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楼主: langshao

空调压力分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13 1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空调系统压力采用歧管压力表组来确诊。方法是:将高、低压表软管的接头分别连到系统的高、低压维修(充注)口上,将空调系统调至最冷,鼓风机速度调至最高速。设为内循环,出风方式设为吹脸方向,打开所有车门。然后使空调系统运行(应使发动机保持一定转速,通常为1500r/min,若只用怠速将影响故障的准确诊断),观察压力表组(对于R12或R-134a 来讲,正常的工作压力为:低压侧都为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是12~14kgf/cm2、13~15kgf/cm2),如不在此范围,空调系统出现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低或过低,则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为系统内制冷剂不足,应补充到适量。二为高压管路受外力作用变形而造成堵塞或者为储液干燥器堵塞,储液干燥器入口与出口手感温度有差异。入口处温度为“烫”手,出口处温度为“热”手,干燥器如有堵塞,二者温差就会增大,堵塞越严重,温差就会越大。处理方法为更换被挤瘪的高压管路或被堵塞的储液干燥器,必要时需要清洗冷凝器。  2.若测得高低压值均为过高,则有以下六种可能:      一为系统内有空气,应重新彻底抽空加注制冷剂。二为系统堵塞,多为膨胀阀堵塞或发生故障,处理方法为更换膨胀阀。三为制冷剂过量,表现为排气口手感“烫”手,吸气口手感“热”手,正常情况下,该处手感温度应为“凉”手,压缩机偶伴有液击声,应重新彻底抽空,定量加注制冷剂。四为冷凝器散热不凉,表现为冷凝器出口到膨胀阀进口段管路手感温度为“热”手,正常情况下该段路的手感应为“温”手。处理方法为清理冷凝器、水箱散热栅的污物,必要时更换。五为膨胀阀失效,表现为低压管会有大量露珠或结霜,处理方法为检查膨胀阀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正确则更换膨胀阀。六为其他故障,如冷却风扇故障、发动机过热、冷冻机油过量或不足。  3.若测得低压值高,高压值低,多为压缩机不能进行有效压缩,内部泄漏。      表现为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不能正常吸合,存在打滑现象以及压缩机的驱动皮带存在打滑,运转时有明显的机械噪音。处理方法为根据相应的手册调整电磁离合器的间隙或更换电磁离合器、压缩机。  4.若测得高压值过高,低压值过低,则有以下两种可能:      一是膨胀阀堵塞,由于储液干燥器失效,污物进入膨胀阀致使堵塞。二是动力元件失效,多是因为感温包跑气,使阀门处于常闭状态。处理方法为更换膨胀阀和储液干燥器。  5.若测得高压值正常,低压值过高,  且高低压值之比远小于8,此现象一般是压缩机工作效果降低,应维修压缩机,必要时更换。如高压低压值之比略小于8,则是膨胀阀感温管安装位置不当,导致开度过大,节流作用变差。应调整其安装位置,以尽量贴近蒸发器为宜。  以上这些汽车空调维护和机械故障检修方法对驾驶员和专业维修工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在实际维修中总结了一些空调修理助记短语,生动形象,容易记忆,有助于快速查找和排除故障。  压力双低冷媒亏,否则就是有堵塞,  查堵靠节流,堵塞能查清。  压力双高要排气,不排冷媒,排空气。  污物堵塞冷凝器,节阀失效要注意。  表针低抖有湿气,排湿方法要牢记。  低压高,高压低,要换压缩机。  有困难,迎上去,深思熟虑成大器。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4-2025 15: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

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设置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12~15kgf/cm2(R12)或13~15kgf/cm2(R-134a)。

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点:一是系统存在泄露,导致制冷剂不足;二是压缩机驱动皮带过松或压缩机内部故障造成压缩能力下降。针对这两种情况,需先检查系统密封性,再检查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及皮带张力。如存在问题,需及时修复或更换相关部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是常用的专业方法。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设置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调节风机至最高速,并设为内循环、吹脸方向。观察压力表数据,正常工作压力范围已如前述。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制冷剂泄漏,需检查制冷剂和系统部件是否泄漏;二是系统存在堵塞或内部部件失效导致压力异常。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逐一排查并修复。为确保准确诊断,应保持发动机转速稳定,同时注意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检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

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设置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为12~14kgf/cm2及13~15kgf/cm2。

