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4查看
  • 0回复

[BMS]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4-8-2023 09: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最近查找了国内许多绝缘检测的相关专利,前文整理分享过给大家;总体来讲,国内针对绝缘检测的主流方案还是电桥法,在很多友商的产品上都会见到。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3.jpg

前面多多少少写过两篇关于电桥法的内容,今天就继续介绍电桥法的几个关键概念。

    平衡电桥与不平衡电桥
这两个概念经常遇到,但又很难找到官方的出处,这里大概把它们澄清一下。平衡电桥是指人为并入上下桥臂的电阻阻值是相等的,在下图中,即R1=R2;它引入电路的改变是平衡的,当绝缘电阻出现上下不相等时,造成了上下分压的不一致,通过检测这个不一致性,来定性判断绝缘电阻;当然这种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准确测量出绝缘电阻的阻值,还有就是电阻同比例变化、接地等情况也不能准确识别,但平衡电桥法可以用来做快速绝缘检测。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4.jpg

不平衡电桥就是我们经常遇到方法了,它并入桥臂的电阻包含不相等的情况;例如国标中的方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关于这个方法就不展开了。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5.jpg

这里再补充一点,国标中第一次检测出上下桥臂电压后,判断两个电压的大小,来决定第二次并入电阻的位置,即哪个位置电压大,第二次就在这个位置处并入已知电阻R0;原因可能是这样做不会让小的绝缘电阻继续降低,另外在计算上面也有优势。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6.jpg


    桥臂电阻取值限制
电桥法中人为并入的电阻阻值是否有限制呢?答案当然是有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上图中的R0取值,从抵抗Y电容影响的角度来讲,R0越小,电压收敛的时间越短,检测时间也就越短;但是R0取值是有下限的。在ISO 6469-3中,有如下规定: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7.jpg

在GB/T 18384.1里面是这样规定的: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8.jpg

这两个标准还是有些差别的,不过电阻取值的下限是统一的,实际中看到的方案普遍取值都在500KΩ以上。从此处也可以理解之前讲过的问题点,即当测试电池包的绝缘和耐压时,需要把BMS的绝缘检测电路关闭掉,否则会有误判。

    Y电容与X电容
电池系统中,如下图,C1一般被称作X电容,C2和C3一般被称为Y电容。Y电容来源有几点:电池与托盘等构成的等效电容、BMS上面的滤波电容等;容值大概几纳法到几微法,整车对Y电容的大小是有要求的,这里不展开讨论。X电容主要来源于电机控制器直流母线上面的滤波电容,容值几百到上千微法,取决于整车需求。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9.jpg

绝缘检测主要受到Y电容的影响,一般X电容不会产生影响。Y电容影响的机理在于,例如电桥法中,它延迟了稳态建立的时间,若使用未收敛的电压值去计算,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Y电容是工程师们做绝缘检测方案的头号强敌。

    100Ω/V与500Ω/V
这两个值是不是很眼熟,国标中要求直流电路绝缘电阻最小值要大于100Ω/V,交流电路要大于500Ω/V,那么这个需求来自于哪里呢?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10.jpg

在标准IEC/TS 60479-1电流对人类与家畜的影响中,有如下要求:在DC-2和AC-2区域内,对人体来讲是安全的电流范围;然后我们把DC-100Ω/V和AC-500Ω/V转换成电流值就是DC-10mA和AC-2mA,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值是在安全区域内部的,也就是说保证绝缘电阻在DC-100Ω/V和AC-500Ω/V之上,对人就是无害的。
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w11.jpg

总结:针对特斯拉,我专门找过它们绝缘检测的专利,都是好多年前申请的,方案也都是电桥法,而不是交流注入法等,不清楚是否我的检索有遗漏,如果大家了解的话,希望可以私信我哦;以上所有,仅供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19-3-2025 15: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针对您提到的绝缘检测电桥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我将以汽车工程师的专业角度进行回复。

平衡电桥与不平衡电桥是电桥法中的核心概念。平衡电桥指的是人为设置的上下桥臂电阻值相等的情况,当绝缘电阻出现差异时,会造成上下分压不一致,从而检测出绝缘状态。而不平衡电桥则是根据实际情况自然形成的电桥,其上下桥臂的电阻值并不相等。这两种电桥的检测方式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电桥法在绝缘检测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测量出绝缘电阻的具体数值。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环境温度、湿度、绝缘材料特性等,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内容供参考,建议深入研究电桥法的相关理论及实际应用案例,以获取更多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19-8-2025 02:19 , Processed in 0.31915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