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817查看
  • 2回复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与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9-6-2015 13:2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0-12-2012 2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改善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为电子产品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汽车电子化是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标志,汽车电子系统在汽车中所占比重代表了汽车现代化的水平。汽车行业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和竞争的核心,在整车成本构成中,电子产品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而安全、节能、舒适、娱乐将成为未来汽车电子应用发展趋势。作为汽车和电子产业结合的产物,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已经驶上了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新兴国家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欧美汽车市场的复苏,以及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发展迅速。作为全球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2010年全年汽车销量增长32.4%,比上一年的46.15%有所减缓,但仍具有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并推动我国汽车电子跟随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巨大的市场导致国外汽车电子巨头进入中国并全面布局,几乎垄断了核心技术领域。业内人士认为,跨国汽车电子企业的这种举措将对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及其他全球汽车半导体厂商带来巨大挑战,本土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规模太弱,竞争力不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窘境。

    目前中国汽车电子企业约1,000家,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积累,缺少核心技术,技术标准相对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产品多集中在车载电子设备如汽车音响、汽车仪表、通信导航设备以及部分半导体电路和器件、传感器、电机等领域,而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方面,我国的产业化水平和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较大。

    在未来五年,除了整车销量的市场增长因素外,还有五个领域将推动汽车电子产业的增长和技术创新。这些领域包括:减少排放和提高发动机效率、传统的机械系统转向电子控制(即“x-by-wire”系统和驾驶员辅助系统)、提高安全性和减少功耗、增强个性化功能如导航和通信系统、方便性和舒适性。在这五个领域中,导航和通信系统以及提高汽车安全性方案具有最大潜力。

    以轿车为例,在轿车中,动力和底盘控制系统已经逐渐成为标准配置,同时越来越多的车身电子产品被应用到汽车中,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有机构预计,在未来两年内,ABS在国产轿车中的普及率将达到100%。今后的汽车电子技术热点将向产品升级的纵深方向发展,包括增加辅助控制系统,如ABS+EBD、ABS+ARS等,这预示着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潜力将逐步释放。

    产业间合作及行业联盟成为产品研发新模式

    由于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竞争的加剧,使得整车企业改变原有的做法。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迅速实现了剥离,形成相互独立又有一定合作的关系,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这使得汽车电子产业链的企业分工更加明确,无论是前装还是后装产业链,都包括了芯片与元器件厂商、汽车电子产品等零部件厂商和汽车整车厂商,以及运营服务商。

    目前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在寻求新模式以加快产品的创新并降低成本。这些模式包括系统开发商与半导体公司之间更密切的合作、整个行业范围采用软件标准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半导体公司间合作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飞思卡尔半导体与意法半导体之间的合作,这两家公司通过合作,联合设计了四种汽车电源架构微控制器产品。

    另外意法半导体和总部设在荷兰的Mobileye为汽车行业基于视觉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共同开发了EyeQ2系统芯片;英飞凌和现代汽车公司在首尔开设了一个联合技术创新中心,长期合作共同开发应用在现代汽车以及起亚汽车中的汽车电子系统和架构;德尔福也在与英飞凌制定一个共同开发的项目,这个项目以英飞凌的XC2200系列微控制器为基础,采用Autosar标准。

    此外,行业联盟也是汽车电子系统新产品研发的趋势。目前这些行业联盟包括:OSGI(开放服务网关组织)、MISRA(英国汽车工业软件可靠性协会)、AMI-C(美国汽车多媒体接口协会)、ERTICO(欧洲道路运输信息通讯合作组织);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和Jaspar(日本汽车软件平台架构)是推广网络接口标准化以及企业应用程序软件模块的组织;由IBM发起的开源软件Eclipse团体的成员包括风河、Altera和赛灵思等公司,这个组织开发了一个框架,允许为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开发优化软件。

    我国汽车电子发展状况

    随着汽车特别是乘用车在舒适、安全、环保、智能等方面产品线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各种新型汽车电子设备不断出现,从动力系统、底盘、车身到零部件均融入了通讯、半导体、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特别是车联网、多媒体和智能化发展,使电子信息技术进一步渗透到汽车的各个环节。

    在车载电子方面,由于技术相对独立,受汽车本身的制约较小,国内有大量企业集聚,发展迅速。但在车体电子系统上,核心技术的缺失一直是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的诟病,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寻求技术的突破。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1》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带动了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2011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600亿元,2012年将超过3,200亿元。

