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91查看
  • 0回复

[驱动电机]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3-2024 2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导读:本期文章介绍异步电机三电平24扇区的直接转矩控制。三电平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中,传统的PWM控制方法存在错判区间等问题。本文在借鉴三电平逆变器单一矢量及合成矢量的直接转矩控制研究和两电平12扇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将两电平12扇区段的方法推广到三电平研究中,介绍扇区细分24区段的三电平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如需要文章中的仿真模型,关注微信公众号:浅谈电机控制,留言获取。

一、引言
传统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转矩脉动大,且当考虑定子电阻的影响时,其电压矢量选择在扇区分界线附近会出现问题,导致控制性能变差。本文在借鉴三电平逆变器单一矢量及合成矢量的直接转矩控制研究和两电平12扇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将两电平12扇区段的方法推广到三电平研究中,介绍扇区细分24区段的三电平逆变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二、传统12扇区直接转矩控制电压矢量选择存在的问题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1.jpg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逆时针旋转时,电压矢量的扇区从1变换到12.静止坐标系alpha轴作为一扇区的中心,沿逆时针方向顺序等分,如图1所示。考虑定子电阻压降影响时,传统磁链闭环直接转矩控制的电压矢量选择表在某些情况下是不正确的。对于12个工作电压矢量、12扇区的控制方法,若考虑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很难在一个区间内选用一个电压矢量来同时实现定子磁链幅值和转矩的增加或同时实现定子磁链的增加和转矩减小。
三、24扇区细分的电压矢量选择表
根据前面的分析,考虑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传统磁链闭环的直接转矩控制的电压思量选择表在某些情况下是不正确的。另外,传统磁链闭环直接转矩控制磁链幅值在扇区线附近严重不对称,这将影响磁链、电流、转矩的控制性能。本节介绍24扇区的改进型直接转矩控制。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2.jpg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3.jpg

以上就纠正了上节分析出的传统12扇区方法当定子考虑定子电阻压降时,在扇区线附近磁路不对成的问题。
四、建模分析和总结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4.jpg

图3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5.jpg

图4 24扇区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6.jpg

(a)12扇区

基于24扇区细分的三电平逆变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学习w7.jpg

(b)24扇区
图2-4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波形变化情况(1440r/min)
在借鉴三电平逆变器单一矢量及合成矢量的直接转矩控制研究和两电平12扇区的DTC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介绍三电平12扇区后细分成24扇区,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25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引言

传统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尤其在定子电阻的影响下,存在转矩脉动大、电压矢量选择不稳定等问题。尤其在扇区分界线附近,这些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细分扇区,实现对电机转矩的精细控制,减少转矩脉动。该方法结合三电平逆变器的特点,引入更为复杂的矢量选择策略,确保电压矢量的精确控制。与传统的两电平逆变器相比,这种新型方法在直接转矩控制上表现更优。具体模型分析和实现细节会在文章中详细展开。若需获取仿真模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浅谈电机控制”,留言获取相关资料。本文后续将深入探讨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实现细节及其在异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内容由汽车工程师之家人工智能总结,欢迎免费使用,见贴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0-8-2025 13:20 , Processed in 0.346542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