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根据风险大小制定相应的产品破检方案(包括抽样频次、抽样数量、零件或是试板、试验件保存时间等),并在DPCA质量部备案。
注:
a. 使用同一套焊接参数,且零件原材料也未发生更改的情况下焊接出来的零件视为同一“批”产品
b. 每道焊接工序都要进行破检。
c. 对于电阻焊,在焊接工艺验证阶段,可采用试板进行可焊性试验并做破坏性检查。但对于已固化的焊接过程,由于试板破检的结果不能完全体现零件的焊接效果(涡流、分流、间隙、焊接角度等差异),原则上应抽取零件进行破检(且要对零件上的所有焊点进行破坏性检查)。除非得到DPCA的同意。
d. 一旦发现抽样破检不合格,必须追溯至抽样破检合格之时的零件,以锁定可疑区间。
6、 无论是根据焊接标准,还是类似零件的焊接经验,必须是经过严格的试验验证(扭矩力、拉伸力、熔深、破坏性检查等),最终确定焊接过程的参数(固定点焊:电极压力、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等;MAG焊:电弧电压、焊接电流、气体流量等)。
一旦发现焊接参数超出工艺范围时,焊接技术、质量人员须同时到现场分析原因,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若试验结果合格,则及时对焊接参数进行优化调整。
注:
a. 补焊工艺同样需要验证。
b. 若焊接设备发生变更,必须重新验证焊接工艺参数。
c. 原则上一道焊接工序仅使用一套焊接参数,避免同道序中存在参数的切换(除非有防错或报警装置,或者是机器人焊接)。
d. 须指定专门的焊接技术人员负责焊接参数的调整,不仅如此,还应采用密码、锁定装置等手段避免发生意外。
e. 夜班必须配备与白班同等能力的焊接技术、质量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