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查看
  • 0回复

[测试标定]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5-3-2024 16: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测试环境的创建是测试工程师的基本技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测试环境,就无法去执行测试。测试环境的创建主要包括解析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搭建测试环境,同时也要根据测试执行过程中对测试环境的要求进行更新和维护,最终需要输出测试环境使用报告、驱动模型仿真报告、闭环被控模型等。

    接下来从测试的不同层级,创建了一套模型创建的流程供大家参考,并简要叙述其中主要的工作流程。


    对于MIL测试,软件测试环境=应用层软件+被控对象+测试工具(Simulink)。MIL测试是一个应用层软件的测试环境,主要是建立开环测试和闭环测试模型,根据控制器的软件测试需求,首先针对接口以及覆盖度进行测试,然后建立被控模型,形成测试闭环。数据准备主要是被控对象模型。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1.jpg


    对于HIL测试,软件测试环境=硬件+全功能软件+被控对象+测试工具(HIL)。HIL测试环境是软件测试中最为复杂的测试环境,需要借助台架进行测试。针对HIL层级的测试环境的创建,需要从整车级的功能进行分析,分析功能的所有交互的信号,包括硬线信号以及CAN信号。连接测试是对台架内部的信号连接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避免线束连接错误,是一种针对台架的测试方法。开环测试是针对HIL台架软硬件资源与ECU电气接口的测试,没有被控模型的参与,是通过给定输入,直接观测输出的一种测试方法。闭环测试是需要ECU、HIL台架软硬件资源、被控对象模型全部参与的一种测试方法,包括接口连接的正确性以及被控对象模型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2.jpg


    对于实车测试,软件测试环境=实车+全功能软件+测试工具(CANOE / INCA)。实车测试环境的创建是最简单的,实车测试是接近用户体验的测试层级,主要是针对汽车性能方法的测试,主要是由于MIL及HIL测试无法模拟完全真实的实车测试环境,因此,类似于扭矩性能方面的测试项目,都建议在实车进行测试。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3.jpg


    以下针对最复杂的HIL测试环境的创建,并结合VCU中扭矩功能来具体解释如何进行测试环境的创建。从整车级的功能出发,描述扭矩产生的整个路径。从而分析出哪些部分需要建立被控对象模型。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4.jpg

1、驾驶员的输入信号,包括油门、制动、档位、模式等,并结合车速信号与踏板信号进行查表,查出驾驶员请求扭矩值。

2、需要建立外部扭矩请求信号以及扭矩限制请求信号。

3、需要建立动力学模型,通过扭矩反馈车速或者电机转速给控制器进行扭矩计算的闭环控制。

下面根据具体的控制器扭矩请求进行分析,需要配置的资源有哪些?

    1、控制器扭矩的子系统需求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5.jpg


    2、定义软件及硬件资源

软件资源主要包括配置软件、操作软件、被控对象模型创建软件等。

硬件资源包括:

驾驶员踩下油门/制动踏板,并结合档位、模式,来产生相应的扭矩。这一部分是与控制器交互的驾驶员输入部分,需要通过台架进行信号的模拟,输入给控制器,主要需要用到DA、IO、CAN等信号,因此建立被控模型的时候,需要加入。

CAN信号的输入模块,主要是外部扭矩的输入以及扭矩限制信号,需要加入。同时将扭矩信号进行CAN输出。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6.jpg


    3、整合硬件资源

    4、硬件连接测试

    5、安装软件及导入license

步骤3、4、5 一般由设备供应商完成


    6、创建开环调试模型

配置硬件资源与ECU控制器进行连接,并进行开环测试,例如:驾驶员踩下50%油门,电压对应主油门2V,副油门1V,CAN总线发出轮端扭矩请求1500Nm。驾驶员踩下100%油门,电压对应主油门4V,副油门2V,CAN总线发出轮端扭矩请求2500Nm。结合下图更直观的理解。



HIL配置:操作软件界面给定50%开度,在被控对象模型建立开度与电压的比例关系,主油门输入通过DA板卡通道x输出到控制器的主油门引脚,副油门输入通过DA板卡通道Y输出到控制器的副油门引脚,控制器经过计算,通过CAN发出对应的扭矩。

