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28查看
  • 0回复

[综合]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 和台架上排放采集一样吗 ,台架可能是采集200个循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2-5-2016 14:0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请问一下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  和台架上排放采集一样吗 ,台架可能是采集200个循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0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和台架上排放采集都是汽车排放测试中的常用方法,但它们存在一定的差异。转鼓测试主要模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实际排放情况,其结果更接近真实场景。而台架测试则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不同驾驶工况下的排放采集,通常会按照设定的标准循环进行测试。至于你提到的台架采集200个循环,则是在更精细的测试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虽然都是排放采集,但测试方法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测试目的和实际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0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和台架上排放采集都是汽车排放测试中的常见方法,但两者在实际操作中有所不同。转鼓采集主要是通过模拟车辆行驶时的转速和负载来测试排放,而台架采集则是在固定的试验台上进行。至于台架采集的循环次数,可能会根据具体测试需求和标准有所不同,如采集200个循环可能是为了更全面准确地测试排放性能。转鼓采集和台架采集的侧重点和采集的数据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的测试项目和要求进行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0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和台架上的排放采集是不同的采集方式,虽然都是用于测量车辆排放。转鼓主要用于模拟道路行驶条件,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尾气排放进行采集。而台架采集则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控制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来模拟不同的工况,进而采集排放数据。对于台架采集的循环次数,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和测试标准有所不同,如采集200个循环。因此,两者在采集方式和环境上存在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0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和台架上排放采集虽然都是汽车排放测试的方法,但存在一些差异。转鼓测试主要是通过模拟车辆行驶状态,测量车辆在特定工况下的排放表现;而台架测试则通过在固定设备上进行模拟循环,采集发动机在各种转速和负荷下的排放数据。台架采集可能会模拟200个循环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排放数据。因此,这两种方法的测试目的、过程和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02: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和台架上排放采集在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转鼓试验主要模拟实际道路行驶时的车辆排放情况,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排放特性。而台架试验则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控制变量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排放情况。至于台架采集的循环次数,如采集200个循环,是为了更全面地覆盖各种行驶工况,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排放数据。因此,两者在目的上都是为了获取车辆的排放数据,但在实施方法和环境上有所不同。

希望以上回复能对你有所帮助,如需更多信息,请继续提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1-3-2025 02: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鼓上的排放采集和台架上排放采集都是汽车排放测试的方法,但它们存在一些差异。转鼓采集主要用于模拟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排放情况,通过控制转速和负荷来模拟实际行驶状态。而台架采集则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模拟发动机运行工况进行排放测试。至于台架采集的循环次数,可能会根据具体测试需求和标准有所不同,例如采用200个循环的采集方式。因此,两者在测试环境和模拟条件上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7-2025 20:23 , Processed in 0.304293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