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的故障情况包括:制冷剂泄露或系统存在堵塞,导致制冷剂循环不畅。需进一步诊断泄露位置及循环系统状态。针对此情况,建议检查制冷剂的充注量、系统管路连接处及膨胀阀等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系统正常工作需专业技术和设备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是常用的专业方法。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并设置空调系统为最冷状态、鼓风机最高速,以便于准确检测。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范围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12~15kgf/cm2。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制冷剂泄露,需检查系统各部件是否有损坏或连接处是否紧固;
2. 制冷剂充注不足,需适量补充制冷剂至正常范围。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的方法十分有效。连接高、低压表软管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观察压力表示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若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制冷剂泄漏,需检查系统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有泄露迹象,并修复泄漏点,重新抽真空并加注制冷剂。
2. 可能是制冷剂充注不足或制冷系统存在堵塞。对此应补充制冷剂,并检查制冷系统是否畅通。为确保诊断准确,建议保持发动机转速稳定,如使用R-134a制冷剂,其正常工作压力范围为:低压侧18~21kgf/cm²,高压侧则为推荐的13~15kgf/cm²。若不在此范围,应详细检查并排除故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

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设置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为12~14kgf/cm2及13~15kgf/cm2。

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点:

1. 制冷剂泄露,需检查系统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有泄露迹象,并及时修复。
2. 系统中可能存在空气混入,需进行排空处理,并重新抽真空加注制冷剂。

为确保诊断准确,应保持发动机转速在1500r/min,同时注意操作规范与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

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至最高速。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范围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12~15kgf/cm2。

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方面:

1. 可能是系统出现泄露,导致制冷剂不足。需检查管路、接口等是否有泄露迹象。
2. 可能是压缩机性能下降或损坏,造成制冷剂循环不畅,压力异常。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系统,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确保空调系统运行正常,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并设置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为12~14kgf/cm2和13~15kgf/cm2。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点:

1. 制冷剂泄露,需检查系统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有泄露迹象;
2. 压缩机工作效率下降或内部泄漏,建议检查并维修或更换压缩机。针对这些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检测是常用且有效的方式。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并设置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为12~14kgf/cm2和13~15kgf/cm2。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点:

1. 可能是制冷剂泄露,需检查管路、接口及冷凝器等部件;
2. 系统可能存在堵塞或膨胀阀失效,导致制冷剂循环不畅。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并维修,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的方法十分有效。连接高、低压表软管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调整鼓风机至最高速,循环设定为内循环并调整出风方式。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其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为12\~14kgf/cm2和13\~15kgf/cm2。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方面:

1. 可能是制冷剂泄露,需检查制冷系统各部件连接处是否有泄露迹象;
2. 可能是系统存在堵塞或调节不良情况,需检查空调系统中的膨胀阀、储液罐及干燥器等部件的工作状态。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对空调系统做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的方法十分有效。将高低压表软管接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鼓风机至最高速,并保持发动机转速为1500r/min。观察压力表组读数,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其正常工作压力为:低压侧18\~21kgf/cm2,高压侧分别为12\~14kgf/cm2及13\~15kgf/cm2。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制冷剂泄露,需检查系统各接口及部件是否密封良好。
2. 可能是压缩机性能下降或损坏,应检查压缩机的输出压力及工作效率。

针对以上情况,建议进一步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的方法十分有效。连接高、低压表软管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循环设为内循环并调整出风方式。在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500r/min时观察压力表数据。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点:一是可能是制冷剂泄漏导致系统内部压力不足;二是制冷系统可能存在堵塞,影响制冷剂循环。针对这两种情况,需进一步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的方法十分有效。连接高、低压表软管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循环设为内循环并调整出风方式。在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500r/min时观察压力表数据。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点:一是可能是制冷剂泄漏导致系统内部压力不足;二是制冷系统可能存在堵塞,影响制冷剂循环。针对这两种情况,需进一步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4-2025 15: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空调系统压力分析,采用歧管压力表组进行诊断的方法十分有效。连接高、低压表软管至系统对应接口,设定空调系统至最冷状态,鼓风机调至最高速,循环设为内循环并调整出风方式。在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500r/min时观察压力表数据。对于R12或R-134a制冷剂,若测得高压值稍低,低压值过低,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系统制冷剂泄漏导致压力不足,需检查管路连接处及密封部件;二是压缩机工作异常,无法有效压缩制冷剂,需检查压缩机的性能及内部活塞密封情况。针对这两种情况,建议分别进行专业检修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8-2025 23:54 , Processed in 0.43459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