驾驶员输入档位D档请求,控制器CAN总线输出档位为D档状态。驾驶员输入档位R档请求,控制器CAN总线输出档位为R档状态。

HIL配置:操作界面给定D档,DO板卡通道x输出12V使能给控制器的D档检测引脚,控制器经过检测,通过CAN发出D档状态。操作界面给定R档,DO板卡通道Y输出12V使能给控制器的R档检测引脚,控制器经过检测,通过CAN发出R档状态。

    7、创建并调试闭环测试模型

在开环测试的基础上,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配置硬件资源与ECU控制器进行连接,并进行闭环测试,例如:驾驶员踩下0-100%油门,电压对应主油门0-4V,副油门0-2V,CAN总线发出轮端扭矩请求0-2000-800Nm的动态变化。

汽车软件测试专栏—软件测试环境的创建(第五期)w8.jpg


    8、创建并调试辅助测试工具

并通过INCA以及CANOE等工具进行辅助测试。

预告:近期有一位读者朋友私信我,希望能出一期软件测试入门的相关文章,刚进入一个行业是迷茫的,也是充满兴趣的,和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我一样。因此,下一篇文章《汽车软件测试的入门指南》,希望给这位朋友一些建议,并与大家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汽车软件测试专栏中的软件测试环境创建(第五期),以下内容作为专业汽车工程师的回复:

测试环境的创建是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汽车软件测试中,测试环境的搭建需紧密围绕测试需求进行。针对MIL(模型在环)测试,测试环境主要由应用层软件、被控对象及测试工具(如Simulink)构成。此环境下主要进行开环测试和闭环测试模型的建立。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应注重解析测试需求,搭建符合要求的测试环境,并在测试执行过程中实时更新和维护。最终,我们将输出测试环境使用报告、驱动模型仿真报告及闭环被控模型等关键文档。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模型创建的主要流程及相关关键工作流程,以供大家参考。

总之,测试环境的创建需要专业且严谨的态度,以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期待与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提升汽车软件测试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汽车软件测试专栏中的软件测试环境创建(第五期),测试环境的搭建是确保软件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在测试环境的创建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测试需求,确保测试环境与真实环境尽可能接近。针对MIL测试,软件测试环境包括应用层软件、被控对象和测试工具。具体来说,我们需通过Simulink等工具建立开环和闭环测试模型,确保模型与实际控制器软件相匹配。在模型创建过程中,还需关注数据流和控制逻辑的准确性,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总之,测试环境的创建与维护是确保汽车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需精益求精,确保软件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3-2025 0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汽车软件测试专栏中关于软件测试环境创建的文章,以下是我的回复:

文章所述极是,测试环境的构建实为测试之基石。在汽车软件测试中,尤以模型在环(MIL)测试的环境创建最为关键。此环境下,需集成应用层软件、被控对象及测试工具如Simulink。重点在于搭建开环与闭环测试模型,确保模拟真实环境以检验软件性能。创建流程需精细解析测试需求,依据需求设计并搭建环境,且在测试过程中不断调试与优化。最终应生成详尽的测试环境使用报告、模型仿真报告等,确保软件质量。望诸君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流程,确保测试结果之精准。

针对MIL测试环境的创建,建议重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同工作,确保软件与硬件之间的良好交互。同时,关注测试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生成高质量的测试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4-3-2025 0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汽车软件测试专栏中关于软件测试环境创建的文章,以下是我的回复:

文章详尽地阐述了测试环境创建的重要性及其流程。作为测试工程师的基本技能之一,测试环境的创建是确保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章从解析测试需求出发,详细描述了如何根据需求搭建测试环境,并在测试执行过程中进行更新和维护。

对于MIL测试,软件测试环境包括应用层软件、被控对象及测试工具(如Simulink)。此环境主要用于建立开环和闭环测试模型。在进行控制器软件测试时,我们需确保应用层软件与被控对象的正确交互,通过测试工具进行仿真与验证。整个流程需标准化、系统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性。总之,良好的测试环境是高质量汽车软件诞生的基石。

以上回复供您参考,您可结合实际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整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8-2025 18:54 , Processed in 0.305760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