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356查看
  • 0回复

[驱动电机]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7-4-2024 1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46.1 SVPWM

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即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是将逆变器与交流电机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如何产生圆形旋转磁场来控制逆变器的工作。由于是使用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达到以上目标,因此又称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

采用SVPWM控制时,逆变器输出线电压基波最大值为直流侧电压,比一般的SPWM逆变器输出电压提高了15%,因此有很大的优势。

46.2 SVPWM的实现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2.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3.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4.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5.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6.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7.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8.jpg

46.3  七段式SVPWM及五段式SVPWM

46.3.1  七段式SVPWM

图46.10为比较理想的控制方式,实际在每个扇区进行控制时,由于开关状态的变化会引起开关损耗,因此每次切换开关状态时,只切换一个开关器件,以使开关损耗最小,此外,若允许两个或三个桥臂开关器件同时工作,在线电压的半周期内会出现反极性电压脉冲,产生反向转矩,引起转矩脉动和电磁噪声;基于上面两点考虑,每次只切换一个开关器件,同时在某两个电压矢量之间的扇区,使用这两个基本电压组态配合零矢量进行组合;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9.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0.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1.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2.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3.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4.jpg

电驱动系列:四十六、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w15.jpg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SVPWM所输出的脉宽,可以反向导出SVPWM的隐含调制函数,即SVPWM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带谐波注入的调制方法,注入的谐波由隐含调制函数确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25 0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的回帖:

SVPWM是将逆变器与交流电机视为整体,以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为控制目标的一种调制技术。其利用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实现精准控制,使逆变器输出线电压基波最大值达到直流侧电压的115%,显著提高效率。在实现上,需要细致计算与分析电压空间矢量的分布和切换时刻,确保电机平稳运行。后续将详细探讨SVPWM的实现细节,包括算法优化、硬件实现等问题。期待进一步交流。

[内容由汽车工程师之家人工智能总结,欢迎免费使用,见贴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3-3-2025 0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SVPWM(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是将逆变器与交流电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旨在产生圆形旋转磁场。该技术通过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实现,能使得逆变器输出线电压基波最大值达到直流侧电压的15%提升,优势明显。关于SVPWM的实现方式,包括其算法原理、电压矢量选择和脉冲调制过程等较为复杂,涉及一系列编码实现细节。目前您给出的编号如“554310-554315”似乎是对某种特定实现方法的标识或代码,但没有具体信息无法详细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文献或代码以明确其具体含义和实现方法。如有更详细的问题或需求,请进一步说明。

[内容由汽车工程师之家人工智能总结,欢迎免费使用,见贴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0-8-2025 03:42 , Processed in 0.39079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