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师之家--聚集了汽车行业80%专业人士 

论坛口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QQ:542334618 

本站手机访问: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站域名即可 

  • 1482查看
  • 0回复

自主品牌 汽车大国的“必然”选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8-2015 11:17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4-11-2006 22: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通信录       填写你的培训需求,我们帮你找      招募汽车专业培训老师


    虽然拥有每年高增长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仍面临艰难的选择。

      名列世界前茅,不是什么稀罕事,中国早已是世界头号袜子大国、衬衫大国、自行车大国、电视大国、摩托车大国、手机大国……但在诸多世界第一中,却没有成长出世界性的中国跨国公司。




      纺织品行业没有产生出跨国企业可以理解,因为那没什么技术含量,电视、摩托车也是技术已经成熟的领域,竞争过于残酷,成长空间不多,可以谅解。但如果汽车行业也和上述领域一样,中国经济就有被外资左右的危险。

      但严酷的事实是,中国去年生产的570多万辆汽车中,七成以上的产品是跨国公司在华的合资企业。

      我们承认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业的带动作用,但技术和品牌都完全掌握在外方手中的合资汽车企业,注定不可能担负起中国成为汽车大国的重担。而不到市场三成份额的本土品牌,也面临艰难抉择。或者说,没有选择。

      中国现有的汽车自主品牌,正在“家电化”。何谓“家电化”?就是企业只热衷于使用外国技术,依靠低成本生产产品,而不去开发自主技术。

      自主品牌所占不到三成份额,绝大多数集中在A00级以下,产品主要是靠模仿,所用都是已经成熟的技术。

      就连我们共和国元首的坐骑——红旗,也走模仿之路。先是把已经淘汰的奥迪100的标志一换,成了新红旗,接着把福特的“林肯”拿来,算是“加长红旗”,现在则是把“丰田皇冠”改改,当作“新红旗新一代”。

      这种依靠效仿和低成本的路,到底还能走多久?

      德国大众正在展开一项计划——在2008年前把在中国的生产成本降低40%。跨国公司一旦整合了他们在华的生产销售体制,挟品牌、技术优势,没有技术的中国厂家就将面临淘汰。

      在上世纪末,还是小企业的本田走向世界,依靠的是拥有竞争力的自主技术,本田公司在世界上首先开发出完全满足美国环境标准的CUCC发动机,在北美市场上大获成功。

      奇瑞、吉利、长安等中国自主品牌要存活下来并成长为世界性汽车企业,必须在自主创新方面下功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6-4-2025 2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主品牌作为汽车大国的“必然”选择,展现了国家的工业实力和发展潜力。从专业角度来看,自主品牌的崛起,不仅意味着技术创新的加速,更体现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持续研发与创新,自主品牌汽车逐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先。这不仅提升了国家形象,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优质的选择。未来,自主品牌汽车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我国成为真正的汽车强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汽车工程师之家 ( 渝ICP备18012993号-1 )

    GMT+8, 24-7-2025 12:15 , Processed in 0.39703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