    汽车电子技术趋于功能集成化,逐步形成经济、有效、可诊断的数据中心,如通过传感器系统的集成化减少布线、简化控制系统,并可使传感器系统的体积减少60~80%。汽车电子领域需求较大的产品主要有:GPS导航系统、自动变速控制系统、ESP系统、TCS系统、智能防盗系统、车载TV、汽车空调和安全气囊等。据估计,电子产品占中档汽车整车成本的20%以上,占高档汽车整车成本的50%甚至60%,汽车的多功能化和电子化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按照产品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分为动力控制产品、底盘控制与安全产品、车身电子产品和车载电子四个细分领域。其中动力控制系统的销售额份额始终保持第一位,但由于动力控制产品普及率较高,市场增长主要依靠整车数量,加上产品平均价格的下降,市场份额将会减少;底盘控制与安全系统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其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第三上升至2010年的第二,与车身电子调换了个名次;车载电子的销售额份额从2002年的12.2%上升至2010年的21.5%,虽然还是排第四,但增长最为迅速,市场前景较好,车载电子市场成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后装市场,得益于消费者对于娱乐和交通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发展,娱乐内容载体的更换推动了产品的升级。

    从具体产品来看,核心汽车电子产品所占的比重最大。所谓核心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包括EMS(汽油发动机控制系统)、ABS(防抱制动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等,这些产品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最大,它们与汽车核心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当前EMS、ESP等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博世、德尔福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手中,这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正是跟随着各自国家的整车厂进入中国的。比如上海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博世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拥有上海大众、一气-大众、上海通用等客户,占有国内电喷领域40%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电子异军突起

    在密集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1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达到约1.5万辆。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同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得汽车电子的划分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汽车电子包括两大类,即车体电子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车体电子系统又可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使得汽车动力不仅只是发动机,可能还有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源,故发动机控制系统改称为动力总成控制系统。动力总成系统含发动机控制、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及油电动力最佳分配等。这意味着传统以24伏以下弱电控制为主的汽车电子引入了200~600伏、几十到一百多千瓦的强电与弱电混合的电力电子技术,此外充电桩等配套系统也应属于汽车电子技术。

    由于电池技术仍没能达到真正实用的水平,目前国家已将纯电动汽车发展排在了混合动力汽车之后。混合动力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赖于汽车电子核心技术的不断提升。

    国内汽车电子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汽车电子后装市场迅速成长,智能化、数字网络化、总线化以及节能环保成为产品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未来汽车电子应用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汽车电子非混合动力市场趋向饱和,混合动力增长强劲

    汽车制造商们估计,非混合动力汽车的平均电子部件和软件成本可能将维持在整车成本的20%至25%不再增加,因此这类零件市场的增长只能靠车辆数量和轻型车平均零售价格的增长。目前1.6升以下紧凑型轿车的汽车电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为15%,中高端汽车为28%,国外平均每辆车的电子装置则占整车成本的比例为20~25%,豪华车占40%,混合动力汽车则高达47%。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生产数量在2010年超过100万辆,据J.D.Power公司预测,混合动力车在2012年将占7%的市场份额。混合动力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汽车电子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推动汽车电子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电子技术是更重要的核心。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将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匹配控制技术、车载动力蓄电池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汽车电子产品在此类车辆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部分电动汽车车型中电子产品占成本比例可能比同级别传统汽车高出一倍左右,并且还会继续增加。

    三、软件成为汽车竞争的关键优势

    软件作为汽车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正在蓬勃发展,单在发动机控制器中,软件内容每年就翻一番。电动汽车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定制软件是核心技术的体现,软件开发可以用更少的工程师实现更加新颖和改善功能的产品,并保持较低的保修成本,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四、汽车开放系统架构影响深远

    世界上大多数汽车制造商正在逐步采用汽车开放系统标准,虽然这一标准还需要至少十年才会在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迄今为止,汽车电子行业没有一项技术标准像汽车开放系统架构标准这样影响深远。汽车制造商证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标准可在多平台软件和多种车型重复使用,一个合适的应用程序软件每次在一个新的应用中将无需重新设计和定制,这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其质量并节省开发时间。相对汽车开放系统架构标准,软件将从硬件中被分离出来独立销售。

    五、车载通讯及车载娱乐系统升级

    无线连结和车载通讯越来越成为新车型的热门卖点,通过移动通讯装置,内容可以传送到车内、家庭甚至办公室,吸引潜在的消费者。汽车内建蓝牙无线连结现在已成为基本功能,而车内中控屏幕显示车主智能手机屏幕,以及车用手机充电等功能,很快地也将成为许多新车款的标准配备。根据北美和西欧市场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智能手机车载应用将会从目前的30%上升到50%。

    (本文原文刊载于《集成电路应用》杂志2012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12-2012 17: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这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8-5-2025 03:52 , Processed in 0.47607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