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905查看
  • 1回复

丰田威驰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6-1-2012 22: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丰田威驰制动系统常见故障诊断
1.  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1.1 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系统主要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制动器4部分组成。
        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
        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及管路。
        制动器:穿声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
1.2制动系统的分类:
        ⑴ 按制动系统的功用: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备用制动系统(也称第二制动系统)、辅助制动系统。
        ⑵ 按使用能源:人力制动系统、伺服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
        ⑶ 按传动装置的布置:单回路制动系统、双回路制动系统。
        ⑷ 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机械式制动系统、液压式制动系统、气压式制动系统、电磁式制动系统、组合式制动系统。
2.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功用
2.1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动系工作原理:
        行车制动装置由车轮制动器和液压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车轮制动器的旋转部分是制动盘和制动鼓,它固定于轮毂上,与车轮一起旋转。固定部分是支撑销、制动卡钳和制动底板等。鼓式制动的制动蹄上铆有摩擦片,其下端套在支承销上,上端用复位弹簧拉紧压靠在轮缸内的活塞上。支承销和轮缸都固定在制动底板上,制动底板用螺钉与转向节凸缘(前桥)或桥壳凸缘(后桥)固定在一起。制动蹄靠液压轮缸使其张开。盘式制动的摩擦片用制动卡钳固定在制动盘上,靠制动分泵的活塞使其压紧制动盘。
        不制动时,制动鼓的内圆柱面与摩擦片之间保留一定间隙,制动鼓可以随车轮一起旋转。摩擦片与制动盘有一定间隙,不妨碍制动盘的自由转动。
        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推杆便推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前移,迫使制动液经管路进入轮缸,推动轮缸活塞向外移动,使制动蹄克服复位弹簧的拉力绕支承销转动而张开,消除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后压紧在制动鼓亡。此时,不旋转的制动蹄摩擦片对旋转的制动鼓就产生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制动分泵在液压的作用下将活塞往外边顶,使2个摩擦片向制动盘压紧。制动鼓和制动盘将此力矩传到车轮后,由于车轮与路面的附着作用,车轮即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周缘力,与此相反,路面会给车轮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车轮受到的制动力。各车轮制动力的总和就是汽车受到的总制动力。
2.2制动系统的功用
        制动系统的功用: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适时减速、停车或驻车,以及保持汽车下坡行驶速度的稳定性。
3. 丰田威驰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
3.1制动不灵
  ⒈ 现象:汽车制动时,驾驶员感到减速度不足;汽车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太长。
  ⒉ 原因:
    ⑴ 总泵、分泵、管路或管接头漏油;
    ⑵ 总泵储液室(罐)存油不足或无油;
    ⑶ 制动液变质(变稀或变稠)或管路内壁积垢太厚;
    ⑷ 制动液中有空气;
    ⑸ 总泵皮碗、活塞或缸筒磨损过甚;
    ⑹ 分泵皮碗、活塞或缸筒磨损过甚;
