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717查看
  • 2回复

汽车共振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1-2012 08: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汽车共振故障浅析
摘要:通过对卡车共振车处置经验的总结归纳,找出了卡车共振车的排查方法及解决思路,并就因轮胎变形造成共振的解决进行重点论述。
关键词:卡车;共振;排查
1 引言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道路条件的改善,用户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汽车行驶平顺性,就是指汽车在一般行驶速度范围内行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身振动而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由于行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又称为乘坐舒适性。
而汽车的共振将大大降低乘员的舒适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进而对市场造成恶劣影响,可以说,汽车共振协调性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汽车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销售市场。
本文通过对共振卡车处置案例的调查收集,初步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供今后处置卡车共振车参考。
2 共振源的排查方法
2.1 共振车的共性问题
共振源可能来自发动机、传动系、转向系、悬架或轮胎等等,因此需一一排查,直至找到源头,方能解决问题。同时共振车通常具备以下共性:
(1)共振车通常路面越平,共振越剧烈,遇颠簸路面,则感觉不明显。人对振动的忍受度会受路面状况的影响,同样的振动条件下,路面越平越认为车的振动不可忍受。同时由于轮胎与颠簸路面接触时会产生不断变化的振源,改变了作用在车辆上振动特性,共振减弱或消失。
(2)通常车辆加载后,共振会减轻,特别是牵引车。一些用户为超载,通常把轮胎气压冲到很高(冲到14~16bar),空车时车辆容易产生上下跳动的现象。
(3)对于牵引车,挂车的共振会传递到主车,特别是目前改装厂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4)对于如水泥搅拌车等车辆,罐体旋转时水泥砂浆会不断从高处跌落,造成车辆重心高度的周期性变化,车辆会产生上下跳动,此属正常现象,不是共振。
(5)液体运输车辆,若罐体内部的防冲击板设计不合理或损坏,车辆会产生周期性的抖动现象。
(6)做轮胎动平衡,加配重块,对减轻卡车共振的贡献不大,特别是一些车轮胎变形严重,根本无法做动平衡。
2.2 卡车共振车排查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逐步排查出振源。
(1)仔细询问用户,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如发生故障的时间、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出现、发生故障前后车辆有无异常情况等。同时询问用户共振时车辆的速度、发动机转速、档位、载荷及共振描述(前后振动?上下振动?左右振动?其他振动?)等信息。
(2)对车辆进行预先检验。通常采取静态直观检查的方式,检查各部位悬架(发动机悬置、变速箱辅助支撑等)、减振机构、行驶系统等有无损坏或螺栓松动等问题并修复。建议做轮胎、传动轴的动平衡,检查刹车鼓是否有异物或变形,检查转向桥后倾角、前束是否满足要求,检查转向机构是否装配正确,检查减震器是否失效等。
(3)询问售后人员及用户,前期是否更换、维修、增减、调整过哪些部件,便于排查原因。准备对车辆进行路试,路试时尽可能的要求维修人员及用户一起试车,以便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注意用户的操作习惯和行驶条件,有时候用户反应的问题可能属于车辆的正常振动,属于可接受范围(例如一些用户习惯高档跑低速,致使发动机转速很低,由于马力不足,会产生类似发动机喘振的振动等)。
(4)检查其它同规格车辆,是否存在同样问题。若批量出现,则可能是设计或者某一产品件批量出现问题造成,对于成熟车型,发生的概率较低。
(5)车辆静止,挂空档,提高发动机转速,检查共振是否改变或增强,若无变化,则通常共振源不在发动机。若有改变,重点检查发动机。
(6)在与用户反映的共振故障路面条件相差不大的道路环境下进行路试,缓慢加速直至故障出现,记录此时的车速、发动机的转速等,保持车速不变,改变变速箱挡位,若无改变,则共振与车速有关,通常可排除离合器、变速箱的原因。若有改变,则通常共振与发动机转速有关。
(7)将车速提高至共振车速以上进行空档滑行、脱开离合器、关闭发动机(进行此测试一定注意安全,要在道路直行且无行人的路上进行),车速降低到共振车速后共振是否改变,若无改变,则共振源通常在悬架、桥或转向系统上。
(8)将车速提至故障车速,左、右转动方向盘,若共振改变,则可能转向系存在问题,通常驾驶员会感觉到方向盘抖动,重点排查转向节、转向杆系、轮毂、轮胎、前束、直行等有无异常。
(9)将车速提高至约80km/h,踩刹车并以不同的减速度实现车辆减速,若车辆出现抖动,则转向系存在问题,通常是由制动鼓失圆、左右制动力不均、前后桥制动时间不协调、车辆不直行、侧滑等造成。
(10)将驱动轮顶起,转向桥用垫块顶住(防止车辆冲出),起动发动机并达到共振车速,检查共振是否改变变化,检查传动轴是否剧烈跳动,若无变化且传动轴运行平稳,则通常共振点在驱动桥上。若传动轴剧烈跳动,则传动轴动平衡等存在问题,做传动轴动平衡。
(11)降低轮胎气压,检查发生时的振动车速、发动机转速等是否改变,改变到?
