适于-41℃~+50℃和海拔5000m以下的地区使用。断开式驱动桥、大行程螺旋弹簧独立悬架、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离地间隙大,可以轻松通过起伏路面、卵石河滩路、耕作地、草甸地、砂地、荒野、泥泞地、灌木林地等各种恶劣路面,越野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置分动器差速锁、驱动桥差速锁、轮间牙嵌式差速器,防止车辆在沙漠、冰雪、沼泽或泥泞地段时出现打滑,配备无内胎调压子午线轮胎,保证轮胎在刺穿的情况下能够继续行驶,有着极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配备自动液力变速器,以适应各种路面,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越野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外观大家一定觉得是山寨MD了,其实除了外观其他的完全不同。

    尽管这就是目前中国特车霸主,实力雄居各特车之首。但以目前国际重型机械标准来比较,万山公司仍不具备严格的基本研发和制造能力。技术实力和规模远远落后国际水平,人才储备严重缺乏,经济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仓储管理和售后管理严重落后。资金实力薄弱也是其致命弱点。若不积极实行改制,扩充实力寻求投资,改革现有管理框架,不出10年将会被人超越,在中国,技术壁垒是可以被很多因素干预的,而且现在的万山,各方面并不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远没有做大做强,霸主地位也一直被众多人觊觎。只是靠台海时局和二炮急速增长的需求因素一时独领风骚。

    目前还算弱小的TA也是潜在对手,一但获得机会,TA也不会甘落人后,20几年的积淀也非同小可。同时也不排除实力雄厚的重汽系统各公司进军该领域的可能。居安思危,万山应该从现在入手,先完善和解决当前产品的诸多问题,放下架子,横向联合,虚心进取,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能力。尤其是加强相关领域的权威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互动,加强包括明司克及现代西方重型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工作。融汇各家精华,创独立特色的名牌才有立足之本。要做当之无愧的龙头,万山还需要做的太多,什么时候能拿欧美和明斯克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各方面实力才算做到基本成功。

    现在弱小的并不等于将来弱小,现在强大的也是相对对手的弱小而言。做到真正的强大还离不开国家和科工集团的支持与重视,现在有条件能做,不要等到将来没条件再去争取和创造条件而去感慨和唏嘘。要立志独立站进世界重卡之林。这也是摆在万山人面前千载难缝的机遇和挑战。当我们真的站在了一个很优势的位置,我们需要知道,搏斗还没有开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5-2011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额 好多 写了 LZ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1-5-2011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叫做霸主的一定不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6-2013 1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张图片的话更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8-2013 13: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真有这么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2014 2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山确实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6-1-2016 18:4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6-6-2014 08: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国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8-2025 13:29 , Processed in 0.41286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