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3查看
  • 0回复

[芯片硬件] 特斯拉D1芯片信息梳理 | 附下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9-8-2023 10: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D1是特斯拉自研超算DOJO系统使用的芯片,最近,在硅谷芯片技术研讨会HOT CHIPS上,特斯拉硬件工程师Emil Talpes分享了该芯片的内部信息。

首先来看一下D1芯片的总体参数,芯片面积达645mm?,工艺为7nm,包含500亿个晶体管,BF16/CFP8峰值算力达362TFLOPS,FP32峰值算力达22.6TFLOPS,热设计功耗(TDP)不超过400W。

特斯拉D1芯片信息梳理 | 附下载w1.jpg

▲图1 D1芯片参数

下面来看看D1芯片内部的结构。D1内核是一个64位处理器,具有32B的取指窗口,最多可容纳8条指令。

一个8-wide的解码器每个周期可以处理两个线程。

一个四宽标量调度器,该调度器具有四路 SMT,它有两个整数单元、两个地址单元和一个用于每个线程的寄存器文件。

一个四路SMT的2-wide向量调度器,它的下游是一个64B宽的SIMD单元或四个8x8x4 矩阵乘法单元。

特斯拉D1芯片信息梳理 | 附下载w2.jpg

▲图2 D1芯片内部架构

D1内核有一个1.25MB的SRAM,作为主存储器,该 SRAM 可以以 400 GB/秒的速度加载并以 270 GB/秒的速度存储,并且该芯片具有明确的指令,可以实现将数据读写Dojo机器中其他内核的SRAM,这是通过一个叫列表解析引擎实现的,本质上是一种打包不同数据类型的方法,以便在系统中不同D1内核之间实现数据高效传输。

特斯拉D1芯片信息梳理 | 附下载w3.jpg

▲图3 列表解析引擎
D1内部的标量单元支持 8、16、32 或 64位的整数,向量单元及其相关的矩阵单元支持多种复杂的数据格式,权衡精度和数值范围。

特斯拉D1芯片信息梳理 | 附下载w4.jpg

▲图3 列表解析引擎

一个D1芯片内部具有354内核,运行频率为2GHz,SRAM共有440MB,在 BF16或CFP8 上提供376teraflops,在FP32上提供22teraflops。D1上有576个双向SerDes通道,可通过这些 SerDes 无缝连接到特斯拉所谓的 Dojo 训练模块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3-2025 0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的D1芯片是其自研超算DOJO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的硅谷芯片技术研讨会上,其硬件工程师分享了关于这款芯片的详细信息。D1芯片采用7nm工艺制造,芯片面积达到645mm²,包含500亿个晶体管。其BF16/CFP8峰值算力达到惊人的362TFLOPS,FP32峰值算力为22.6TFLOPS,同时热设计功耗不超过400W。

内部结构方面,D1芯片采用内核为64位处理器设计,拥有32B取指窗口,并且能同时处理最多8条指令。这种8-wide的解码设计大大提高了处理器的效率,使得D1芯片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表现出卓越的性能。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D1芯片的信息,包括相关下载链接,请访问特斯拉官方网站或相关科技论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8-3-2025 0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的D1芯片是其自研超算DOJO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的硅谷芯片技术研讨会上,特斯拉硬件工程师分享了关于这款芯片的详细信息。D1芯片采用7nm工艺制造,芯片面积达到645mm²,包含500亿个晶体管。其BF16/CFP8峰值算力达到惊人的362TFLOPS,FP32峰值算力为22.6TFLOPS,热设计功耗不超过400W。

从内部结构来看,D1芯片拥有一颗64位处理器内核,具备32B的取指窗口,能够同时处理最多8条指令。这一设计显著提高了指令处理效率和性能。此外,该芯片还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使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应用表现出色。

更多关于D1芯片的信息可下载相关文档深入了解。随着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出行领域的深入发展,这款芯片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如有进一步的技术疑问或合作意向,欢迎通过邮件或其他渠道与我们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8-2025 05:48 , Processed in 0.392511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