    ⑺ 总泵进油孔、补偿孔或储液室(罐)通气孔堵塞;
    ⑻ 总泵出油阀、回油阀不密封或活塞回位弹簧预紧力太小;
    ⑼ 总泵活塞前端贯通小孔堵塞或总泵皮碗发粘、发胀;
        ⑽ 分泵皮碗发粘、发胀;
        ⑾ 增压器或助力器效能不佳或失效;
    ⑿ 油管凹瘪或软管内孔不畅通;
    ⒀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太大;
    ⒁ 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靠合面不好或制动间隙调整不当;
        ⒂ 制动蹄摩擦片质量不好或使用中表面硬化、烧焦、油污及铆钉头露出;
         ⒃ 制动鼓磨损过甚或制动时变形;
    ⒄ 制动盘摩擦片与制动盘结合面不佳;
    ⒅ 制动盘摩擦片质量不好或厚度过小;
    ⒆ 制动盘磨损严重或变形;
        ⒊ 诊断方法:
        ⑴ 踩制动踏板,如果踏板不升高,无阻力,则应检查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损坏;
        ⑵ 如果制动踏板踩到底,制动效果不好,连续踩无改善,踏板逐渐升高,可判断为制动系内混有气体;
        ⑶ 连续踩,踏板回位升高,效果有改善,则为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应调整;
        ⑷ 连续踩踏板,位置能升高,有下沉感,则有漏油;
        ⑸ 踩下踏板,位置很低,再踩,位置不能升高,感觉发硬,则总泵有堵塞;
        ⑹ 踏板高度正常,不软不下沉,但制动不良,则为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大或有油污。


3.2制动失效
        ⒈ 现象:踩下制动踏板,车辆不减速,即使连续几脚制动也无明显减速作用。
        ⒉ 原因:
        ⑴ 总泵内无制动液;
    ⑵ 总泵皮碗严重破裂或制动系有严重泄漏之处;
    ⑶ 制动软管或金属管断裂;
        ⑷ 制动踏板至总泵的连接脱开。
        ⒊ 诊断方法:
        ⑴ 首先检查总泵贮液室,若油面过低应及时加添制动液;
        ⑵ 检查制动软管或钢管,如有破裂、漏油部位应予以修理或更换;
        ⑶ 分解检查总泵、分泵的皮碗状态,发现出现翻背或损坏时,应及时复位或更换;
        ⑷ 质量不佳的制动液受热后易引起气阻,当管路中积聚大量气体时,应排气或更换质量规格符合要求的制动液。
3.3制动跑偏
        ⒈ 现象:汽车制动时,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偏斜;紧急制动时,车辆出现扎头或甩尾现象。
  ⒉ 原因:
    ⑴ 左、右车轮制动蹄(盘)摩擦片和材料不一或新旧程度不一;
    ⑵ 左、右车轮制动蹄(盘)摩擦片与制动鼓(盘)的靠合面积不一、靠合位置不一或制动间隙不一;
    ⑶ 左、右车轮分泵的技术状况不一,造成起作用时间不一或张开力大小不一;
    ⑷ 左、右车轮制动蹄回位弹簧拉力不一;
        ⑸ 左、右车轮轮胎气压不一、直径不一、花纹不一或花纹深度不一;
         ⑹ 左、右车轮制动鼓(盘)的厚度、直径、工作中的变形程度和工作面的粗糙度不一;
    ⑺ 单边制动管路凹瘪、阻塞或漏油;
    ⑻ 单边制动管路或分泵内有气阻;
    ⑼ 车架车桥在水平平面内弯曲、车架两边的轴距不等或前钢板弹簧刚度不等。
        ⒊ 诊断方法:
        制动跑偏多系两前轮制动力不等或制动生效时间不一所致,偏斜发生在制动力较大或制动时间较早的一边。因此在检查原因时,通常先路试制动,根据轮胎的拖印查明制动效能不良的车轮予以检修。拖印短或没有拖印的车轮即为制动有问题,这时可参照上述原因逐一排除。一般先检视该轮制动管路是否漏油、轮胎气压是否充足。若正常,可检查制动分泵内是否渗入空气;若无空气渗入,即应拆下制动摩擦片,按原因逐一检查制动器各件;倘若各轮胎拖印基本符合要求,但制动仍跑偏,说明故障不在制动泵,应检查车架或前轴的技术状况
3.4制动拖滞
        ⒈ 现象: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立即完全解除,以致影响了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
  ⒉ 原因:
    ⑴ 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        
    ⑵ 制动踏板与其轴的配合缺油、锈污或踏板回位弹簧脱落、拉断及拉力太小等;
    ⑶ 总泵活塞回位弹簧折断或预紧力太小;
        ⑷ 总泵活塞、皮碗的长度太大或皮碗发胀、发粘;
        ⑸ 总泵补偿孔被污物堵塞;
        ⑹ 分泵皮碗发胀、发粘或活塞犯卡;
        ⑺ 制动蹄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拉力太小;
