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994查看
  • 6回复

斯柯达聪明主义参赛作品,请问各位怎么看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2013 16: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新闻回顾:
      [新浪汽车讯(王希西发自上海)1月22日,斯柯达聪明主义活动第一批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被专家团体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主意将在2013上海车展上与大家见面。
  这次是专家团第一次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在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教室里,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们积极的参与到对作品的讨论和投票中来。他们中有汽车设计人员、营销策略专家、活动组织代表和业内记者。专家团分组对每一个脱颖而出的作品进行创意性、可行性的分析,再站在顾客和制造商的角度做全方位的考虑,最终艰难的选出了三份胜出作品进入到最后的评选阶段,最终将有一个聪明主意梦想成真,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展出。
  聪明主义的参加作品关注了人与汽车的各个层面,比如宠物、家庭、工作、生活方式、情人浪漫、旅游、音乐及星座等等。在昨天的讨论中,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被发掘出来。比如,车内无限感应充电功能,只需将手机放入车内一个特定的储物盒内就能为手机充电,这也正好顺应了电子科技“无线”化的趋势。
晋级三个作品分别为:车内小桌板、车内舒适的大床、远程加热座椅功能]
  
首先我说说我的理解(希望多多交流):
      
前两天跟一个自主品牌相关方面负责人谈到里面关于电器相关问题,比如车内无限感应充电、远程座椅加热等,结果直接给我了一句“这些都不是什么新技术。”当然对比智能驾驶技术、智能手机与车载多媒体无缝连接、背投显示技术等来说,的确在亮点上有不足。
      当然我不反对关注最新技术,希望有志在电器方向人才多多关注这些,但是作为自主车企(事物发展都是具有阶段性的,企业也一样,要一步一步来,冲出地方,冲出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现在大的发展方向还是在国内市场,应该关注最多的是跟进国内情况,知道主要竞争对手的一个趋势,同时了解世界发展(也就是智能驾驶等)。想想当时我多么希望他说的不是这一句话,换成如“远程座椅加热是否与远程遥控解锁功能集成,其中会有什么优劣势;车内无限感应,要怎么去设计屏蔽,怎么才能让客户信任其安全可靠(电场或磁场对人为安全)”。所以在这个中间也有很多可以去研究探讨的,不是应该说“这个都不是什么新技术。”
     要赢得市场,需要预估对手下一步需要处什么牌,而不是一味的求高。有时候高技术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果的,眼高了手是不一定能够到的,结果还是一场空。既然这个被提出来了,为什么不立即重视起来,着手应对措施,提出自己的相关方案等等。
     个人见解,请有志的人多多交流。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7-1-2013 16: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任何新事物发展都有个过程,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把不足的地方改进而不是光追求新技术,汽车行业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但创新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它的安全、可靠、实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0-1-2013 12: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汽车生存的一定是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9-2-2016 16:4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30-1-2013 13: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30-1-2013 1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蒋晓露666 发表于 30-1-2013 12:47
    未来汽车生存的一定是创新

    是的,创新是根本动力,是源泉。但是很多行业都已经证明,企业的发展还要紧跟市场变化,跟进行业动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同一功能的产品,可以具有不同的开发方式,可以通过创新开发同类产品。最新的技术不一定就是最新的市场,可能需要等很多年之后才会大量应用,创新就在于这类技术的积累,使不甘为人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5-6-2015 18:10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6-2-2013 12: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支持国内自主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6-2-2013 13: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yinqing 发表于 6-2-2013 12:06
    支持LZ,支持国内自主技术。

    对您表示敬意。现在国内做系统标定方面的确不是很让人满意,基本都是被博士、德尔福、电装给掐喉。好的发动机不仅仅具有好的硬件,还需要有好的系统,二者缺一不可。
    非常支持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3-8-2025 11:01 , Processed in 0.56381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