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历来以铜为主,但是近年来铜质散热器产量在逐年减少。据统计,1985年-1996年间世界汽车的铜质散热器产量下降了27.5%,而铝质散热器重量较轻,比相同规格的铜质散热器可减轻三分之一左右的重量。汽车轻量化是全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而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是铝合金。研究表明,汽车上每应用1 K g铝材,可获得2 K g的减轻效果。汽车自重每下降10%,燃料效果可提高6-8%,而且铝材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焊性、易成型性和导热性等特点,用铝合金复合材料制成的汽车散热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震性好、寿命长等优点。
铝质汽车散热器主要耗用各种规格的板、带、箔、焊接管材。传统的汽车散热器采用铜和锡制造。然而汽车朝着轻型化方向发展,促成复合钎焊铝箔在汽车热交换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复合钎焊铝箔中间为AL-Mn芯材,两表面包覆AL-Si钎料。
铝合金具有一系列优良特性,实现汽车轻型化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汽车用材的铝化程度。发达国家汽车散热器、空冷器、冷凝器和蒸发器等热交换零部件的铝化率已达到95%以上,然而我国国产汽车散热器大多仍采用铜箔,急需更新换代。
20世纪80年代,由于真空钎焊技术的发展,美国生产的汽车有50%安装了复合钎焊铝箔热交换器,到了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汽车热交换器复合钎焊铝箔使用率已达90%以上。这不仅因为铝的价格比铜低,而且复合钎焊铝箔制汽车散热器重量比铜箔的约轻37-45%,促进了汽车的轻型化。1993年我国复合钎焊铝箔用量只有1000吨,1994年为3000吨,1995年需求量达到5000吨。
“十五” 期间,中国汽车市场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汽车消费量由2001年的273.1万辆,迅速提升至2005年的近592万辆,占世界汽车市场的比重已经由2001年的4.3%,提升到2005年的8.7%,2005年汽车年产量已达到570万辆,汽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辆,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国内汽车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辆,保有量将超过5000万量,10年后我国汽车社会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若90%采用复合钎焊铝箔制汽车热交换器,年需铝质散热器9000万台。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将给铝质汽车散热器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同时复合铝材附加值高,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将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