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150查看
  • 0回复

[结构原理] 中国客车历史回顾:积极探索、客车专用底盘成主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14-2-2012 2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中国客车历史回顾:积极探索、客车专用底盘成主角
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客车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但仍有值得铭记的亮点。1979年北京客装公司用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底盘开发生产出我国第一辆空调旅游客车;同年,北京市长途汽车公司修造厂试制成BCK652型长途客车,1981年进行车型改进,试制成BCK653型长途客车,该车型更适合山区行驶。直到80年代,中国客车自制底盘的诞生才真正翻开了新一页。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统型设计,开发先进、适用的公交车专用底盘和公路、团体客车专用底盘,摆脱了我国客车长期依靠载货汽车底盘改装客车的局面。具体如下。
    建设部、中国城市客车城建设备公司组织统型设计,研制开发出CA151D4、CA151D7公交车专用底盘(三缓跳步),生产企业有此基础上生产出单机公交车和铰接式公交车;原交通部组织统型设计,开发出JT663公路、团体客车底盘,使得公路客车、旅游、团体客车有了专用的客车底盘;此外,由济南汽车制造厂研制的8t级大型客车专用底盘也用于改装大型公交车,典型代表车型就是北京客车装配公司生产的BK652型公司车。在此期间,中国客车史上的多项“第一”应运而生。
    1981年,扬州汽车修造厂用原交通部统型设计开发的JT663客车专用底盘试制的客车通过生产定型鉴定,投入市场后成为中国公路客支的主流车型,单一车型累计销量1万4849辆,市场占有率曾超过30%。
    1983年,江西上饶客车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后置汽油机团体客车,当年销量超过1000辆,用户遍及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和南美国家,10多年间共销售约1万辆,这是我国最早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后置客车。
    1984年,沈阳市公交车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辆大型公交车,有3节车厢,总长22.43m,设有60个座位,可载乘客300人,并采用余热取暖、隔音发动机罩等12项先进装置和技术。
    1985年11月,山东淄博客车厂装配完成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辆双层客车,车内设有空调、闭路电视和电话,共有85个座位,最高时速可达110km;同年,北京客车总厂制造出京化牌BK6180型特大型铰接式公交车。
    1988年,西安公路学院与扬州客车厂(原扬州汽车修造厂)联合开发推出国内第一款卧铺客车,在国家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公路卧铺客车满足人们长途商务出行的需求,具有经济的舒适方面的运营特征,既缓解铁路运力的紧张局面,又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市场的发展。
    继1988年1月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一厂成功试制生产“京通”牌BJK6900型长途客车后,1989年,北京市交通客车制造厂又陆续研制出“京通”牌客车系列产品,其中有BJK6650轻型客车、BJK6122型汽油机后置式团体客车,以及BJK6122、BJK6121型柴油机后置式旅游客车等。
    短短10年间,我国客车产业在积极探索、自主研发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重要的是突破了专用底盘的限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此后,又走上了技术引进的发展道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4-2025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客车历史回顾: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七十年代末,中国客车行业虽然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已有初步的探索与尝试。初期,客车底盘多由载货汽车底盘改造而来,而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渐催生出客车专用底盘。

八十年代起,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中国客车行业开始进行底盘的统一设计和研发。针对公交和团体客车的不同需求,开发出先进的专用底盘。这一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客车技术的进步,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中国客车行业继续积极探索,朝着更加专业、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7-7-2025 15:54 , Processed in 0.43955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