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83查看
  • 0回复

驾驶员素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8-2013 0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驾驶员素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汽车的发明与发展给人类社会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不仅推进了社会经济的质的飞跃,而且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是,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交通事故、噪声和污染,俗称三大交通公害,其中尤其以交通事故最为突出。因此,把握驾驶员参与交通活动的关系,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对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畅通和安全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员与交通安全的潜在关系。

一、驾驶员的身体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作为机动驾驶员必须有一个适应驾驶工作条件的健康体质和敏捷的反应速度,才能适应于现代汽车及运输行业的发展,才能在各种不同道路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安全、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否则,可能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我国交通事故属于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占驾驶员原因的10%,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对其申请驾驶证者的身体条件有具体的规定,但笔者认为目前对驾驶员身体条件检验存在两点不足之处:首先放松了身体检验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求,汽车进入家庭,使得学习和掌握驾驶技术的人越来越多。而部分培训学校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对驾驶员的身体条件检验,有些初学驾驶员根本没有通过医疗部门体检,有的人在视力、听力、变色力、身高等条件上根本没有达到其标准,甚至可能有少数人还存在着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或生理缺陷。可以想象这样的人驾驶机动车又怎样能保证其安全行车;其次,随着科学技术成果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机动车车速越来越快,交通情况越来越复杂。而在行车中,车速越高,驾驶员的注视点就越远,视野越窄,驾驶员注意力随之引向景物的中心,而看不清两侧较近的情况,形成所谓的“隧道视”,而危及行车安全。因此,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变,在行车速度提高的同时对驾驶的身体素质要求就越来越高。驾驶员身体检验时(特别是对专业驾驶员),除了检查他们的静视力、变色力外,还很有必要用先进的设备检查动视力、视野、反应和立体视觉(深视力)等,以提高驾驶员队伍的身体素质,减少发生事故的隐患。

二、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与驾驶工作是息息相关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情感、性格、气质和注意力四个方面,这些都随着人的生理素质、社会经历和实践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交通事故中,因为心理素质方面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驾驶员原因的16%,其主要表现有惊惶失措、判断错误和开斗气车等。为了减少因心理素质所引起的事故,首先,驾驶员要加强学习,注意思想修养,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接受教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养成优良的性格。当遇到不愉快等情绪时,控制住自己的心境,用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智来控制情感,扔掉思想包袱,集中思想带着愉快的心情驾车,真正做到“高高兴兴出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另外,车辆管理部门要应用人体生理节律理论指导驾驶员安全驾驶作业,科学合理地调节驾驶员劳动强度和工作日,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如美国某汽车公司为其驾驶员提供了生理节律表格,提醒驾驶员在“临界期”加强安全预防,车祸就减少了一半;日本的大阪汽车运输公司规定驾驶员在双重或三重“临界期”时不许出车,结果交通肇事减少了45%。

三、驾驶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我国目前交通混乱,交通事故多,与少数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放松交通道德修养,在交通活动中以交通强者自居等不良行为有关。其主要征象有:乱停乱放、争道抢行、以强凌弱、玩忽职守、互不相让、蓄意报复等,占因驾驶员原因造成的事故的34%。这些行为搅乱交通秩序,危及交通安全,污染社会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甚至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为了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减少不良驾驶行为和事故隐患,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驾驶员培训学校必须驾驶职业道德教育,理论考试中增加职业道德的内容,对教练员从严从高要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员的表率,培养品质优良的驾驶员;其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和再教育,深入、广泛和持久地开展安全联组活动,对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优秀驾驶员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有不良驾驶行为的从严批评教育;再者,坚持驾驶员违章记点和新闻曝光,组织违章驾驶员办学习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安全驾驶常识,让驾驶员做自觉履行职业责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四、驾驶员的技术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包括驾驶技术和安全行车经验两个方面。因技术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驾驶员原因的40%。其主要征象为:路况估计不足、紧跟太近、车速过高、措施不当等。驾驶员技术水平低,除驾驶员自身的主观原因外,更主要的是驾驶培训学校的培训质量和驾驶证的考核标准。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驾驶培训与考试发证处于初始位置,是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工作之一。所以,为了提高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减少交通事故,就必须从驾驶员的培训抓起,各培训学校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应严格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办法》的要求扎扎实实地训练,保证学员的训练时间,狠抓培训质量,让学员学到过硬的驾驶操作技术。此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大面积地推广计算机管理系统命题、评卷和红外线桩考检测仪等科学考核方式,在坚持异地监考的同时加强考验员队伍的建设,严把考试发证关。并且通过驾驶员的年度审验和安全联组活动,加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教育,提高安全行车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8-7-2025 18:03 , Processed in 0.36625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