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单体泵式(EUP)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研究:电控单体泵式(EUP)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研究
国内的EUP几乎都是参考DELPHI的系统,现在比较成熟的有湖南衡阳一个油泵厂,其主要给玉柴供货,还有一家好像是成都的,EUP 整个产业的产量都是很小的
标定你个头啊
做标定又不够难的
我们用衡阳的
成都威特和衡阳都在做单体泵,不知前景如何
等搞出来,都要执行欧四了。
月产量低于100台的东西,又不是限量版,没什么意思。
四缸产量为零,衡阳油泵厂主要是六缸卖给玉柴
威特内乱,状态不明!
目前的共轨国3还可以,在国3的基础上加上EGR,国4问题不是太大,但到时候EGR是否是每个车主都会定期检查就难说了。目前Bosch的欧6已经在试验阶段了,2010肯定能批产(只是共轨系统本身就能达到)
单体泵理论上可以达到国4咯,共轨不知道究竟有多大的能力咯
呵呵,我们这在用威特的单体泵咯,据说理论上能达到欧4咯
威特发展也是困难重重,现在叫汪氏易控了。
光共轨不可能达到欧6的,肯定是加上多级后处理。
中国的国4我认为会推迟执行,踏踏实实、真刀实枪的执行了国3,才真的利民
衡阳电控单体泵系统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国内不少主机厂都匹配衡阳系统。玉柴、大柴、锡柴、东风四九、上柴等等,现以陆续批量上产。有不少整车已经卖给客户,市场反映都还可以。
成都威特系统和衡阳南岳系统其控制策略和主体结构基本上一致,就市场前景和各自的产能以及其售后服务、技术支持来说,衡阳南岳系统更有实力。据说现在已经奋力研发共轨。
总的说来,国三排放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燃油喷射系统开发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产的实在是不好用啊!
德尔福要求发动机厂家对发动机的凸轮轴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然后匹配他的系统可以达到欧四和欧五,但是目前国内都是想捞一把就走,没人关注这种需要大量投入的东西,都想随便改改能捞钱就行了。
都是理论上能达到,不管单体泵还是共轨,只要油品上不去,都只能在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糊鬼
现在国内的系统现在还是和BOSCH等有一定的差距!系统还不是很稳定。期望未来能更好!强烈支持国产!
成都威特电喷有限公司,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
单体泵的成本可比共轨便宜多了
电控单体泵的前景很好,楼上们说的这几家大都引用外国的技术,机械部分自己做,但他们的结构比较复杂很难加工,产量难以形成,现在山东鑫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做电控单体泵,其结构设计合理,都是自主研发的.
国产电控单体泵达国3没问题,但可靠性还要攻关.
国4就困难,不知有没有电控单体泵+EGR达国4的技术路线?
哪位高手给指点,谢了!
玉柴衡阳的和成都的机都用的。
技术不升级早晚会被淘汰的。
另:要想追赶别人技术,起码东西得做的精致。
个人觉得单体泵现在比较适合重型柴油车
原帖由 ybiao 于 6-12-2008 14:31 发表 
国产电控单体泵达国3没问题,但可靠性还要攻关.
国4就困难,不知有没有电控单体泵+EGR达国4的技术路线?
哪位高手给指点,谢了!
单体泵在国四、国五都没有问题,在北美、欧洲都已经有成功的案例,目前欧洲奔驰采用的就是单体泵+电控喷油器的双电磁阀结构
双电磁阀?如何布置?工作原理?
单体泵比较适合重型车,单体泵的噪声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要限制转速,不适合中高速小型柴油机.
国内的单体泵目前有能力供货的就,衡阳和威特.
衡阳,有主机厂玉柴支持,系统得到充分验证,另外国外其他柴油机厂家也在配,但是看过了标定的界面,发现相当多的修正量,修正比较简单.
威特,有良好的机加工基础,ECU有清华大学支持.控制策略比衡阳的要稍微复杂点.
国内另外不过是单体泵本省还是ECU,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供货.
原帖由 alonger 于 6-11-2008 23:19 发表 
国产的实在是不好用啊!
德尔福要求发动机厂家对发动机的凸轮轴部分重新进行设计,然后匹配他的系统可以达到欧四和欧五,但是目前国内都是想捞一把就走,没人关注这种需要大量投入的东西,都想随便改改能捞钱就行 ...
这就是中国不能和发达的国家相比的基本原因
国产EUP不成熟,我们已经吃亏了。油泵厂技术人员驻点调,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
单体泵的成本可比共轨便宜不了多少。主要是他们不要技术开发费。不象BOSCH,动不动就要几百W。国内有几家愿意掏这钱。
单体泵出是达到国三的一个途径。
正在做UNIT PUMP的工作,研究下
在中国成本是第一的,“非典”国III就是最好的例子。
某些领域还是很实用的技术。
衡阳和威特的量产月初多少?喷油压力在哪个级别啊?能用于什么功率范围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