(12)检查轮胎的径向跳动量(图1),找出失圆的部件并标出高点,对失圆轮胎进行位置调整,并将两个失圆轮胎的高点叉开90度安装,路试检验是否改善。更换径向跳动量大的轮胎,路试检验是否改善。
(13)检查轮胎的横向跳动量(图2),若车辆存在左右抖动现象,将横向跳动量大的轮胎更换,路试检验是否改善。
(14)对于牵引车或带上装车辆(罐体车等),必要时进行加载或卸载后的路试,如加载后共振加剧,则排查上装或挂车是否存在问题。
3 常见共振的类型
对于进入市场的成熟车辆而言,出现因设计问题造成共振的几率不大,也就是说系统的匹配性一般不存在问题。目前常出现的共振有以下几种:
(1)制动时出现共振(发抖)。此种故障,较为单一,也比较容易发现,对于转向桥采用鼓式制动器的车型较易出现(制动鼓失圆等造成),通常伴随着车辆侧滑现象,一般由制动鼓失圆、左右制动力不均、前后桥制动时间不协调、车辆不直行侧滑、主销后倾角偏小等造成。
(2)方向盘抖动异常。此种故障是转向系故障的一种表现,同样伴随着转向轮吃胎现象,应重点排查转向节、转向杆系、轮毂、轮胎、前束、直行等有无异常。
(3)传动轴引起的共振。传动轴的动平衡出现问题,会引起车辆剧烈共振,将驱动轮顶起,车辆提速至共振车速时,传动轴会剧烈抖动。
(4)轮胎变形造成的车辆共振。此种类型的共振目前出现概率较高,但由于判别、处置存在较多困难,一旦处置不当,就成了疑难车辆,往往会造成用户退车,市场影响恶劣。下文重点论述此类故障的处置。
4 轮胎变形造成车辆共振的解决方法
4.1 造成轮胎变形的原因
车轮(俗称钢圈)、轮胎的非正常变形均可能造成轮胎变形。轮胎的变形主要在径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表现出来,即轮胎径向跳动量过大(俗称轮胎椭圆)或轮胎横向跳动量过大(轮胎左右发摆)。造成轮胎变形的原因主要是:
(1)钢圈或轮胎质量不合格。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合格品,通过肉眼难以区分,这也是处置该类故障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可能更换后新钢圈、轮胎的质量还不如旧的,造成判断方向出错。
(2)超载严重,长期在恶劣路面行驶,造成钢圈失圆,进而表现为轮胎失圆。
(3)轮胎被扎后变形。
4.2 轮胎变形造成共振的主要表现形式
(1)轮胎径向跳动量过大,易造成车辆上下及前后振动。
(2)轮胎横向跳动量过大,易造成车辆左右抖动。
4.3 轮胎变形共振车的处置方法
理想状态下,若因轮胎变形造成车辆共振,应全部更换变形的钢圈或轮胎,但由于钢圈、轮胎造价较高,更换势必造成数万元的维修费用。为减少维修费用,可采取测量轮胎跳动量后,将两个失圆轮胎的高点叉开90度安装的方法解决,即将轮胎由椭圆状态改变为接近圆状态下文结合一个实例进行论述。
4.3.1 故障车辆信息
(1)牵引车,驱动形式6×4,新车。空车状态下共振剧烈,加载挂车后共振减弱。
(2)故障描述:
车速30~40km/h,上下振动;40~50km/h ,振动减弱;50~60km/h,振动轻微;60~70km/h,振动增强;70~90km/h,振动严重,前后、左右剧烈抖动;车速>90km/h后,振动减弱,超过110km/h后,振动基本消失。
4.3.2 解决过程
按照上文所述步骤进行排查,跟车进行路试,并进行脱档滑行等试验,初步排除发动机、变速箱的原因。结合前期同类故障车的排查经验,重点怀疑对象为轮胎椭圆。
利用行车将该车吊起,使其驱动轮完全脱离地面,进行原地试车,发现中桥左侧内轮胎、后桥4个轮胎有明显的椭圆现象,其中中桥左侧内轮胎最为严重且有左右摆动现象。当车速达到共振车速后,驾驶室内无明显振动现象,推断该车共振系轮胎失圆造成。
测量钢圈及轮胎的径向跳动量,前桥两个轮跳动量最大,达到7~8mm。7个跳动量较大(>4mm)的轮胎中,3个为轮胎失圆造成,4个为钢圈失圆造成。
用油漆标记轮胎椭圆的高点,并将轮胎进行换位安装,其中高点叉90度安装(减轻轮胎椭圆的影响)。
轮胎换位后,进行路试,振动明显降低,除时速85~100km/h段仍有振动外,其余时速振动基本消失。至此基本确认该车共振原因系轮胎失圆造成。将存在问题的轮胎全部更换,再进行路试,共振完全消失。
5 后记:目前相关国家标准中,仅对钢圈的跳动量做了规定,按照规定重型卡车用钢圈径向及横向跳动量在2mm左右,而轮胎自身及与钢圈装配后整体的跳动量却处于缺失状态。如按照一些轮胎生产企业规定的跳动量≤2.5mm的要求,轮胎与钢圈装配后整体的跳动量应≤4.5mm,如按此标准,笔者曾进行随机检测,合格率为80%左右,如按照目前常见的驱动形式为6*4(装10个轮胎)的车型进行核算,则一辆车平均有≥2处激振点,结果令人堪忧,迫切需要制定相关行业及国家标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5-4-2025 2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汽车共振问题对于驾驶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卡车共振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共振的产生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车辆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缺陷以及轮胎变形等。针对轮胎变形引起的共振问题,我们需要对轮胎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此外,我们还应详细排查其他可能引发共振的因素,如发动机、悬挂系统、底盘结构等。针对这些关键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针对汽车共振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优化,确保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客户的期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0-7-2025 13:08 , Processed in 0.45256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