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s J 为转向柱、转向盘的转动惯量, s B 为转向柱的阻尼系数, s K 为扭杆的刚性系数, s q 为转向柱的旋转角, h T 为作用在转向盘上的转向扭矩, e J 为减速机构的转动惯量, e B 为减速机构的阻尼系数,e q 为输出轴的旋转角,G 为蜗轮蜗杆减速器的减速比, w T 为作用在输出轴上的反作用扭矩, r m 为小齿轮及齿条质量, r b 为齿条的阻尼系数, r K 为等效弹簧的弹性系数, r x 为齿条的位移, d F 是路面的随机信号, m I 是电枢电流, m B 是电动机粘性摩擦系数, m K 为电动机和减速机构的刚性系数, m J 是电动机惯性矩, m q 是电动机转角, p r 为小齿轮半径。
由于小齿轮和输出轴之间是通过一个双万向节连接的(如图2),它们两者之间有如下关系:
(5)
式中p 为小齿轮转角,, 分别是两万向节的夹角。
假定为等速万向节, ,所以 p  e,而 ,联立方程(2)和(3)得:
(6)
(7)
(8)
其中 是减速机构、小齿轮和齿条等的当量质量, 是减速机构、小齿轮和齿条等的当量阻尼系数。
对该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的目的就是使得电动机的目标电流为:
(9)
式中Ka 为的定义的助力增益,它和汽车的车速有关,描述了汽车在不同车速下转向系统的助力特性,
T sen 为传感器检测到的扭矩。
对于助力增益值的大小,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需要设定。转向助力增益的选取和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转向路感密切相关,要获得理想的助力特性,转向助力增益的计算和选取非常重要。这里,定义了不同车速下转向助力增益的选取,在汽车高速行驶时,选取较小的助力增益值以获得较好的转向路感,而在低速时,转向沉重,选取较大的助力增益值,以减轻驾驶员的作用力,实现转向系统的助力作用。本文所述的转向助力增益分别为1,2,4,6,8 五个速度区域范围。
3 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
假定各个状态变量为 ,把各变量代入上
述微分方程,可以得到
(10)
y Cx  Du(11)
这里状态变量
控制输入为
(12)
(13)
(14)
(15)
(16)
为了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首先分析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验算能控性矩阵 ,可以求得该矩阵的秩为6,因此该系统是可控的。验算能观性矩阵 ,可以求得该矩阵的秩为5,因此该系统是可观的。
下面分析转向系统的稳定性,分别求解当转向助力增益值取1,2,4,6,8 时该反馈控制系统闭环极
点的特征根,求解结果如表1 所示。
很显然,所有的特征根的值均具有负实部,因此,助力增益按如上取值均能使转向系统稳定的工作。
4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该仿真模型中有转向机构模块,电动机模块,脉宽调制(PWM)器和脉宽调制变换器等效模块,非线性模块和控制器模块。在该控制模块中包括一个驱动电动机的驱动电路,它由四个开关元件构成,其形式为H 桥式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根据电动机驱动信号控制MOSFET 的占空比来控制电动机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脉宽调制器和PWM 变换器的传递函数根据其工作原理,当控制电压U a 改变时,PWM 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要到下一个周期才会改变,因此,脉宽调制器和PWM 变换器合起来可以看成是一个滞后环节,它的延时最大不超过一个开关周期T,当整个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截止频率满足 式时,可以将滞后环节看成一阶惯性环节。因此,脉宽调制器和PWM 变换器的传递函数可以近似看成
(17)
式中 K PWM =U d/U a——脉宽调制器和PWM 变换器的放大系数,该模型中取为1;
U d ——PWM 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U a ——脉宽调制器的控制电压;
T ——开关周期,这里我们取为1/20000s。
对于永磁直流电动机,在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8)
式中Ke 是电动机的反电动势常数, R 是电动机电枢电阻, L 是电动机电枢电感, I 为电动机电流。
因此对等式两边求拉普拉斯变换得到 ,很容易求得电流、电压和电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整个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3 所示。
图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
系统仿真参数如下:
转向柱的转动惯量s J =0.0012( 2 m kg ),转向柱的阻尼系数s B =0.261 ( m N s rad 1 ),刚性系
数s K =115( 1 rad m N ),电动机刚性系数m K =125( 1 rad m N ),电动机转动惯量m J =0.0004704
( 2 m kg ),电动机粘性摩擦系数m B =0.003339( s rad m N 1 ),减速机构、小齿轮和齿条等的当
量质量32 r M kg ,减速机构、小齿轮和齿条的当量阻尼系数r B =653.203( s N ),减速比G =7.225;
小齿轮半径p r = 0.007783 ( m ) , 弹性系数r K =91061.4 ) / ( m N 。电动机的反电动势常数
e K =0.1( s rad V 1 ),电动机电磁扭矩T K =0.1( 1 A m N ),电枢电阻R =0.1()。
5 系统仿真分析
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设定当传感器检测的转矩大于1Nm 时电动机才提供助力,这样保证了电动机不会频繁的启动和换向,保护了电动机,同时也利于获得较理想的助力特性。由于转向柱存在阻尼和惯量,因此测得的转矩和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扭矩之间有一个偏差,反映在助力特性曲线(如图4 所示)上就是车速较高时,当转向盘扭矩达到6Nm 时,电动机的助力转矩将提前保持不变,车速较低时,当转向盘转矩达到6.5Nm 时电动机助力转矩才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