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233查看
  • 4回复

改装汽车涡轮增压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011 2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和看杂志差不多   几乎和自己不沾边  但也要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9-10-2011 15: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很多汽车改装迷,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改装汽车涡轮增压器,虽然汽车涡轮增压器(turbo)对汽车的动力性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能大幅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被认为是发动机的救世主。可惜的是,由於涡轮增压器的滞后性太大,使涡轮增压汽车的驾驶感觉极差。

  最近,经过各个生产厂家的多方改进,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结果仍然不理想。特别是在涡轮增压器是否起作用时,驾车的感觉差异太大,而且二者之间的过渡极不圆滑,和自然进气发动机相差太远。

  在准备购买涡轮增压汽车时,每个购买者都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一意地追求大功率或大扭矩,购车之后大都要后悔。过去,涡轮增压汽车曾经风行一时,许多狂热的人甚至认为,没有涡轮增压器就根本不能算是汽车。现在,只有几种特殊的汽车,还在装用涡轮增压器。由於涡轮增压器的滞后性太长,限制了该装置的广泛应用。

  当然,如果不追求驾车时的感觉,只希望有强大的功率或扭矩,这种人最好购买涡轮增压汽车。反之,如果希望在日常驾车时能心情舒畅,获得乐趣,最好还是购买非增压的汽车。


汽车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汽车涡轮增压器的最大优点是它可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相比,可增加大约40%甚至更多。

增压发动机主要有4大类:

  1.机械增压器系统(Supercharger):装置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

  优点:转子的速度与发动机转速是相对应的,所以没有滞后或超前,动力输出更为流畅;

  缺点:由于它要消耗部分引擎动力,会导致增压效率不高。


2.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达到增压目的。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压气机由内燃机废气驱动的涡轮来带动。一般增压压力可达180~200kPa,或300 kPa左右,需要增设空气中间冷却器来给高温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国内轿车1998年开始在排量1.8的奥迪200上运用,以后又有奥迪A6的1.8T、奥迪A41.8T,直至帕萨特1.8T、宝来1.8T。

  优点:增加效率高于机械增压;

  缺点:发动机动力输出略滞后于油门的开启,加大油门后一般需要等片刻,稍后发动机会有惊人的动力爆发。

3.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并用,大功率柴油机上用的较多。复合增压系统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但结构过于复杂。

4.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低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工况范围大;但尺寸大、笨重和噪声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10-2011 1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内容挺齐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10-2011 14: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为只有废气和机械两种增压方式  刚知道还有气波增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0-2011 14: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波增压是怎么回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2-8-2025 10:39 , Processed in 0.327470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