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527查看
  • 1回复

[道路试验] 无人驾驶实验-HQ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7-2011 1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一直都以为是汽研的人在搞HQ3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7-7-2011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http://auto.ifeng.com/fun/tidbit ... /27/7968798_1.shtml


http://auto.ifeng.com/fun/tidbit ... /27/7968798_1.shtml


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红旗HQ3无人车,7月14日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286公里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车在复杂交通状况下自主驾驶的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无人车在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验中,无人车自主超车67次,途遇复杂天气,部分路段有雾,在咸宁还遭逢降雨。
      谈起此次“冒险”,戴斌教授兴奋不已,“从长沙无人驾驶到达武汉,是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同的中期目标,我们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他告诉记者,无人驾驶实验是在白天完成的,当天9时多从京珠高速公路长沙杨梓冲收费站出发,286公里路程开了3小时22分钟。“踩油门、刹车、转向、变道和超车等,都是由计算机系统控制的。我们只是给系统设定了一个最高时速110公里,此后怎么开、开多快都由它控制,车上人全部当乘客。
       早在2007年,红旗HQ3参加了第14届国际智能交通大会,会上进行了实车演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当时还有几位外国专家直截了当地问我这辆无人车是不是真的中国自己研制的?还有的专家用西方人惯用的幽默询问车子引擎盖里面是不是藏了3个小人,一个管油门、一个管刹车、一个管方向?”戴斌教授笑着回忆,“我对他们的回答是整个无人驾驶系统是我们完全自主研制的,就算真的有3个小人,那也是3个中国制造的机器人!”
      从无到有的自主研制过程是艰难的,但对持之以恒的有心人来说,没有任何困难不可以解决。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贺汉根教授带领下,2001年研制成功时速达76公里的无人车,2003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台高速无人驾驶轿车,最高时速可达170公里;2006年研制的新一代无人驾驶红旗HQ3,则在可靠性和小型化方面取得突破。
       贺汉根表示,我国无人车的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参加了一次关于自主驾驶技术的国际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多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研制新型无人车,他意识到这是推动国内自主驾驶技术发展的好机会,询问组委会中国能否加入,可日本专家以中国没有无人车为由拒绝中国参加。会后,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研制出中国的无人车。
      仔细观察无人车,想找出跟普通汽车的不同,只见除了车窗内侧两边的上方各多了一个摄像头外,看不出任何区别。“这两个摄像头就是自主驾驶系统的“眼睛”,除此而外这车就跟普通车外形、内饰一模一样,也具备人工驾驶的所有功能。平时也可以当普通车乘坐、驾驶。”在戴斌教授的指点下,记者才找到了无人车的“大脑”——藏在后备箱里的一个不大的控制机箱,“我们就是通过这个机箱里的计算机设备,输入指令,设定最高时速等驾驶参数。”
      据贺汉根介绍,国外也进行过长距离无人驾驶试验,一款无人驾驶的奥迪TTS完成了派克峰赛道的行程,用时27分钟。相对于赛手开出来的12分钟左右的成绩来说,无人驾驶的奥迪TTS的成绩已经相当的不错了。
       据了解,这辆车是斯坦福大学动力设计实验室与大众集团电子研究实验室成员改造的,利用计算机演算系统、GPS卫星导航等电子设备来控制车辆的前行,在赛道上,途中最高时速达到了75公里/小时。
      据悉,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在目前阶段主要目的还不是制造出一辆无人车来上路行驶,而是希望通过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帮助司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车辆的自主安全性,例如主动安全系统的防追尾、防跑偏、自动泊车等都需要无人驾驶技术的支撑。很多国家的地面无人车研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高端轿车正逐步配备主动安全相关的系统。目前,该团队正与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研究和产品开发,可以预期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有人驾驶的车辆会越来越安全。
     大众汽车披露,配备了临时自动驾驶系统(TAP)的汽车可在高速公路上实现最高时速达130 公里的半自动驾驶,TAP具有量产的可能,这是迈向全自动、零事故驾驶的里程碑;而同一时刻,谷歌无人驾驶车辆也在美国的内华达州争取到合法上路的权益,说明无人驾驶时代离我们真的不远了。
     “2015年,半自动汽车将出现在高速公路上,2020年,我们很有可能迎来一个全自动汽车时代,驾驶员可以完全放开手中的方向盘。”(这是2008年的预言,现在看来时间可以提前了。)——通用汽车公司研发副总裁艾伦•陶布
       大众汽车途锐“斯坦利”汽车是第一款成功完成“无人驾驶车辆挑战赛(Grand Challenge)”的汽车。2005年10月,途锐“斯坦利”汽车在没有任何人工操作的情况下,自行独立完成了从莫哈韦沙漠到拉斯维加斯南部长达212公里的行程。
        途锐“斯坦利”复杂庞大的操作系统。作为完成此赛程的第一款汽车,途锐“斯坦利”汽车翻开了机器人汽车历史的新一页。
       在操作上,只要按下“代驾模式” (Pilot Mode),临时自动驾驶系统会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按照驾驶者选定的速度行驶、在入弯前根据需要减速,并且参照标志线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该系统还能遵守超车规则和速度限制,在交通拥堵时可自动完成停车-启动。
       不管怎样,疲劳驾驶、酒驾,开车时打个盹已有了解决方案。每辆测试车都很安全,但似乎自己也没底,据说在测试中驾驶员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好在汽车出状况的时候接管汽车的驾驶权。无人驾驶还真不是网络游戏,真正实现有个前提,就是要解决“安全”这个课题。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5-7-2025 10:15 , Processed in 0.40230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