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684查看
  • 5回复

关于汽车开发管理模式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2-2013 1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关于汽车开发管理模式的一点思考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首先,我认为汽车开发是一个“拿来主义”的过程,是合理利用别人资源的过程,简单说是“拼凑”的过程,跟其他设计部门的区别在于,汽车开发不需要关心各个零部件是怎么诞生的,而应关心的是整车是怎么诞生。所以,汽车产品开发中心的管理应采用“1+10”的管理模式,“1”是指开发中心的领导,“10”是指执行领导指示的员工,包括:造型、车身、底盘、动力、电器、试验、行政等。当然,这是一个简化很多的模式,但是它说明了管理模式的基本核心。扩充一点,“1+10”模式应该是“1+4+10+100”模式,“1”还是指领导,“4”是指副领导,“10”是指室主任,“100”是指各科室的员工。“1”和“4”做好决策后把任务交给“10”,“10”就组织“100”去完成决策。这也像“大树”,树干是领导,树杈是室主任,树叶是员工。没有叶子,树干还是树,即使冬天叶子落了,春天叶子还会长出来。但没有树干,叶子将不复存在。正确理解汽车开发过程,就是理解“10+100”寻找合理资源的过程。
         然后,怎么通过 “拿来主义”开发自己的车型呢?当“1”做好决策,“10”就可以寻找市场资源来组织开发。那么,“1”怎么做好决策呢?就需要“1”及“4”懂汽车,懂市场,有时还需要懂技术。如果不懂这些,他们所作出的决策就是不合理的决策,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10”怎么做好自身的工作呢?就需要“10”及“100”明白自己所需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就是说“10”和“100”都需要懂技术,是技术型人才。当市场资源满足不了自身需求时,还需要和供应商通过共同开发来满足自身需求。“1”和“10”都要明白各自职责,做得多了会增加自身负担,浪费资源;做得少了也无法满足需求,那就不是造车,是造玩具。
       另外,需要特殊提出的是材料部门和试验部门,这是关键的两个部门。因为,只有通过这个两个部门,各设计者才能更清楚的理解和懂得汽车零部件及总成的各种性能,这样才有底气去寻找自身所需资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8-2-2013 08: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文章只是对现状汽车公司的一个思考和总结,目的在于阐明汽车研发的核心管理模式,揭开汽车研发的神秘面纱,清晰理解汽车研发的工作岗位。<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8-2-2013 12: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写的不错,这就是整车的开发模式。只是个人觉得叶子也很重要,叶子的脱落必须遵循它的规律,如果一棵树在春天或者夏天都掉完了,那么这颗树是否能撑到来年的春天,因此人员流动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3-2013 14: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wx61303 发表于 28-2-2013 12:07
呵呵,写的不错,这就是整车的开发模式。只是个人觉得叶子也很重要,叶子的脱落必须遵循它的规律,如果一棵 ...

谢谢夸奖,你也说的非常正确,主要是人才的问题,要吸引来人才和留住人才,还得靠企业的整体实力,实力的唯一体现就是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3-2013 14: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gcshc 发表于 28-2-2013 17:07
写的不错,值得借鉴,

谢谢,其实这个模式是对现状的一些总结,没有新颖之处。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0-3-2014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能是楼主自己个人比较狭隘的看法和见解,没啥用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5-8-2025 03:19 , Processed in 0.38573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