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553查看
  • 0回复

[结构原理] 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串并联技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1435747603
  • 签到天数: 1 天

    发表于 9-12-2023 0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一、 混动技术构型进化史

    概括来说,混动是一种「增加电机以辅助发动机」的技术。把电机加在哪里、以什么策略来辅助发动机,车企们有不同的观点,于是便走出了不同的混动技术构型。例如:

    并联混动(Parallel Hybrid):在传统燃油车的传动链上增加1个电机辅助驱动或制动,这就是并联混动;根据电机位置不同,又分为P0、P1、P2、P3、P4并联混动。

    串联混动(Series Hybrid):将发动机与车轮在机械上完全隔开,增加2个电机分别用于发电与驱动。

    串并联混动(Series-Parallel Hybrid):在串联基础上增加离合器,令发动机特定情况下可以机械直驱车轮。

    功率分流式混动(Power-Split Hybrid):以行星齿轮为核心传动装置的混动技术。

    在过去的25年中,车企们走各自选定的构型路线上,几家欢喜几家愁。大部分车企都经过了不破不立、推倒重来的过程。

    有意思的是,弯弯绕绕几十年之后,大部分车企,最终都选择了串并联构型。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串并联已成为最主流的混动技术构型。

    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串并联技术w1.jpg

    串并联究竟有什么魔力,引无数车竞折腰?它这么强,系统一定也比较复杂吧?

    其实不然,咱们以本田i-MMD为例介绍一下串并联构型,就会发现它真的很简单,几乎不能更简单:

    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串并联技术w2.jpg

    本田i-MMD混动系统构型

    上图还是有点复杂,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于是我自己手画了一版:

    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串并联技术w3.jpg

    本田i-MMD混动系统的EV模式/纯电模式

    这就是本田i-MMD的EV纯电模式:在车辆起步低速状态下,电池为驱动电机供电,驱动车辆行驶;发动机与发电机均不启动(所以没画)。此时的i-MMD,像是一辆纯电车。

    在电池SOC低的时候,就进入了混合动力模式。这种模式下,驱动方式并没什么不同,只是多出了发动机驱动发电机提供电力 —— 发电与驱动各干各的,互不干扰。可以看出,整个能量传输链条是一条线串在一起的,因此也被称为串联/增程模式(Series Mode)。

    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串并联技术w4.jpg

    本田i-MMD混动系统的混合模式/串联模式/增程模式

    高速情况下,本田i-MMD就进入了引擎模式/直驱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离合器接合,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高速工况时直驱,可以更省油、超车时也可以提高动力。当发动机在高效运转区域且扭矩有富余时,可以通过驱动电机为电池充电。

    混动技术的天花板—串并联技术w5.jpg

    本田i-MMD混动系统的引擎模式/直驱模式

    这就是本田i-MMD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纯电模式、混合模式、直驱模式。相信你也能懂个八九不离十,因为串并联构型确实是「大道至简」。

    正因为简单而有效,串并联构型才取得诸多车企的认可。我们可以大胆地下个结论:从构型上来说,串并联已是混动的「天花板」之一。

    本文内容来自于ATC汽车技术平台,版权属于原作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7-3-2025 0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动技术作为汽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构型进化史展示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串并联混动技术是混动技术的一种重要构型,结合了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它在串联基础上增加了离合器,使得发动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直接驱动车轮,提高了效率。这种技术融合了多种优势,既保证了燃油经济性,又提高了驾驶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串并联混动技术将成为未来混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1-7-2015 18:4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17-3-2025 05: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动技术作为汽车技术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中,串并联技术构型尤为引人注目。该技术结合了串联和并联的混动特点,既发挥了发动机和电机的各自优势,又通过巧妙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串并联混动技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能让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实现更高效的动力输出。整体上,串并联技术是当前混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潜力和优势巨大,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7-7-2025 15:22 , Processed in 0.362846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