         ⑻ 制动蹄与支承销锈污;
            ⑼ 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调整不当,制动放松后仍局部磨擦;
        ⒊ 诊断方法:
        ⑴ 检查踏板有无自由行程,若有自由行程可将贮液罐盖打开,踏下踏板后慢慢回位,看其加油状况。若不回油,则为回油孔堵塞;若回油缓慢,则是皮碗、密封圈发胀弹簧过软。此时,应拆下制动总泵进行检查或修复。同时,要检查踏板回位状况,如不能迅速回位,说明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应进行更换;
         ⑵ 汽车行驶一段里程后,用手触摸各车轮制动鼓和制动盘,若全部制动鼓和制动盘都发热,说明故障发生在制动总泵;若个别车轮发热,则故障在该车轮制动器;
    ⑶ 如故障发生在车轮制动器,应拧松放气螺钉,若制动液急速喷出、制动器回位,则为油管堵塞,分泵不能回油所致。此时应疏通油管。如果制动蹄仍不回位,则应调整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
        ⑷ 经上述检查调整无效时,应检查分泵活塞、皮碗及回位弹簧状态,进行必要的修理或更换新件。
3.5 ABS故障灯亮
        ⒈ 故障:ABS灯亮。
  ⒉ 故障诊断:
        ⑴ 首先使用丰田故障诊断仪进行故障读码
        ⑵ 根据故障码对相应元件进行检测
3.6 驻车制动
        一般说来,拉起制动操纵杆达到3—8齿时,应该实现制动。若向上拉动8齿仍不能制动,应及时调整拉索的调整螺母,收紧拉索。如果是因为制动器磨损超过极限,应立即检修后轮制动器。
        驻车制动拉起齿数调整:取出后制动鼓上的橡胶塞,用平口改刀往上拨调节齿轮到制动鼓无法转动,再回八格。
3.7 故障实例分析
        行驶过程故障现象:一辆丰田威弛轿车.行驶里程为11OOOOkm。该车在正常中,制动效果良好。紧急制动时ABS系统工作正常。但有时在车辆静止情况下,持续踩住制动踏板约5s后制动踏板开始下沉,一直到底。此时松开制动踏板,紧接着再踩,便会一脚踩到底,有踩离合器的感觉。如果松开制动踏板后停一会儿再踩,便又恢复正常。据车主讲.此现象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只不过刚开始只是偶尔才出现一次,并且缓一脚就正常了,在别处检查过,没发现什么问题。但后来此故障现象越来越明显和频繁,在等红灯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心里是越踩越没底。
故障排除:
        接车后,首先检查各分泵及连接管路,没有发现泄漏的痕迹。根据以往经验分析,有可能是制动总泵的活塞及皮碗异常造成的泄压,导致踏板下滑。但在踩制动踏板时检查总泵储油壶内的制动液,并没有明显的“返油”现象,只是制动液比较脏。为保险起见便动手将制动总泵及制动液更换,之后试车.故障现象有所减轻,出现的不那么频繁了.但还存在。此时分析是不是ABS控制单元有问题?连接故障诊断仪器进入ABS系统,查阅后没有发现故障码。此时主要是怀疑此故障是由于ABS液压控制器内的常闭阀关闭不严所致。遂利用仪器的“执行元件诊断”功能对ABS控制单元内的电磁阀进行诊断测试(具体操作步骤及诊断过程,在维修手册上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作介绍)。通过测试没有发现问题.但重点还是在ABS控制器。难道要更换昂贵的ABS控制单元一试吗?再次检查制动液时,发现刚更换的干净制动液又有点儿“黑”了。回想整个维修过程,在更换总泵及制动液时,只是用常规排气的方法,将制动系统内的制动液更换掉了,但ABS液压控制器内的常闭阀在断电状态下是关闭的,第二回路中的制动液在常规排气时是无法排出的。在进行“执行元件诊断”时,常闭阀打开,第二回路中的脏制动液便进入了整个制动系统,使刚更换的制动液被污染变“黑”了,接下来,利用仪器的“基本设定”功能.对ABS系统进行加液和排气操作(具体步骤维修手册上亦有详细描述,这里亦不再作介绍),在将制动系统内的制动液彻底更换后,故障彻底排除,至今没有再出现
故障总结:
        该车是由.于制动液过脏,没有及时的更换,制动液中的杂质堆积于常闭阀上,导致常闭阀有时密封不??分析研究,而是简单的将ABS控制单元更换掉.故障自然也随之排除,但势必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4-5-2017 11:4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4-5-2017 13: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d=====( ̄▽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4-6-2024 15:42 , Processed in 0.3625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